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自豪健保,竟是對醫護「變相剝削」!沒法規保護、沒民眾尊重…揭醫療體系最醜陋一面

2020-03-27 17:46

? 人氣

台灣將健保卡與出入境管理局的資料整合並產生大數據,讓醫師在看診時可以立即得到病人旅遊史的警訊,以利於找出可能的病患 ; 使用許多新技術進行旅客感染風險的分類,包括 QRcode 以及各類的通報機制等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在資源分配中發揮積極作用,包括制定口罩價格,以及利用政府資金和軍事人員來增加口罩生產 ; 政府每日發布相關公告,讓民眾感到安心,並持續教育民眾以對抗不實訊息。

不過,王智弘也指出台灣在此中有待改善之處,其中主要的三部分:政令與媒體佈達的方式不國際化(比如記者會轉播語言僅有中文與手語);一開始僅聚焦在航空運輸上,可能會遺漏其他防疫破口;相關新措施、政策等是否能維持到流行病結束、並持續為民眾所接受,仍是未知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該文中,王智弘客觀論述從正面肯定,再從反面省思,接下來,則不意外地在之後的媒體專訪中,嚴詞補充更多他內心的想法,其中包括:「和病毒長期抗戰,第一線檢疫和醫護人員非常辛苦,一個追三百個,若疫情擴大,現在的人力會很吃緊!」

如果把王智弘所寫的與所說的綜合起來看,我認為還有幾個角度可以被聚焦討論:第一,醫療人員的優良品質與主管機關的正面運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二,如果主管機關的表現仍有待改善之處,醫療人員還能表現出如此水平,我們實在更應該嘉獎這些醫療人員;其三,未知數仍然太多,如果醫政之間的溝通還有進步空間,這些空間,很可能就會在更大的難題出現時創造出更多的難題。

從SARS走到新型病毒,民眾學會尊重醫療人員了嗎?

筆者認為,從政策面形成醫療相關產業的干擾或阻礙,也勢必影響民眾對醫療產業的態度與觀感,進而對本來應當良好的醫病關係帶來負面影響。以台灣的醫療環境為例,因為多了議題層次豐富的健保制度,台灣的醫療變得更加「廉價」,而並不是所有民眾對廉價工作的專業執行者都會展現「尊敬」。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算醫療工作者的薪水整體提升,民眾就一定會對他們展現尊重?以不少亞洲社會的氛圍,包括因為健保制度讓醫療服務變得「廉價」的台灣,仍然停留在所有的醫療服務是「應該的」,因此,要求醫療人員去執行危險的工作也就變成「必然的」

而病疫來襲,比如旅遊業的損失、餐飲業的損失、農業的損失等,不少業者都大聲地要求政府給予補助,但大部份的醫療業者卻選擇默默執行自己肩上扛著的責任。但是,當醫療人員冒著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危險去執行工作時,不少民眾卻認為:這就是你的工作,你披上白袍、穿上制服,你就不可以拒絕。這對醫療工作者是否公平?還請各位讀者以自己的生命精力去評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