父母說話前先想想孩子的感受!尤其「你每次都這樣」背後意涵對小小心靈有極大傷害

2017-06-01 16:03

? 人氣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時常發生:工作上,主管交辦事情,自己告訴自己要仔細核對,但還是因為粗心而犯錯;跟男朋友約會,自己告訴自己要提早到,但還是因為忙碌而遲到了。假使主管對我們大發雷霆地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教都教不會!」或男朋友不耐地說:「妳怎麼每次都這樣,我實在很受不了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大人說過的話,要求孩子下一秒鐘就得立刻做到,是不是太過嚴苛了?(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此時,我們聽到的心情是如何呢? 如果身為大人的我們都無法做到永遠不犯錯,為何卻要求孩子做到呢?

只要孩子不是故意去做爸媽不斷告誡的事情,我們應該要聚焦在他進步的幅度,而非針對他的不小心或忘記,然後大肆地指責:「你怎麼每次都這樣!」這句話隱含著爸媽對孩子的不信任,讓孩子認定爸媽看不到自己的努力與進步,產生了「既然你都認定了我不行,那我為什麼要做好呢?!」的失望反彈,導致親子關係漸行漸遠。

這樣說就解決了!永遠相信孩子會做到

回到一開始的情境題,最後事情是如何解決的呢?

「請現在還給妹妹。」看到澤澤的回應,我開口要求他。

「好的。」澤澤知道爸媽因為他的行徑而不太高興,很識相的把東西還給妹妹。

「爸爸知道你在跟妹妹玩,但是你有看到妹妹笑嗎?」我問。

「沒有,妹妹沒有笑。」澤澤回答。

「她的表情跟語氣是怎麼樣的呢?」

「是生氣的。」

「既然妹妹因為你的行為而生氣,那就不要把你的好玩,變成他人的不好玩。你應該試著用好玩的點子,讓大家都感到開心才對。」

「我知道了。」

「你一定要試著去感受對方的表情,如果他是開心的話,你可以繼續玩。可是,如果對方生氣或不高興時,你應該怎麼做呢?」

「停下來,不要再開玩笑了。」

「沒錯,雖然類似的話,爸爸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你每次都回答知道。但不管之後是否還會發生,爸爸永遠相信你一定做得到。」

「謝謝爸爸。對不起,我剛剛又鬧妹妹了。」

「其實爸爸發現,這幾天有好多次,你開玩笑真的有適可而止,懂得在他人不高興之前踩剎車,你的努力跟進步我都看在眼裡,已經很棒了。今天只是偶爾忘記了,沒有關係,但以後還是要提醒自己。」

「好,我會記得的。」澤澤露出堅決的眼神。

「爸爸真的好喜歡你能逗大家笑的個性,假使你可以每一次都把好玩的事情也感染到每一個人都覺得好玩,那實在是太讚了。」

稱讚孩子進步的幅度,即便那個幅度很小;忽略不小心的再犯,即便那個再犯頻率略高,讓孩子知道我們對他有信心。

孩子會因為爸媽的肯定而相信自己,因為信任而永不放棄,然後,用愈來愈進步的表現來回應我們,親子關係自然就變得更加緊密了!

跟著澤爸一起練習親子溝通

當孩子又做了不對的事情時,我們要說:

句型: 「相信你一定會做到。」

重點: 表達相信孩子,對孩子的信任。

句型: 「你的努力跟進步,我都有看到。」

重點: 稱讚孩子處理此行為進步的部份。

作者│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親子天下特約專欄作家(嚴選部落客),電視節目、電台廣播、親子雜誌擔任親職教養專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采實出版《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