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機食品一年產值超過40億,在台灣卻難以推動?原來背後充滿了農民的心酸

2017-05-28 08:30

? 人氣

但陳玠廷提出,以有機驗證的費用補助為例,農民必須先自己花錢申請驗證,等到最後確認驗證通過後,才能得到補助款。這對部分農民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必須跨過的心理門檻。畢竟,農業是一個即使不斷付出成本,都很難保證能有回收的產業,在農民無法預測轉型後經濟收益的狀態下,也讓這條有機之路難上加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至於鄰田污染問題,政府目前透過推行「有機專區」,希望透過擴大同一區域的有機耕地來解決,由各縣市政府尋找適合的國有地規劃適合有機耕作之農水路設施,專區的運作多由民間機構承接專案、輔導農民進場承租農地耕作有機農業。雖然立意良好,但要能夠順利推動的關鍵,仍是生產後的銷售通路是不是具有誘因吸引農民進場,光靠理念性的號召是不夠的!

近年來投入不使用化學農藥及肥料,秉持著友善耕作的理念,卻未必去申請有機驗證的的農民數量更是不少。陳玠廷分析,友善耕種的農民不加入有機的理由除了驗證費用過高,也有不少人覺得自己的田地及耕種方式就是有機、為何還需要別人來認定,比起法規、更重視信任關係不想受政府規範。另外,還有許多有心想投入卻礙於現行法規過於嚴苛,想加入也不得其門而入的農民。陳玠廷舉例:有些土地的環境先天條件在一開始測量時土壤母質(自然形成,非人為汙染所致)即超標,農民即使用有機耕作方式,以現前法規的要求就是驗不過,相較於慣行農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這樣難道「不有機」嗎?陳玠廷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若想持續推動有機,政府、民間、農民與驗證機構都要有共識才行

因此,回到大眾對於「有機」的認知做討論,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對有機農業的定義為:「是一種促進及加強農業生態系健康的整體系統管理方法,包括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生物循環及提升土壤生物活性。」由此可知,有機農業真正關注的是自然資源的永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平衡,而不僅僅是農作物本身的無毒檢出,更強調透過符合自然生態的生產管理使整體環境更好。

2017年農委會農糧署已提出《有機農業法》草案,有不少民間團體呼籲,除了第三方驗證,也應納入其他機制,才能鼓勵更多農民投入友善環境的耕作;但也有另一種聲浪提出質疑,若不是第三方驗證的農產品,難道也可以聲稱「有機」嗎?會不會造成民眾混淆?

賴明陽表示,2007年制定《有機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是由於過去有機農產品沒有法律規範、民眾對有機農產品的不信任,制訂的出發點是對於驗證產品的管理,而有機農業的發展在近年來越來越蓬勃,只有針對產品端的法規管理,對於產業的發展性逐漸不夠完善,也因此有了現在《有機農業法》草案的研擬。

因此,有機除了「無農殘」,我們應當思考,能否有更長遠的意義?在不應開墾的山坡地種植有機高麗菜、使用大量耗能設施栽培有機菇種,這些作物都可以「無農殘」,但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有機嗎?

(圖/食力提供)
(圖/食力提供)

文 / 陳文嫺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是無農「殘」還是無農「產」?在台灣推有機怎麼這麼難?)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