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唐朝第一才女,甘願侍奉殺父仇人?14歲成武則天心腹,上官婉兒的傳奇一生

2017-05-03 12:08

? 人氣

從名家之後到階下女囚,從巾幗宰相到後宮嬪妃,上官婉兒的一生風雲變幻,充滿了傳奇色彩。作為一個女人,她相貌動人,身姿出眾;作為一個文人,她文風清雅,細膩脫俗;而作為一個政客,她野心勃勃,不擇手段……(封面圖片為武則天劇照,來源:武媚娘傳奇@facebook

她最恨的應該是給她的家族帶來滅頂之災的那個女人,而她內心卻不得不承認,這一輩子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殺父仇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她是名家之後,卻淪為戴罪之身,尚在襁褓之中時,命運就以不容抗拒的姿態給了她沉重一擊。從養尊處優的貴族小姐到洗衣掃地的卑賤下人,她面臨的是無盡的心理落差與看不到前路的慘澹人生。

也許是骨子裡自帶的倔強與聰穎,也許是惡劣的環境促成的隱忍與謀算,讓她在這個人人如履薄冰的皇宮中生存了下來,並一步步成了能夠左右時代命運的傳奇人物。她是上官婉兒,是才華橫溢的詩人,也是心智過人的政客,更是一個絕不向命運低頭的女人。

相傳,上官婉兒還未出生之時,她的母親鄭氏做了一個夢,解夢人告訴她,她腹中的這個胎兒有「稱量天下士」之能,將來必成大器。

鄭氏欣喜非常,只盼著孩子平安落地,有朝一日光宗耀祖。可令她沒想到的是,這個凝聚了她無限期望的孩子竟然是個女兒身。

鄭氏不由對夢中的預言產生了懷疑,她甚至對著襁褓之中的嬰兒詢問道:「你是不是真的有那經國之才啊,孩子?」

鄭氏的失望與懷疑背後是整個男權時代的縮影,一介女流之輩難道真能「稱量天下士」嗎?所幸,上官婉兒並非尋常女子,她的聰明才智與隱忍權謀讓她一次次化險為夷,竟印證了鄭氏的夢中預言。

上官婉兒家世顯赫,她是西漢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孫三代的後裔,祖父上官儀是唐高宗時的宰相。只可惜她時運不濟,一出生就面臨家境劇變。

上官婉兒出生之時,武則天雖還沒有登基為皇,但她手握大權,掌管朝廷大小事宜。唐高宗李治性情軟弱,又沒有經世之才,處處被武后壓制。這引發了朝廷中有志之士的不滿:皇后臨朝稱制,成何體統?於是,這些忠於皇室的朝臣們密謀對付武則天,幫助皇帝重整朝綱,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就是其中一位。

遺憾的是,他們的計畫還未實施就被武后扼殺在搖籃之中。西元664年,即麟德元年,上官儀等人的密謀傳到了武則天耳中,武后怒不可遏,下令嚴懲這些不知本分的官員們。

武后的怒火不斷蔓延,雖然上官儀並非這次計畫的核心人物,但由於「廢除武后」的詔書出自他手,武則天便下令將其殺害。祖父被殺,整個家族受到牽連,上官婉兒一出生就與其母鄭氏一同被貶到了掖庭為奴。

掖庭,也稱掖庭宮,是富麗皇宮之中灰暗的一角。這裡居住著宮女和犯罪官僚們的婦女家屬,她們往往是被貶到此地,從此告別自由身,淪為低下的奴婢。可以想見,向來養尊處優的鄭氏在面對如此場景時,內心是怎樣的煎熬。

這時,她懷中的上官婉兒成了唯一的希望。她又想起那個「稱量天下士」的預言,無論是真是假,她都要努力一次。於是,鄭氏不再自怨自艾,她開始利用宮中一切資源,對上官婉兒悉心教導,為其將來在政治與文學上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鄭氏與上官婉兒就在宮中沒沒無名地度過十餘年。入宮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此刻已經出落成一個美麗動人的少女。出眾的外貌加上超群的才華為她贏來許多關注,這卻讓她愈發迷茫了。

