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時散戶投資眼光比大師還精準?他舉零售業為例,道出專家盲點

2020-04-08 15:25

? 人氣

想投資股票,有時站在散戶角度思考也有意想不到的優勢。(示意圖/ StockSnap @pixabay)

想投資股票,有時站在散戶角度思考也有意想不到的優勢。(示意圖/ StockSnap @pixabay)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投資環境丕變,文章純為觀察心得分享,無股票投資勸誘之意,投資股票前應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一般人看新聞不外是滿足好奇心、吸取新知或單純娛樂,而投資人看財經新聞則是為了獲利。現在資訊患多不患寡,投資路上致勝關鍵在能否獨立思考,錯誤又過度的追新聞將摧毀散戶的投資路。承熙認為散戶在追新聞時會經歷很多階段,理想狀態應該是:看新聞、拆新聞、批新聞三個階段。承熙還在學習中,但仍忍不住要與大家分享淺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階段:單純看新聞,照單全收模式

(一) 散戶喜歡看新聞是因為方便:

初入股市的散戶最常接觸也最喜歡看的莫過於新聞,因為商業目的的關係,新聞業者善於使用大量的撰寫手法,例如「優於預期」、「可望再創」、「逐步回溫」等等誘人的「形容詞」,讓散戶們容易閱讀並激起興奮活水,於是無視既難懂又重要的名詞、更忽略了潛伏的風險。

(二) 缺乏專業無法獨立思考,只能照單全收:

隔行如隔山,除非剛好是產業圈內的人,對散戶而言絕大多數的新聞都是沒用的資訊,非但無益反而有害;因無法獨立思考,對新聞只能照單全收。在這個階段,散戶喜歡利多的新聞,尤其是自己持股的利多新聞,對於利空則總視若無睹。

(三) 發現自己成為被出貨的對象,虧損久了,從此畢業離場:

喜歡看利多新聞而忽略利空與風險,久了開始賠錢,長期下來虧損變大,可能直接在第一階段就提前畢業離場,從此不再涉足股市。(這或許是件好事?)

【承熙的經驗】

十幾年前初入股市承熙也總愛追著新聞跑,自以為只要比別人早一點看到新聞就能賺到錢,結果總是賠錢。不論哪種新聞,承熙統統信以為真,心想記者不就該忠實報導嗎?如今想來,實在可笑。

第二階段:進階拆新聞,分解消化模式

(一) 投資久了開始懷疑新聞:

當投資經過一段「試誤過程」後,散戶開始懷疑新聞並思考。在這個階段有些人會接觸財報,不幸的是,除非具有財務金融相關背景,對投資大眾財報就是天書。有興趣跟耐心的人或許會浸淫在鑽研財報的世界裡,但大部份的人仍停留在「懷疑新聞卻又不得不看新聞」的窘境。

(二) 對部份新聞已能讀懂並分解消化它:

拜網路科技發達之賜,部份人已具備解讀新聞的能力,甚至進一步拆解消化它。但以承熙的經驗和觀察,這還是不容易,這也是承熙主張以民生消費概念股為投資標的的主因,電子股等熱門產業實在難以捉模,還是民生消費概念股平易近人。要如何分解消化新聞呢?原則就是擷取「客觀的事實陳述」、忽略「主觀的預測內容」。舉「邦特 (4107) 為何要在菲律賓擴產?」為例,找到〈【生技財穩穩賺2】東南亞國家補助洗腎 這檔醫材股今年漲逾3成〉這篇新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