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是在0歲玩出來的(選摘2):寶寶7-9個月的父母們,請尊重他們天生的獨特氣質

2017-05-19 05:20

? 人氣

一眨眼,寶寶已經長得這麼大,變化也很快吧?這段期間,各位想必付出了相當多的努力和犧牲。寶寶原本身子那麼小,脖子也抬不起來,現在他已經可以自己站立,扶著家具一步一步向前走了。7個月大之後,寶寶的手越來越靈活,指頭可以像鑷子一樣抓起豆子之類的小東西了,所以家長應特別留意別讓寶寶把小型異物放進嘴巴裡。此時期寶寶出現笑聲,開心的時候動作會特別敏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變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寶寶通常在六個月大之後開始與父母親建立所謂「依附」的獨特關係,變得非常害怕陌生人。

開始與寶寶建立依附

2
以一貫的育兒態度,合宜處理寶寶發出的訊息、積極回應他的需求。(翻攝自Youtube

所謂的依附是指「寶寶對與自己互動最多的人—母親(父親)產生一種強烈的情感聯繫關係」。依附可以說是母親與寶寶之間愛的連結,它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堅定(9-10個月大左右最容易產生依附)。

通常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寶寶並不會偏好父母親的任一方,但是當他受驚嚇或焦慮時,一般都會去找媽媽。此階段沒有比建立親子間穩定依附關係更重要的事情了。

但父母該怎麼做才好呢?關鍵就在於以一貫的育兒態度,合宜處理寶寶發出的訊息、積極回應他的需求。

首先應提升自己的敏銳度,仔細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並且能靈活、有效地處理不同的狀況。還有另一項要素也不容忽視,那就是影響父母對待寶寶方式的環境因素。

例如,父母遇到健康或經濟等生活上的困難,通常也會疏於照顧寶寶。夫妻感情也會影響親子關係,因為感情和睦就能互相扶持育兒事務,對寶寶的照顧帶來正向影響。

因此,為了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夫妻應用心維護幸福的婚姻,這樣才能讓寶寶信任你,並且在往後的日子裡對自己和他人懷抱信任,打好之後對事情的信賴基礎。

抱持著自己有需要時父母都在的信念,寶寶才能透過雙手的觸摸、嘴巴的吸吮,來認識自己與外界的關係;亂扔手邊的東西或玩具,測試自己的能力、觀察周遭世界的變化。這種信任感將左右寶寶的性格,而深度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佛洛伊德與艾瑞克森等精神分析學家認為,人生中幼兒時期的經驗將會對未來造成無遠弗屆的影響。他們的主張不但影響了許多發展心理學家,而且在各種領域上都獲得了證實。最經典的就是康拉德・洛倫茲(Konrad Lorenz)所發表的「銘印(imprinting)現象」。

洛倫茲發現小鴨破殼而出之後若直接由他照顧,小鴨就會像跟著鴨媽媽一樣跟隨他。天鵝、鴨子等鳥類的雛鳥都有跟隨母親的特性,只要小鴨在剛出生的特定時間看到某個對象,牠們就會把該對象當成母親跟隨。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段之後,不論看到任何對象都不會出現銘印現象。也就是說,銘印現象是有關鍵時期的,在期間內的任何行為都會持續一輩子且不可逆,由此證明了出生早期經驗的重要性。

對人類來說,此關鍵時期的概念也極為重要。新生兒第一個社會關係就是與父母親的關係,因此親子關係至關重要。

如果在形成信任感的關鍵時期無法建立依附關係,將會帶給寶寶對社會整體的不信任。千萬忘別忘了,這種不信任感是不可能改正、不可能重來的。

尊重寶寶的氣質

3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翻攝自Youtube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有的溫順懂變通、有的慢吞吞、有的愛挑剔。氣質在生物學上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和處事方式,從早期就能看出,而且會持續很長時間。

寶寶的行為方式其實發自於天生所屬的氣質,因此你不需要有任何焦慮或自責。寶寶的氣質會深深影響親子互動,面對不同的氣質,父母的育兒方式也會不同。

家有溫順型寶寶,父母相較輕鬆省事,但這樣的寶寶因需求少,常有需求時很容易被忽略。慢中郎寶寶活動量小,需要較長的適應時間、情緒表現不明顯,加上此時期的活動範圍不大,因此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然而磨娘精的寶寶照顧起來就累了。他常帶有負面情緒、睡覺時間不定且難哄入睡、極為活潑好動又拒吃副食品,諸如此類的行為讓父母心力交瘁。