她不甘心被困在宮牆之中,只能幹一些無法施展才能的雜活兒,她嚮往宮外,更嚮往成功。但整整14年過去,她與母親的境遇沒有絲毫改善,她們只能吞下苦水,等待一個機會。也許,這個機會很快就會到來,再次徹底改變她們的生活;也許,這個機會永遠、永遠都不會降臨在她們身上。

或許,是母女倆的誠心感動了上天,很快機會就來了!就在上官婉兒14歲的某一日,武則天聽聞了這個才能出眾的女孩兒。作為那個時代鮮有的女性政治家,她對出色的女人總是另眼相看。武則天決定親自出題考考上官婉兒,倘若她的才華真如傳說中所言,那必委以重任,不使其埋沒。

很快,武后就召見了上官婉兒,並當場出題讓她作答。上官婉兒果然如傳言所說,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行文流暢,辭藻華美。武則天看著眼前這相貌出眾、才華橫溢的女孩兒,很是驚喜,當即決定免去她奴婢身分,讓她掌管宮中詔命。

西元690年,已是花甲之年的武則天廢除了李治,成了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則天十分倚重上官婉兒,將大量詔書的撰寫工作交付給她,小到官員升遷,大到軍國要務,這些詔書都出自她手。她也因此被朝臣稱為「內舍人」,風光無限。

但是上官婉兒並不知足,她深知自己只是武帝手中的木偶,因她而生,因她而亡,她不甘心只做一個「抄書人」。終於,年輕氣盛的上官婉兒犯下了死罪,武則天憐惜她的才華,讓她免於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上官婉兒被處以「黥面」之刑,即在臉上刻字,然後塗上墨炭,永世不得去除。上官婉兒驚懼交加,無力違抗。行刑之後,她十分心疼自己的容貌,遂靈機一動,用金銀箔製成梅花貼在面額,不僅擋住了刺字,還平添幾分嫵媚。這就是「梅花妝」的來由。

關於上官婉兒究竟犯下了什麼死罪,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民間猜測,上官婉兒不滿被武則天操縱,私自竄改詔書,惹怒了武則天。

關於「梅花妝」的來由,歷史上也有許多不同說法。《控鶴監秘記》中的記載充滿了傳奇色彩:武則天視上官婉兒為心腹,即使是與男寵張昌宗纏綿床榻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春心暗許,背著武則天與張昌宗私通,武則天發現之後,龍顏大怒,一刀砍傷了她的臉,張昌宗一再求情,武則天才赦免了她的死罪。為了掩飾刀痕,上官婉兒發明了「梅花妝」。

除此之外,還有人傳說,上官婉兒是不滿張昌宗等男寵的調戲,怒而關閉了象徵皇權明堂的通道,武則天下令在其臉上刺「忤旨」二字,以示懲戒,上官婉兒不得已才以梅花遮蓋。這些人們流傳下來的故事並不十分可信,但可見民間對這位傳奇女子也是充滿好奇與想像的。

死裡逃生的上官婉兒深知自己無力與武則天抗衡,只得暫時放下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一心侍奉武則天,事事恭順奉承。武則天以為這個心氣頗高的才女已經被自己徹底收服了,於是對她更加信任,開始讓她處理百司奏表,甚至讓她參與到政務中來。上官婉兒的勢力更勝從前。

一開始,武則天看中的是上官婉兒的文采,命她掌管宮中制誥,後來,武則天讚賞她的忠心,視她為心腹。在一步步的謹慎權謀中,上官婉兒的羽翼逐漸豐滿,權勢之大甚至被稱為「巾幗宰相」。

