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超狂斜槓建築師!來台20年搞建設、弄文書、還出任這所名校校長…月薪才40日圓

2020-05-16 06:00

? 人氣

時年27,來臺前夕的近藤十郎(圖/作者提供)

時年27,來臺前夕的近藤十郎(圖/作者提供)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曾有多位東京帝大畢業的優秀建築人才,陸續來臺施展抱負,而近藤十郎更是這些菁英中,吾人不可或忘的一位。近藤技師在臺奉獻20年,留下的建築作品不在少數,但是迄今尚存且廣為人知者,恐怕只有臺北西門町的西門紅樓,以及緊鄰臺北新公園的舊臺大醫院。他在臺灣的工作經歷如何,現今知情者恐怕不多,想對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傳奇人物有所了解,那麼本文揭櫫的內容,除能填補歷史的空白,亦能滿足讀者好奇之心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明治37(1904)年7月10日,27歲的近藤十郎自東京帝大建築科畢業,同年10月1日抵臺,10月3日向臺灣總督府遞交報到書(圖1),始受命於民政部土木局,擔任建築事務之囑託(月給40圓),與此同時也在民政部總務局,兼職文書編修的工作(同樣月給40圓)。

圖1:近藤十郎的親筆報到書(引用自中研院臺史所)
圖1:近藤十郎的親筆報到書(引用自中研院臺史所)

所謂「囑託」一職,是屬約聘性質的工作,其薪資待遇自然無法與正職人員相比。據筆者的觀察,當時來自東京帝大的建築師,一般都從「囑託」任用起,爾後才晉升為總督府「技師」,甚至再拔擢為「課長」,然而從表1揭示的內容,吾人可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

表1
表1

眼尖的讀者應已看出,同樣都是東大出身,但是近藤十郎的起薪就是比別人低,而且還要身兼雙職,才勉強超越他人薪水的一半(甚至猶仍不及),這其中原委不明,據猜測,會不會是他在東大的成績實屬中下(七位同級生中,畢業成績排行第五),亦或者是他畢業即就業,因工作歷練不足導致起薪偏低?這一點很有趣,也是日後有待釐清的課題。

圖2:近藤十郎的資料檢索結果(圖/作者提供)
圖2:近藤十郎的資料檢索結果(圖/作者提供)

再者,拜現今資訊便捷之所賜,吾人只要善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便能清楚掌握近藤技師在臺的工作經歷(圖2),以下便是筆者研究後的心得分享:

第一、明治39(1906)年,近藤十郎從「囑託」正式升為「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技師」,爾後在明治42(1909)年和大正5(1916)年雖曾短暫代理過課長一職,一直要到大正8年(1919)年才真正成為營繕課課長。大正12(1923)年,近藤十郎辭去公職並返回日本定居,遂由井手薰繼任之。

第二、近藤十郎的升遷算是平穩順利 ,雖然並非每年都有升等調薪,但是從最早的「囑託」年給480圓,一直到離臺前的「課長」一職年給4600圓,前後相比簡直天差地遠!來臺耕耘20年,可享受到的榮華富貴自然不言可喻,只是毅然辭官,從炫爛回歸平淡,這樣會不會有點遺憾?

第三、根據總督府職員錄的檢索結果,明治39(1906)年,近藤十郎升為總督府營繕課技師起,便在「西門外街二丁目」居住2年,「東門街官舍」待了5年,「南門街官舍」約住10年,辭去公職返回日本之前,另暫時棲身於臺北「朝陽號」旅館。藉由上述資訊,可清楚勾勒出十郎在臺的生活軌跡(圖3),是從臺北的城西移到城東,最後再遷到城北,而他始終距離總督府這個權力中心很近。

圖3:近藤十郎在臺定居時的遷移情形
圖3:近藤十郎在臺定居時的遷移情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治39年到40年這段期間,住在西門外街二丁目的近藤技師,一定能深刻體會到,擁有一處兼具衞生與便利的魚菜市場,對日籍家庭主婦而言,是有多麼迫切且重要,日後(明治41年)他在設計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時,勢必更能以同理的角度,讓民眾在採買時得到便利與滿足。

第四、大正2(1913)年到大正4(1915)年這段期間,近藤十郎除了在土木局營繕課工作外,還兼任「阿里山作業所」技師(圖4)。

圖4:近藤十郎兼任阿里山作業所技師之公文(引用自中研院臺史所)
圖4:近藤十郎兼任阿里山作業所技師之公文(引用自中研院臺史所)

據史料指出,「嘉義製材工場」(圖5)其建築物之設計與督工,皆由近藤十郎負責。從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的今昔對照可知(圖6、7),現今嘉義市「阿里山林業村林業藝術園區」的前身,就是日治時期的嘉義製材工場。真是令人感到訝異,近藤十郎的影響力竟然也遠及嘉義!

