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自豪健保,竟是對醫護「變相剝削」!沒法規保護、沒民眾尊重…揭醫療體系最醜陋一面

2020-03-27 17:46

? 人氣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示意圖。(AP)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示意圖。(AP)

新型病毒 (COVID-19) 如今已是無所不在,而另外一種病毒也隨之而來,這種病毒來自「人心」。近日台灣就有一名婦人憑著健保卡領口罩時,只因為藥師忙亂中歸還錯卡,竟抓狂要藥師「下跪磕頭」道歉,可憐的藥師竟為了息事寧人真的跪了下來,雖然該婦人已被函送偵辦,但此事已釀成軒然巨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星期,一位香港醫師朋友,在連續值班36小時後,精神恍惚地駕車往新界住處行進,時間是天剛破曉,離開醫院時他也不忘喝下一杯濃濃的咖啡,但仍然因為精神不濟而擦撞路旁的護欄,所幸情況不嚴重,也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

同一時間,一位台灣醫師朋友也在FB上略帶沮喪地分享:「以前總覺得新聞報的便當店拒送醫院、房東拒租護理師等事件,都有誇大不實、煽動社會對立的嫌疑,直到今天我的想法不得不改變了,因為我自己也因爲從事『高風險』行業,被朋友拒絕共進晚餐⋯⋯」

「是的,我的工作確實屬於『高風險』,但我們也因此做了該有的防護,」友人進一步闡述,「你理解我們每天光是穿脫及消毒防護設備就要花多少時間嗎?你能明白戴著N95、眼鏡片上佈滿霧氣,同時汗水滴滴答答地落在防護面罩上、一面必須努力準確把氣管內管從口部插進病患體內的痛苦嗎?」

「你想過我們在面對高風險病患所要面對內心的恐懼嗎?」友人到字裡行間難掩無奈,甚至委屈。事實上,全體醫療工作人員的心聲,可能都相差不遠。

近幾個月新型病毒爆發以來,從 Whatsapp、Telegram,各 Line 群、微信群等,每天都有各式各樣有關保健、防疫,以及不同地區前線的各種實況訊息、影片等大量傳播,大家也能看到第一線醫療人員的工作狀態。當然,業外的有心人很多,不少人出錢、出力,投放各種資源,但是,在疫情當下,身為第一線醫療從業人員以及家屬的心理壓力,恐怕還是他人難以體會的。

病人擠爆,香港醫療人員不得已「買更 」消假回醫院值班

抗疫大戰當前,各地政府也推行了不少措施鼓舞前線醫護人員。比如上月末,香港政府就在抗疫基金中,向醫管局撥款了47億港元為醫療人員購買品質更好的裝備,也提供前線的醫療工作者特別酬金及臨時住宿津貼;新加坡政府也宣布全體高層官員減薪,國會議員削減一個月津貼、資深公務員減薪半個月,而所有前線醫護人員可獲相當於一個月薪水金額的獎金。

不過,筆者在這裡要特別提出的是,各地政府僅是短期推出這些鼓舞醫療人員的措施是不夠的,長遠來說,讓醫護人員得到更高的報酬並不為過。

首先,以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為例,已經讓醫療人員不堪負荷。在香港,除了有錢人或相關保險持有者能負擔私人醫院,大多民眾只能負擔公立醫院費用,再加上,整個香港將近九成的住院與急診業務都落在公立醫院上,根據2019年的數據統計,不足兩名醫生卻要照顧千名病人,工作量與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從殖民時代開始奠定下的基礎,以及相對國際化的資源,讓香港醫師的專業水準受到國際肯定,再加上相關監管制度相對完善,也讓不少內地人士喜歡赴港求醫,造成香港特有的「地獄更表(普通話:班表)」、「買更(普通話:買班)」現象,意思就是以日薪方式讓醫療人員「賣出」自己的休假,變相回醫院繼續加班,尤其近來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再加上各方面的精神壓力,香港醫療人員的勞苦付出與薪酬待遇問題,又再度成為市民熱議焦點。

如果從病患角度出發,此刻也可以同時討論的是在香港看病的等待問題,尤其在公立醫院,除非已經性命垂危,否則等上十幾個小時都是正常的,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醫師醫術再高明,延誤了黃金治療時間,病情也無發得到最即時、適當的醫師,那麼,令人期待的醫療品質從何而來?因此,再加上高齡社會的大趨勢降臨的其他面向考量,香港政府怎能不把增加醫療人手、提升報酬,甚至增加醫療院所的長遠工作當成要務?