然而,武則天的皇權只是曇花一現。西元705年,太子李顯與宰相張柬之等大臣聯合發動兵變,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顯繼位,史稱「神龍政變」。

為擺脫武則天的控制,上官婉兒也在這場政變中出了一份力,並因此深得李顯信任。李顯垂憐上官婉兒的姿色,又欣賞她的才智,不僅封她為昭容,封她的母親為沛國夫人,還讓她繼續掌管起草詔令的事宜。然而,李顯沒有想到,這個女人並不會就此滿足。

出身的顯赫與成長的貧賤帶來強烈落差,在上官婉兒心裡烙下極大的不安全感,她只相信自己,相信權力。她對權力近乎瘋狂的欲望使她不可能安分地做一個嬪妃,更不可能依附於一個男人而存在。

但她清楚知道,自己是不能效法武則天成為女皇的。她雖然出身名門,但早已淪為罪人之後,她的身後沒有任何宗親的支持;雖然多年來籠絡不少朝臣,但在那個男權時代,沒有任何非親非故的人會支持一個妃嬪稱帝。不僅如此,一旦她表現出這樣的傾向,她手中的勢力立刻會土崩瓦解。

於是,上官婉兒只能抑制內心強烈的欲望,將目光轉向了韋皇后。韋皇后是皇帝的結髮妻子,身後還有盤綜錯雜的宗親勢力作為支撐,扶持她為皇帝要比自己親身上陣更可行,也更安全。

於是,上官婉兒一再向韋皇后與其女兒安樂公主示好。對於上官婉兒的意圖,韋皇后心知肚明,但她不動聲色,只是向唐中宗提出了一系列請求,其中包括:規定全國百姓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3年、百姓23歲才能成丁、59歲免除勞役等。那些規定最終都被皇帝批准實行了。

這正是韋皇后的高明之處。她通過改易制度獲得了百姓的擁戴,一步步為自己將來登上皇位鋪路。

上官婉兒也在極力輔佐韋皇后。她首先謀畫的,就是打壓張柬之等朝廷中的元老。她利用皇帝對自己的信任,向他舉薦了武三思,並與韋皇后合力誘使皇帝將武三思委以重任。

皇帝愈來愈依賴武三思,而冷落了張柬之等朝官。韋皇后趁張柬之等人不備,對其進行捧殺。她先讓皇帝封張柬之等5位朝廷元老為王,然後架空他們的權力,最後設計殺害他們。於是,韋皇后與上官婉兒掃除了朝廷中最大的阻礙,從此更加肆無忌憚。

上官婉兒為韋皇后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廢除太子李重俊。李重俊並非韋皇后親生,韋皇后對其早有忌憚。上官婉兒一直在尋找機會削減太子的勢力。武三思在成為皇帝親信後,來往宮中頗為頻繁,一來二往間,他與上官婉兒暗通款曲,關係更加親密起來。

於是,上官婉兒不斷扶植武氏一族,一方面維繫自己與武氏一脈的關係,另一方面可以藉此抑制皇族宗室的勢力。太子李重俊將他們這些齷齪勾當看在眼裡,一忍再忍,但韋皇后與上官婉兒一再逼迫,讓他不得不在隱忍中爆發。

西元707年,太子率領左羽林大將軍等300人,誅殺了武三思、武崇訓等武氏一族十餘人。上官婉兒聽聞大驚,趕緊逃到唐中宗與韋皇后跟前。她對皇帝說,太子這是造反,他要先殺了武氏一族,然後逼迫皇帝讓位。

唐中宗沒有對眼前慌張失措的上官婉兒產生絲毫懷疑,他勃然大怒,立刻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等人登上玄武門,下令讓大將劉景仁帶上2000餘人圍剿李重俊。李重俊寡不敵眾,含冤戰死。至此,上官婉兒為韋皇后掃除了第二個心腹大患。

