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是人工製造還是動物突變?專家追蹤病毒起源,驚見人類「自取滅亡」的未來

2020-04-16 22:05

? 人氣

  人醫與獸醫合作的「防疫一體(One Health)」是勢必得推向各國的新概念。(圖/公視提供)

人醫與獸醫合作的「防疫一體(One Health)」是勢必得推向各國的新概念。(圖/公視提供)

自古以來,人類與細菌、病毒的戰爭從未停過,從歐洲14世紀的黑死病、美洲15世紀的天花、18世紀末的黃熱病,再到近代的腸病毒、SARA等,人類一路奮鬥至今。到了2020年,在這交通發達往來無國界的現今,席捲全球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成為了全人類的新敵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這些看不見的敵人,公視頻道播出紀錄片《流行病:看不見的威脅》,並邀請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時也是台灣病毒學會的理事長施信如,與大家一同從過去的流行病史,來探討現代的武漢肺炎,看看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又能採取怎樣的措施呢?

新興病毒來自哪?動物界的病毒,成為了人類的新挑戰

在抗生素發明後,人類對於細菌性的感染症已可有效的控制了,但病毒依舊是個頭痛的問題。比起細菌,病毒體積更小、傳播速度更快,換言之病毒更難控制,「是否會發生?」已經不是問題了,「何時會發生?」才是應該去探討的,因此,了解「病毒的起源」成為了關鍵。

1、蝙蝠

 疫情爆發時,蝙蝠總是被列為嫌疑犯,事後也證明,牠大多數時候沒有被冤枉。(圖/公視提供)
疫情爆發時,蝙蝠總是被列為嫌疑犯,事後也證明,牠大多數時候沒有被冤枉。(圖/公視提供)

關於病毒的起源,片中的科學家彼得.達薩克呼籲,大家得注意來自「動物界的新興病毒」。他表示:「不管是哪個地方的人,只要他們做一些事情改變了環境,就可能會讓病毒有機會從野生動物傳給人類,例如密集農耕、伐木,開闢道路到新地方等,這些都可能導致疾病發生。」例如,曾在非洲爆發的伊波拉病毒。

為了對病毒進行監測,非洲加彭當地的科學家們會定期去洞穴捕捉某個生物。「洞穴」,是病毒或其他病媒介跨物種散播的理想空間,因為這裡的動物群豐富,加上封閉的生態系統與不流通的空氣,這些都是使病毒興盛的完美條件。而那個與病毒完美結合的,正是科學家們到洞穴想捕捉的生物 – 「蝙蝠」。經過20多年的研究,科學家才發現蝙蝠是伊波拉病毒的宿主,儘管一開始,靈長類被列為頭號嫌疑犯。

2、鳥類

病毒要傳染給人類,必須依靠媒介生物,野生鳥類是禽流感病毒的宿主,但家禽卻是散播病毒的工具。(圖/公視提供)
病毒要傳染給人類,必須依靠媒介生物,野生鳥類是禽流感病毒的宿主,但家禽卻是散播病毒的工具。(圖/公視提供)

另一個可怕的病毒,是禽流感。病毒要傳染給人類,必須依靠媒介生物,野生鳥類是禽流感病毒的宿主,但家禽卻是散播病毒的工具。為了研究禽流感,彼得.達薩克到了中國。2013新型的禽流感H7N9、H5N1出現在香港,這些流感病毒出現的關鍵,他認為都可在幾公里外的中國找到。因為中國是最大的家禽生產國,且擁有不少大型活禽市場。

飼養禽類的環境好壞,往往成為了禽流感是否會爆發的因素之一。彼得.達薩克拜訪了中國荔浦縣當地的一家大型活禽市場,在這充滿雞、鴨的市場中,他發現這類活禽市場缺乏完善的清潔系統。「這裡不斷帶入禽鳥,牠們可能會帶來病毒,傳染給下一批禽類。」除了可能傳染給禽類外,人類也得注意才行,彼得.達薩克表示,由於病毒能夠在禽鳥類的身體裡存活幾個小時,與這些雞、鴨朝夕相處的人們很如意暴露在充斥禽流感的環境中。

除了飼養的環境,禽類的飼養方式也是關鍵。他發現,當地人習慣早上將雞隻們帶到外面活動,晚上才趕回到雞農的家裡。讓雞隻到外面活動是很好,但這也增加了牠們與天然宿主野生鳥類接觸的機會,近距離的接觸,可能使病毒有機會跨越物種,傳給人類。「放眼望去,鄉野間全都是雞。如果從病毒的角度來思考,這裡是它完美的傳播地。」彼得.達薩克只能無奈表示,禽流感的問題就是,當H5N1出現了,我們研發了疫苗,中國開始為雞群接種疫苗,但H7N9又冒出來了,我們再研發疫苗,但是新的H10N8又出來了,簡直是沒完沒了。

新興病毒對抗賽,研究病毒是為了抗疫,爾或製造新風險?

實驗室改造病毒株的行為,是一把雙面刃,若未妥善處理,可能會對人類世界造成大災難。(圖/公視提供)
實驗室改造病毒株的行為,是一把雙面刃,若未妥善處理,可能會對人類世界造成大災難。(圖/公視提供)

試想看看這樣的情境:「研究人員創造出某種致命的病毒,可輕易在人類間傳染,假如某天,生物恐怖份子掌握了這些資訊,那人類的命運將會如何?」這樣的情境並非是天方夜譚,事實上各國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早已開始從事創造病毒的變異體與研究新病毒了。你可能會有疑問,為何他們要做這些可能危害人類性命的事?只能說,是為了防範未然。

片中另一位科學家表示,如果你想知道病毒是否會突變?人類的抗病毒藥物是否有效?好在疫情爆發時,才能拿來治療人們的話,我們就必須利用這些變異病毒來測試。當然,這樣危險的實驗也引起許多人的批評。科學家承認,如果沒有妥善處理,的確會產生危險。不過,對於生物恐怖份子運用病毒資料,並製造病毒的風險,他認為這對於恐怖份子們是有困難的。因為恐怖份子們得先學會操控相對困難的逆向遺傳系統與分子系統,除非對方本身就是病毒科學家,又有一整套設備,換言之是不太可能成功的。「我們的工作是某道德義務,這是為了全世界和整個社群」片中的科學家說到。

不過很顯然,這樣的說詞無法說服其他批評者。雖然部分關切這件這件事的其他科學家,想阻止實驗室改造病毒株,但2013年時世界衛生組織,暫時解除了這項禁令。這讓生物恐怖主義專家,帕特里克.貝爾什教授感到擔憂。

他批評,為何要將原本危險程度低的病毒,改造成高危險?如果未來發生危險,那該怎麼辦?對於那些想改造病毒株的科學家,「這就像是想要扮演造物主」,他說到。

一隻蝙蝠足以引爆一波伊波拉疫情,一隻家禽能夠帶來快速突變的禽流感,而這些新興病毒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來自動物界。目前許多新興病毒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家禽與野生動物間的相互依賴關係,成為了醫學界新的研究目標,人醫與獸醫合作的「防疫一體(One Health)」是勢必得推向各國的新概念。

公視頻道將於4/17晚間10:00,播出紀錄片 – 《流行病:看不見的威脅》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毅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