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團隊究竟有多強?他點出這3人大讚:連大企業都搶著要的人才

2020-04-07 12:41

? 人氣

我一直強調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務必要先探究清楚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動態的顧客需求。因為,借助自身核心能力,才能「姿態美好的轉身飛躍」而不骨折。所以,你必須正視你產業中歷練豐富的老將,沒有人比他們更懂這產業的眉角,取得他們的認同與共識,才能發揮綜效,讓大象輕盈轉身。
畢竟,唐鳳的腦波控制,現行還驅動不了口罩產線的建置(但未來我就不知道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00406-行政院召開「融資貸款協助說明」記者會,經濟部長沈榮津出席。(盧逸峰攝)
20200406-行政院召開「融資貸款協助說明」記者會,經濟部長沈榮津出席。(盧逸峰攝)

關鍵人物三:用腦波,搭起新舊世界創新橋樑的唐鳳

唐鳳的IT才能與智識,在近日不斷被全世界熱議。不論是促成口罩地圖與Open Data的推廣、實名制x.0的階段性優化等,每一小階段的資訊進步,都讓民眾有了每次都好一點的「數位感動」。原因在於唐鳳深耕於數位創新領域已久,唐鳳聽得懂創新領域的思維,也做得到政府資源的串接。

「聽得懂創新」這件事,在大企業是稀缺人才。大企業好一點的員工特徵是聽得見但聽不懂!為什麼呢?曾有文章討論,日本不會有唐鳳的原因是:日本社會可能容不下唐鳳這樣特別的人。事實上,多數台灣的大企業也是。大企業為了管理上的效率,要求員工首重Do the thing right,依老闆指示把事情做對,不要問為什麼。所以服從性要高,同事關係要和諧,讓事情順利完成就好。也就是最好不要獨立思考,請聽話乖巧。

但具創新型人格特質的人,是喜歡不斷提問、質疑現況、不斷思考如何Do the right thing的類型。這樣的人,如果不是被大企業當問題人物處理掉,就是正在被處理的路上。大企業通常認為: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比「解決問題」有效率!

「乾蒸口罩法」引起熱議。(圖/截自唐鳳臉書)
「乾蒸口罩法」引起熱議。(圖/截自唐鳳臉書)

如此的狀況,就造成大企業缺乏能與外部創新團隊用相同頻率溝通的窗口。阻隔性太強,創新的腦波自然無法有機會交流、進而實踐。大企業轉型與創新,必須對人才更有包容性與多元性。找出具創新特質並能與外部創新團隊交流互動、也熟知如何善用企業競爭力的人才,才有機會善用內外部軟實力,達到企業創新與轉型的願景。

台灣政府在武漢肺炎的壓力下,能發揮優於其他政府的創新力,我認為是基於上述三大類型的關鍵人物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創新與轉型能量。當然,這些人物只是該類型的代表,隱身於其背後的團隊更是功不可沒。

而政府和大企業一樣,都不是從零開始的新創事業,在面臨企業數位轉型的潮流下,找出三種能驅動創新的關鍵人物類型,將有助創新活動的推展,啟動創新的引擎。整理圖表如下,也歡迎各位交流與分享。

作者介紹│Color Yen

設計師腦袋,認為一切事物都可以被重新設計。 於科技、新創、數位內容與零售業擔任過策略規劃、產品開發、行銷等角色。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畢(主修互動設計、科技藝術),現於台大創業創新革自己的命中!

本文章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文:大企業創新必須有的三種關鍵人物類型:讓台灣政府示範給你看!)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