在為韋皇后掃除兩大障礙之後,上官婉兒開始施展自己另一方面的抱負—文學。早在掖庭為奴之時,她就展現了詩詞方面的天賦;而在宮裡多年的薰陶與磨練更是讓她功力大增。

她曾寫下「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的抒懷佳作,也曾藉「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展現自己的恢宏氣度。後世對她的文筆有著很高的評價,張鷟稱其為:「博涉經史,精研文筆,班婕妤、左嬪無以加。」呂溫更讚其:「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

上官婉兒不僅自己寫詩,更力圖讓文學之風盛行於天下。她不但勸說皇帝大量設置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還主持了許多文學上的盛大活動,品評天下詩文。一時間,作詩成了大臣們的風尚。

《景龍文館記》中就記載道:「至幽求英俊,郁興辭藻,國有好文之士,朝無不學之臣,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上官婉兒在文學上的個人造詣尚且不論,她在擴大書館、增設學士方面做出的努力,就足以讓她在眾星雲集的唐朝文壇占據一席之地了。

雖然上官婉兒在唐中宗和韋皇后的手下,把持朝政、榮寵極盛,皇帝甚至為她的祖父上官儀平反,追封其為中書令。但對上官婉兒而言,唐中宗不可靠,韋皇后更不可靠。她4次上疏,反對皇帝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甚至不惜以死相逼,但皇帝始終沒有給她想要的答案。

西元710年,沒有在韋皇后這裡實現抱負的上官婉兒轉而投奔太平公主。不久,唐中宗暴卒,韋皇后獨攬大權、意圖奪位。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緊急之下,以先皇之名草擬了一份遺詔,試圖將李重茂推上皇位,讓相王李旦輔佐,並尊韋皇后為皇太后,讓她垂簾聽政,以此達到權力的平衡。

但上官婉兒沒有想到,宗楚客等人私自修改了遺詔,並極力鼓動韋皇后稱帝,成為第二個女皇。

這時,消息傳到了李隆基耳中,他與太平公主等人商議後決定,先發制人。於是,唐隆之變發生了。李隆基率領官兵直搗皇宮,殺死了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將韋香兒一系清洗一空。

然後,李隆基擁立其父李旦為帝。曾是韋皇后心腹的上官婉兒深感不安,趕緊到宮門口迎接李隆基,並將她與太平公主的遺詔交給劉幽求,企圖撇清自己與韋皇后的關係。但這已經無濟於事了。

最終,上官婉兒死於政變之中。所幸,她在次年就被平反,恢復了昭容的稱號。在〈起復上官氏為婕妤制〉中,她被譽為「賢明之業,經濟之才,素風逾邁,清輝益遠。」這16個字的評價在中國歷史中已經是非常了不起,此段文字給予一個女人以政治人物的評價,而不是作為某某的女人、某某的夫人。

不是所有名門之後都會有的非凡一生,何況這個「名門」只不過是給她帶來災禍的一個稱謂。然而,她最恨的應該是為家族帶來滅頂之災的那個女人,但她內心卻不得不承認,這一輩子最崇拜的也正是自己的殺父仇人。

正是這位仇人成了自己的導師、君父和英雄。正是這位仇人導師,教會她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也讓她成了中國歷史上的傳奇女子。

從名家之後到階下女囚,從巾幗宰相到後宮嬪妃,上官婉兒的一生風雲變幻,充滿了傳奇色彩。作為一個女人,她相貌動人,身姿出眾;作為一個文人,她文風清雅,細膩脫俗;而作為一個政客,她野心勃勃,不擇手段。

終其一生,她為自己的欲望所驅使,不曾真正向任何人低頭。無論後人評價如何,她都是那個時代裡一位忠於內心、敢於爭取的傳奇女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麥田出版《唐朝女人折騰史:不服輸、不將就、不認命,那些勇敢做自己的大唐奇女子》(原文標題:上官婉兒-不折騰,怎麼知道自己做不到?)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