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國、高中生能跨校選課?「107課綱」衝擊全台灣,最大改變就在這3個地方!

2017-04-27 16:12

? 人氣

新北市桃子腳國民中小學校長李惠銘也有深刻的體會,當世界正快速的以我們無法預知的方式在發展,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何,「與其用未來塑造孩子,不如讓孩子創造未來,未來就是由許多『自己』自然匯聚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的教育改革雖然也引發了不少批評,但它的確動搖舊的勢力,之前一波教改「九年一貫時代」,已奠下一定基礎。共識是,要回到以學生為本、探究學習的本質。

「新課綱稱不上是一種革命,它就是延續上一階段的教育成果,再進一步深化,是『接棒』的概念,」國教院副研究員范信賢說。

新課綱的精神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李惠銘說,這並不是新的東西,「成就每一個孩子」跟過去講的「一個都不能少」、「沒有孩子落後」,都是一樣的概念,只是新課綱的願景更具體化,「我們要成就一個孩子,一開始就要讓他『適性』,找到自己有興趣、有熱情的領域,知道自己要往哪個方向去,然後才能『揚才』,好好發揮天賦、擁有往目標前進的能力。」

這波課綱改革,不只需要校長、教師共同努力,就連家長也要跟著一起改變。簡菲莉強調,家長要放下傳統的觀念,不要再以有多少學生考上台大或頂大來評價學校,「學生考試考得好,並不等於成為一個更好或未來需要的人。」

以下幾個變革亮點,可以一窺107課綱的方向:

掌握關鍵字:素養及「自動好」

變革亮點1:不只學知識,更要學「素養」

要一次看懂新課綱,必須掌握下列幾個關鍵字:素養,以及自發、互動、共好(簡稱「自動好」)。

「素養導向的課程是世界潮流所趨,」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陳佩英指出,素養的內涵包含態度(Attitude)、技能(Skill)與知識(Knowledge),稱之為ASK,這三者看起來是分立的,但在課程設計及學生學習過程中,就像麻花般是互相交織的。

新課綱提出了「素養」的概念,並不是推翻與否定九年一貫強調的「能力」,而是豐富並落實「能力」的內涵,希望透過課程教學設計,促成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變革亮點2:學習跨領域、貼近生活

跨領域也是新課綱很強調的概念,「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現象或主題是很難用學科去切分的,新課綱有更多空間,讓孩子做跨領域的學習,如此一來,能讓學習更呼應現實生活、更有情境與脈絡,孩子會覺得學習的意義感提高,」范信賢說。

舉例來說,台北市北政國中的生態創客社,為解決學校落葉過多的問題,開始自製落葉堆肥,同時引進具有生菌、木工專長的家長來提高效率;又如桃子腳國中小推動「校園夢想家」,讓每個班級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認養生態池、設置校犬之家、為小學生說故事……,懂得思考、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是一種「自動好」的素養表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