人手短缺,台灣醫療業者還不受法規保障

討論台灣的情況之前,我們先來看這個對比:台灣 GDP 每人平均用於醫療支出僅6.9至7.1%,和美國高達15%的比例相差近兩倍,但是,卻能夠達到一樣高水準的醫療品質。這顯示的是什麼?首先,醫療人員的服務相當到位,但是卻沒有得到合理的薪酬待遇,其次,台灣醫療界也始終面臨人手短缺問題。

而台灣,亦擁有受到全世界肯定的醫療專業人員水平,卻同樣發生工時過長,以及醫護病比例不合理的情況。其中值得關注的包括,早前台灣的住院醫師不受到任何法規條款保護,曝露在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危機中,雖然在去年九月開始,醫師勞動權益邁向新的里程碑住院醫師正式納入《勞基法》相關聘僱契約、退休、職業災害等都具有法律保障,但工時並沒有「實際下降」,牽涉到的議題,也包括住院醫師階段專業養成過程之勞力、勞心,以及各方面付出的成本。

熬到主治醫師,難道就一切雨過天晴?許多台灣的主治醫師,尤其在區域教學還有地區醫院中,連續工作超過36小時是家常便飯,以一個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為例,一天甚至可能需要動到二十多台手術,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超時的工作不只可能沒有加班費領,還需要時時刻刻面臨醫療糾紛的精神壓力。

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是,在台灣看起來頗有社經地位的主治醫師,尤其在醫院,並不受到任何法規條款有效保障他們的工時、薪資、勞資糾紛以及職業危險性問題。從另一個面向來看,實際的得利者僅是那些所謂的高層或股東等,這和香港幾乎是同樣的情況。

醫療工作者不被合理對待的故事,總在不同角落上演,而此時當下,也很難不讓人回想到的是兩年前發生在台灣新北市新莊的台北醫院慘劇,當時天剛破曉,安寧病房發生火災,最終導致9人死亡、16人輕重傷,而悲劇發生後,問題的源頭指向了僅有一位護理人員辛苦值夜照顧32床病人。

香港醫療體系助理:勞心力、無前景,看不到明天

不得不提的是,同樣要受到照顧的,包括那些「支援職系」的其他角色,比如香港醫療體系中的服務助理、運作助理和行政助理。相對於醫師、護士較有相關專業工會提供業內的各種支持,他們相對更是孤立無援的角色,尤其疫情當前,他們身在第一線把屎、把尿,方方面面的工作量與心理負擔更是百上加斤。

以公立醫院為例,每日面對病人的不到三萬名支援職系助理,多不是如醫生、護士般的專業背景出身,他們勞動多、精神壓力大、薪水極低,卻看不見任何晉升前景。香港醫管局統計指出,目前這些支援職系員工流失率平均高達14%,其中入職一至三年的第三級員工流失率更逾17%。

因此,疫情泛濫的此刻,政府應該對醫療人員適量加薪。以上述的助理工作的部分,應該定出時間表,推動這些助理角色有望升格為專業職系,讓他們對前景有盼望。這麼做的好處有三:首先,吸引新人入職 ; 其次,鼓舞士氣、挽留人手 ; 最後,能夠更有效分擔醫師、護士等的工作,提升整體的醫療工作品質。

台灣看起來歌舞昇平的健保制度,其實變相「剝削」醫療人員

筆者身為台灣人,不得不再進一步聊聊台灣的情況。根據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最新調研,台灣高居2020醫療保健指數排行榜世界第一,這份醫療保健指數評斷的包括整體醫療體系、醫療專業人員、設備、醫師、價格等。尤其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台灣相關單位的防疫措施以及方方面面的應對策略,都讓各國讚賞不已,包括讓多名確診病患康復出院等,這些亮眼成績,其實都是醫療人員的血汗堆砌。

此中特別值得討論的議題,包括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制度,其複雜性其實亦造成醫療人員被「剝削」。簡單來說,隨著通膨變化,陽春麵、便當每年漲價,但是在頻頻發生選舉、政治氛圍濃厚的台灣,卻只有健保費、掛號費不漲,其中的趣味,看得懂的人都看在眼裡,嘆在心裡。

而健保費不漲,民眾卻享有包山包海的醫療服務,最後造成的結果其實是「多輸」的局面。比如凍漲醫療支出,醫療人員只好自行吸收成本,舉例來說,疫情當下,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昂貴的設備與儀器等,就得讓他們自行來煩惱。

醫療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醫療費用佔GDP比例也不斷上調,台灣卻始終「堅若磐石」,這樣聽起來,好像始終可以便宜看醫生拿藥的民眾是「最大贏家」?