然而,不管帶孩子有多累,你都必須用正面的態度來面對,這樣才能改變親子關係。寶寶一哭,父母就必須處理。

磨娘精寶寶出現焦慮等情緒表現時,若有父母親的回應和保護,就能讓親子關係轉向正面發展。因此你不妨認為寶寶正在積極、敏感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並且盡量讓自己保持平靜,降低對他的限制、從容面對問題。相信如此一來寶寶就會好好適應的。

當然,要耐著性子細心照料一個愛反抗、好動善變的孩子,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遇到這樣的孩子,大部分的家長會缺乏耐性,不是一味地禁止就是處罰。比方說會不顧寶寶作息的不規律性,就一味地要求他在固定的時間喝奶、睡覺,這樣只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問題越來越嚴重。

這時候,寶寶面對刺激的反應也會更強烈,對父母強制性、處罰性的行為更加抗拒。面對磨娘精寶寶,父母應該更有耐心、給他時間去經歷新的變化,才能把挑剔性格可能有的不適應行為降到最低,讓親子關係正向發展。

(圖/Cathy Pao提供)
父母請多點耐心對待孩子。(圖/Cathy Pao提供)

做個好學的父母

不論寶寶的氣質為何,想要做個成功的父母,就必須每天學習新東西。做父母的,是透過各式各樣的經驗來學習。從「努力與成功」的經驗中能學到東西,也會從「失敗」中獲得啟發。

成功時應複製經驗,失敗時則回頭檢討每個環節、找出更有效的方法。那麼,想要成功、有效率地帶孩子,還有什麼學習方式呢?

第一、與有育兒經驗的家長、朋友、親戚聊一聊,從他們的經驗談得到許多事例和建議。

第二、去尋找育兒相關的書籍和資料,或是到聊天室和大家討論。

第三、親子雙方都難以解決的領域,則尋求專家的幫助。不能光聽一聽專家建議就好,還要親自去實踐。重要的不是找到的資訊好不好,而是你有沒有真正落實這些好的資訊與建議。以上我的這些資訊和建議也希望你能參考,依照寶寶不同的發展階段陪他玩遊戲,因為玩遊戲是寶寶全方面發展上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件事。

今天就寫到這裡了,下次見!

作者|Anoori韓國家庭保育研究所(股)

隸屬於Anoori公司,由幼兒教育、特殊教育、發展心理學等兒童發展專家所組成,是韓國唯一針對0至7歲兒童研發各階段教養知識的研究機構。為提升兒童全方位成長發展,致力於最佳遊戲內容開發、專業人力培育、父母教育、實際案例核心的兒童發展研究,同時也提供以遊戲研究為目的的多種家庭訪問之幼保服務,是韓國「青潭洞」地區雙薪家庭心目中首屈一指的幼保諮詢企業。曾於SBS電台〈8新聞〉節目以「人氣幼保服務」受訪,並且受邀在SBS〈我的孩子改變了〉、JTBC〈家事之神〉等節目擔任來賓與諮商專家。自2014年開始與首爾市女性家族部「救世軍單親不寂寞」支援單位,以及「墊腳石」、「MOU」等單位合作,為社會貢獻不遺餘力。

白承熹(Seunghee Baeg)研究員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系學士、紐約大學發展心理學碩士,目前在首爾大學攻讀博士。擁有美國卡爾森兒童發展研究所、華盛頓國立靈長類研究所、紐約文化發展教育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經歷,且具備雙語學校與家庭諮商等實際操作經驗。目前在Anoori韓國家庭保育研究所擔任研究員,負責父母教育開發與經營。

尹美慶(Mikyung Yoon)研究員

美國西伊利諾大學特殊教育學士、檀國大學幼兒特殊教育碩、博士。興趣是幼兒動機問題行為預防與指導,譯有相關著作並進行研究。目前在大學教授幼兒教育課程,同時擔任Anoori韓國家庭保育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負責教師教育開發與營運工作。

徐倫希(Yoonhee Suh)研究員

梨花女子大學學士、淑明女子大學嬰幼兒保育教育博士。曾任淑明女子大學附設幼稚園園長,現為淑明女子大學兒童福祉學系講師。於每日乳業育兒網站「每日寶寶」胎教專家專欄執筆多年,曾任Anoori韓國家庭保育研究所「父母諮商與親子遊戲」專欄作家。

金珠永(Juyoung Kim)研究員

美國喬治亞大學心理系畢業,在學前英語教育與發展心理研究所等單位累積豐富幼教和發展相關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曾任Anoori韓國家庭保育研究所兒童氣質發展及父母教育資訊專欄作家,目前在梨花女子大學研究所深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李茲文化《優秀是在0歲玩出來的:把握大腦最速成長期,陪0歲兒玩出好腦力!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