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就一定不好嗎?心理諮商師破民眾盲點:憤怒深具意義,你從嬰兒時期就仰賴它活下來

2020-05-08 09:00

? 人氣

在治療師對來訪者進行創傷修復的過程中,在治療師與來訪者建立起的安全的自防關係下(這是很關鍵的一點),來訪者會經歷一個憤怒重新外轉的過程,最初的受傷的憤怒再一次被體驗到,而這種憤怒的體驗被證明是非常具有療愈作用的。來訪者在諮詢中爆發出的憤怒的強烈程度和她們的癒後的良好程度是成正比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一個「眾神歸位」的過程,憤怒去到了本該去到的地方,所以一切重新歸於平靜。重新具備憤怒能力的受害者在心理層面上同時也具備了自我保護能力,他的人際邊界得到恢復。

在現實中,一個可以憤怒的人同時也具備了對他人的震懾能力,從而不會終日生活在恐懼當中。所以在心理諮詢當中,我們把兩種情緒稱為心理諮詢的康復利刃,一種是憤怒,一種是悲傷。

在心理諮詢師的語言體系或者精神分析學的理論體系當中,憤怒是一個破壞的過程,是來訪者對於自己古老心理模式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種破壞,不破不立。而第二種形式——悲傷——則是這個心靈世界的重建者,它和我們所說的一種心理狀態——哀悼——有著很深的關聯:當一個人可以充分地哀悼某人、某物或者某種生活的時候,他實際上就已經做好準備,放手過去,從此進入新階段。

受過身體虐待或性侵犯的來訪者在表達過一段時期的憤怒以後會進入一個很重要的哀悼階段。他們會哀悼本應擁有的那些生命中的陽光,哀悼他們失去的過去天真無邪的存在方式,哀悼已經逝去的一那個本應被保護和珍視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當他們能夠做出這樣的哀悼和告別時,他們的內心也就可以走出那個受傷的年齡階段,走出創傷,繼續前行啊。

可見,這些平時被我們稱為消極的東西,其實也是一份寶藏。

體驗憤怒,捍衛自我

體驗和表達憤怒的意義在於捍衛自己存在的權利,修復人際邊界。體驗憤怒實際上是在體驗憤怒背後所蘊藏的需求。我們不需要為憤怒而憤怒,而是希望能夠通過突破這一層非常激烈的情緒找到被我們忽視的需要,了解有哪些被壓抑了、被剝奪了。這一點對於很多女性來訪者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有很多女性的被尊重的需要——被當成一個獨立個體的需要,是長期被剝奪和被漠視的。比方說她們有可能被物化成為性愛的對象,或者是成為一個生育的工具。在諮詢中很多女性來訪者的身份都是附屬性的,她們說自己是誰誰的女兒,是誰的太太,或者是誰的母親。諮詢師有可能在幾次諮詢以後才能記得她們的名字,讓她們意識到自己是誰、她們在哪兒以及為什麼一開始無法以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諮詢。

所以,很多女性的憤怒其實是被壓抑下去的,而我們的社會又不鼓勵女性表達或者體驗憤怒。如果女人憤怒,人們會叫她潑婦;但是如果是男人憤怒,人們會說他真性情、有氣性。可見,社會本身對女性的憤怒就是持一種不贊同的價值趨向的。沒有憤怒的女性因此被物化得更加嚴重,而那些一直物化她們的人以及周圍的環境又會對她們更加苛刻,從此產生了一個惡性循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