圖5:日治時期的嘉義製材工場(圖/作者提供)
圖5:日治時期的嘉義製材工場(圖/作者提供)
圖6:圖中藍標處乃日治時期的嘉義製材工場(圖/作者提供)
圖6:圖中藍標處乃日治時期的嘉義製材工場(圖/作者提供)
圖7:圖6的今昔對照(圖/作者提供)
圖7:圖6的今昔對照(圖/作者提供)

由於只是臨時借調,嘉義製材工場的建築工事完成後,近藤十郎即刻從阿里山作業所的人事編制中解職。令人感到好奇的是,距離製材工場不遠處的「營林俱樂部」(圖8),會不會也是十郎兼任阿里山作業所技師期間(1913~1915),一併完成的作品(圖9)?

圖8:位於嘉義市檜意森活村一隅的營林俱樂部(圖/作者提供)
圖8:位於嘉義市檜意森活村一隅的營林俱樂部(圖/作者提供)
圖9:營林俱樂部的沿革解說(圖/作者拍攝)
圖9:營林俱樂部的沿革解說(圖/作者拍攝)

承上所述,近藤十郎除擔任過「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技師」和「阿里山作業所業務課技師」以外,亦曾任「台北廳衛生及土木調查委員會顧問」、「臺灣勸業共進會事務委員」、「市區計畫委員會委員」等要職,公務繁忙的情形,吾人不難想見。

不說你可能不知,近藤技師白天要忙於正職,晚上又要化身為「成淵學校」的近藤校長!公務繁重的十郎,從早到晚不停的忙,真是沒有虛擲時光!

說起這所成淵學校,它是一所補習性質的私立中學,修業年限5年,每年又細分成3個學期,除了週日和國定假日外都要上課。該校授課時間是從下午5點到晚上10點,此外依規定,在授課日的下午4點50分前,學生要到校完畢。

這所學校招生的對象及目的,是讓在臺北各官署、公私立團體等擔任「給仕」的在職少年子弟,有提升學識涵養的機會(所謂給仕,就好比工友性質的工作)。5年的課程修畢後,等同達到高等小學校第一、二學年,乃至中學校第三年的學力程度。

近藤十郎在成淵學校擔任校長,除了指導並監督學校的運作外,還要為學生們上課,充當「修身」這一堂課的講師。

致力於臺灣建築史研究的李乾朗教授,在其著作『20世紀臺灣建築』中,對近藤十郎作以下的描述:

1917年~1924年之間,他兼任行政與教育工作,曾擔任臺北成淵學校的校長及教師,講授土木工程方面的課程。

讓我帶大家一起來檢視,李教授上述的說法有何錯誤。

第一、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圖10),自1908年起,近藤十郎即為成淵學校的創校校長,並非如同李乾朗教授所言,從1917年才開始擔任校長一職。

圖10:出自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年(1908)4月28日,第2版
圖10:出自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年(1908)4月28日,第2版

第二、近藤十郎是在1923年10月16日離開臺灣(圖11),他在何時卸下成淵校長的職務,筆者仍查無所獲,但是李教授說十郎到1924年才離職,這是第二個錯誤。

圖11:出自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2年(1923)10月16日,第2版
圖11:出自臺灣日日新報,大正12年(1923)10月16日,第2版

第三、李教授提到近藤十郎有講授土木工程方面的課程,這又是未經查證的不實說法。從圖12的學科總表可知,成淵學校的學生,要修習的科目有修身、國語、漢文、地理、歷史、數學、博物、外國語、圖畫、唱歌、體操和習字,卻不見該校有安排土木工程方面的學科!

圖12:成淵學校的學科總表(圖/作者提供)
圖12:成淵學校的學科總表(圖/作者提供)

從事歷史研究,理應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倘若誤導了讀者並讓錯誤的訊息在網路流傳,這想必是眾人所不樂見之事!

最後,容我分享一則有關近藤十郎的軼事(圖13)。明治41(1908)年,時年31歲的近藤校長,擇定週日帶160名成淵的學生進行校外旅行,早上6點自學校起程,徒步到新店溪上遊的龜山發電所後折回,下午4點返校。途中安排30名學生競賽長跑(從南門外跑到新店公學校),學生腳程快者50分便完成比賽,勝者還能得到獎品。公務繁忙的近藤校長,對教育工作仍深具熱忱和用心,真是令人肅然起敬!

圖13:出自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1908)12月5日,第2版
圖13:出自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41(1908)12月5日,第2版

文末,若要以簡短一語,來為近藤十郎在臺20年的職場生涯作個總評,我會用「能者多勞」一詞來向他致敬,但是多勞會不會導致過勞(圖14),恐怕也只有近藤技師自身最知道。

圖14:近藤十郎的親筆辭呈(引用自中研院臺史所)
圖14:近藤十郎的親筆辭呈(引用自中研院臺史所)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