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過動症小孩暴增,可怕程度僅次於氣喘?別急著罵孩子不乖,爸媽責任一樣大!

2017-05-31 16:09

? 人氣

無聊的特徵是會追尋刺激,還出現相關行為,例如:坐立不安、容易分心與無法專心(在要花力氣保持專注的事物上)。無獨有偶,這很符合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ADHD)的表徵。這下子我們不禁想問,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易無聊人格有差別嗎?有些(甚至所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童是否其實只是無聊而已,背後原因是現代社會愈來愈強調新奇與刺激,他們無法忍受刺激速度較慢且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例如:功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盛行

不只現代兒童會無聊不安與注意力渙散。1845年,德國詩人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mann)寫下小故事「坐不住的菲利普」,描述小男孩菲利普超坐不住,他爸氣得叫他「就這一次」在餐桌旁坐好,但他無法乖乖聽話,動來動去,扭來扭去,把椅子前搖後搖,不小心搖太大力,整張椅子猛往後倒,他連忙伸手去抓桌巾,結果餐具全掉到他身上。如今全球各地的很多家長讀到這故事都心有戚戚焉。可憐的菲利普覺得「很丟臉」,但要是他生在現代的話,大概會確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拿到過動症藥物「利他能」的藥單。

「坐不住」的小孩大概從古至今都有,但確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孩無疑愈來愈多。1902年,英國小兒科醫師喬治.史提爾(George Still)率先注意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這種病症歷來有過許多名稱,例如:過度活躍症和注意力缺失症,如今則稱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可謂精神疾病診斷的《聖經》,最新的第五版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幾個特徵:不專心(容易分心)、過動(例如:坐不住),以及衝動(例如:回答問題時太快脫口而出)。這些恰好是無聊的兒童(甚至成人)可能有的舉動。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確實帶有爭議,沒有確定的診斷方式,而且當愈來愈多兒童確診這個病症,許多人認為失之浮濫。2005年,水牛城大學心理學教授吉兒.諾薇莉緹絲(JillNorvilitis)與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方平進行合作,在他們調查的美國教師裡,有82%同意「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判定太過浮濫」。數據確實顯示患者人數的暴增。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針對兒童健康的全國性調查,從1985年到2011年之間,確診注意力缺失症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童人數增加830%。2013年,《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全美服藥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童人數在24年間激增,從60萬人躍升為350萬人。這代表將近五分之一的中學男生與11%的學齡孩童為此服藥。如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兒童面臨的第二大慢性病症,僅次於氣喘。

背後原因一為教師與醫生的關注,二為誤診。許多人認為這只是把無聊狀態與無聊傾向變成以醫學方式處理。我們似乎正養出許多無聊且靜不下來的孩童─ 而他們(正確或錯誤的)經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

西雅圖兒童醫院暨地區醫療中心兒科研究人員狄米崔. 克里斯塔基斯(DimitriChristakis)跟我觀點相仿,認為今日社會步調匆匆,講究新奇刺激,導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病童日益增加,電視尤其可能是一大元凶。2004年,他在《小兒醫學期刊》(Pediatrics)的論文指出,如果幼童很早開始看電視,日後唯恐出現注意力問題。具體來說,他認為電視節目的過度刺激是禍首。孩童一旦習慣步調迅速的新奇世界,很難長時間把注意力放在緩慢型刺激上,所有需要維持注意力的活動(例如:閱讀、算數、理解與做作業)顯得乏味,讓他們難以集中精神。這樣一來,愈來愈多兒童診斷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不足為奇吧?

這倒不是說看太多電視(或其他螢幕)導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畢竟多數研究都確實指出基因遺傳因素。不過,有些人原本只是屬於無聊傾向,卻在這步調匆匆的社會裡出現注意力缺失症。此外,社會上也有一股風潮,想把容易感到無聊並需要高度刺激的孩童歸類為過動兒,原因是家長需要一個「簡單」答案,醫藥產業想擴大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適用範圍,老師能靠確診出「特殊需求」的學童獲取資助與協助。

家長愛叫醫生把孩子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愈來愈多西方社會中產階級家長希望他們遇到「困難」的孩子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院長西蒙.魏斯理(Simon Wessely)嘆道,這是在「讓正常的孩子接受醫療處置」。這類家長的一個動機在於,他們寧可是孩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勝過承受育兒無方的指責。此外,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有藥物讓孩子專心學習並取得佳績。學校通常願意推波助瀾,畢竟當學童診斷出有「特殊需求」之後,校方能得到更多補助款,又不必為學童的不良表現負責。

芝加哥的小兒神經科專家李察.梭爾(Richard Saul)進一步宣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根本不存在,大人偏好這個標籤勝過「陷在無聊中」。換言之,我們寧願貼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標籤,勝過只是無聊,無法集中精神在刺激不足(通常跟智識追求有關)的事情上。中產階級家長要是有小孩在數學與英語課感到無聊與表現不佳,往往寧願他們是面臨某種病症,遠勝過是智力不如人。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無聊傾向的關連

精神科學研究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無聊傾向之間的關連。舉例來說,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人其實生來傾向追尋新奇,比其他人更需要新鮮刺激,所以容易覺得日常生活索然無味與刺激不足。一項研究以正子斷層掃描檢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的腦部,結果證實了這一點。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院研究員諾拉.沃兒寇(Nora Volkow)找來未經治療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成年患者,比較他們與健康對照組的腦中多巴胺受體數量,結果這些成年患者腦部報償迴路上的D2受體與D3受體(兩種多巴胺受體)數量少得多。此外,受試者的多巴胺受體愈少,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狀況愈嚴重。由此可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腦部的報償迴路比一般人不敏感,所以容易覺得一般人眼中還算有趣的事情很無聊,想尋求更多新奇刺激。

雖然對新奇的追尋在遠古時代具有演化優勢,卻跟崇尚學業表現的現代社會背道而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容易尋求刺激與冒險,難以好好坐著面對重複性高的事情,容易感到無聊。然而我不禁好奇,如果他們沒有從小持續接受高度刺激,是否還會有這類症狀。我個人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確實存在,但如果成長環境能稍微降低他們對新奇刺激的需求,是否會有助益?

作者簡介│珊迪.曼恩(Sandi Mann)

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的資深心理學講師,經驗豐富的職場顧問,有自己的私人診所,著有十餘本暢銷心理學叢書,兼任《赫芬頓郵報》的部落客,並替《諮商工作雜誌》撰寫專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三采《無聊的價值:因無聊而被貼上過動、自閉的標籤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