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自豪健保,竟是對醫護「變相剝削」!沒法規保護、沒民眾尊重…揭醫療體系最醜陋一面

2020-03-27 17:46

? 人氣

從殖民時代開始奠定下的基礎,以及相對國際化的資源,讓香港醫師的專業水準受到國際肯定,再加上相關監管制度相對完善,也讓不少內地人士喜歡赴港求醫,造成香港特有的「地獄更表(普通話:班表)」、「買更(普通話:買班)」現象,意思就是以日薪方式讓醫療人員「賣出」自己的休假,變相回醫院繼續加班,尤其近來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再加上各方面的精神壓力,香港醫療人員的勞苦付出與薪酬待遇問題,又再度成為市民熱議焦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從病患角度出發,此刻也可以同時討論的是在香港看病的等待問題,尤其在公立醫院,除非已經性命垂危,否則等上十幾個小時都是正常的,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醫師醫術再高明,延誤了黃金治療時間,病情也無發得到最即時、適當的醫師,那麼,令人期待的醫療品質從何而來?因此,再加上高齡社會的大趨勢降臨的其他面向考量,香港政府怎能不把增加醫療人手、提升報酬,甚至增加醫療院所的長遠工作當成要務?

人手短缺,台灣醫療業者還不受法規保障

討論台灣的情況之前,我們先來看這個對比:台灣 GDP 每人平均用於醫療支出僅6.9至7.1%,和美國高達15%的比例相差近兩倍,但是,卻能夠達到一樣高水準的醫療品質。這顯示的是什麼?首先,醫療人員的服務相當到位,但是卻沒有得到合理的薪酬待遇,其次,台灣醫療界也始終面臨人手短缺問題。

而台灣,亦擁有受到全世界肯定的醫療專業人員水平,卻同樣發生工時過長,以及醫護病比例不合理的情況。其中值得關注的包括,早前台灣的住院醫師不受到任何法規條款保護,曝露在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危機中,雖然在去年九月開始,醫師勞動權益邁向新的里程碑住院醫師正式納入《勞基法》相關聘僱契約、退休、職業災害等都具有法律保障,但工時並沒有「實際下降」,牽涉到的議題,也包括住院醫師階段專業養成過程之勞力、勞心,以及各方面付出的成本。

熬到主治醫師,難道就一切雨過天晴?許多台灣的主治醫師,尤其在區域教學還有地區醫院中,連續工作超過36小時是家常便飯,以一個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為例,一天甚至可能需要動到二十多台手術,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超時的工作不只可能沒有加班費領,還需要時時刻刻面臨醫療糾紛的精神壓力。

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是,在台灣看起來頗有社經地位的主治醫師,尤其在醫院,並不受到任何法規條款有效保障他們的工時、薪資、勞資糾紛以及職業危險性問題。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實際的得利者僅是那些所謂的高層或股東等,這和香港幾乎是同樣的情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