民眾看不到的風景,實際上可能還包括,在健保制度的悄然運作下,不少國際知名藥廠退出台灣市場,而醫師開藥時受限於健保給付,有些原廠藥便漸漸少用,而採用較便宜的學名藥。換個角度說,健保制度的神奇之處就在於,看起來似乎不用花什麼錢就能拿到一袋袋藥的民眾,有一天病入膏肓後,才發現品質更有保障的藥物以及設備、器材等,都是自己無法負擔的。奇怪,那健保的錢都到哪裡去了?這時候很多人才會開始怪責醫院,而無辜的醫療人員個個是有苦說不出。

凡事都有兩面或多面,有的時候,就是得到蘋果卻丟了鳳梨的問題。健保給付如果讓高風險、超時工作,卻失去被尊重對待的年輕一代醫師,選擇走向自費多、較有生活品質的醫美領域,可能是對一個需要醫療資源能長久均衡發展的社會來說,是我們共同的風險,因為年華老去,你我或許需要的都不是完美的彈性肌膚,而是有醫師幫你維修心臟瓣膜、處理腦血管疾病、或是有體力站在手術台上數個小時來為患者開刀。

要讓醫療資源更有效被利用,更應該往「使用者付費」的概念靠攏。以新加坡為例,個人的工作收入所得會有一部份強制被存入自己的健保帳戶,在就診時使用,就算到公立醫院看病,也只能得到八成補助,某種程度上,也是要求民眾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於此同時,也能夠讓民眾更懂得珍惜醫療資源,包括對醫療人員專業的尊重。

比爾蓋茨潛台詞:政府應該更加保護並且珍視醫療人員

比爾蓋茨在四年前的一場 TED 演講上,檢討全球怎麼應對伊波拉病毒時就幽默地說:「有一群好帥的科學家隨時待命,他們進入災區、轉危為安,但那只是好萊塢電影的劇情,如果大家不未雨綢繆,只會讓下一場疫情更具破壞力,」他更大膽預言:「如果未來十年,有一樣東西能殺死千萬人,那極可能是具高度傳染性的病毒,不是戰爭、不是各種飛彈,而是微生物!」

比爾蓋茨在演講中大力肯定了醫療人員的努力,但是,話鋒一轉,他又痛批各國砸了大筆資金和精力在研發新型戰鬥設備、核子武器,卻忽略了在防堵疫情方面付出相等投資,「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而這些事情真的是全球層面的失敗!」

然而,台灣卻在SARS經驗後,在比爾蓋茲所謂「全球層面的失敗」中,在四年後的今天,創造出了「成功的特例」。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王智弘(C. Jason Wang)本月發表在美國權威度高的《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的專文〈台灣對新冠肺炎的應變:大數據分析、新科技和主動檢疫〉(Response to COVID-19 in Taiwan — Big Data Analytics, New Technology, and Proactive Testing),讓台灣可圈可點的防疫表現成為全球焦點。王智弘特別提到的點包括:

台灣將健保卡與出入境管理局的資料整合並產生大數據,讓醫師在看診時可以立即得到病人旅遊史的警訊,以利於找出可能的病患 ; 使用許多新技術進行旅客感染風險的分類,包括 QRcode 以及各類的通報機制等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在資源分配中發揮積極作用,包括制定口罩價格,以及利用政府資金和軍事人員來增加口罩生產 ; 政府每日發布相關公告,讓民眾感到安心,並持續教育民眾以對抗不實訊息。

不過,王智弘也指出台灣在此中有待改善之處,其中主要的三部分:政令與媒體佈達的方式不國際化(比如記者會轉播語言僅有中文與手語);一開始僅聚焦在航空運輸上,可能會遺漏其他防疫破口;相關新措施、政策等是否能維持到流行病結束、並持續為民眾所接受,仍是未知數。

在該文中,王智弘客觀論述從正面肯定,再從反面省思,接下來,則不意外地在之後的媒體專訪中,嚴詞補充更多他內心的想法,其中包括:「和病毒長期抗戰,第一線檢疫和醫護人員非常辛苦,一個追三百個,若疫情擴大,現在的人力會很吃緊!」

如果把王智弘所寫的與所說的綜合起來看,我認為還有幾個角度可以被聚焦討論:第一,醫療人員的優良品質與主管機關的正面運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其二,如果主管機關的表現仍有待改善之處,醫療人員還能表現出如此水平,我們實在更應該嘉獎這些醫療人員;其三,未知數仍然太多,如果醫政之間的溝通還有進步空間,這些空間,很可能就會在更大的難題出現時創造出更多的難題。

從SARS走到新型病毒,民眾學會尊重醫療人員了嗎?

筆者認為,從政策面形成醫療相關產業的干擾或阻礙,也勢必影響民眾對醫療產業的態度與觀感,進而對本來應當良好的醫病關係帶來負面影響。以台灣的醫療環境為例,因為多了議題層次豐富的健保制度,台灣的醫療變得更加「廉價」,而並不是所有民眾對廉價工作的專業執行者都會展現「尊敬」。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算醫療工作者的薪水整體提升,民眾就一定會對他們展現尊重?以不少亞洲社會的氛圍,包括因為健保制度讓醫療服務變得「廉價」的台灣,仍然停留在所有的醫療服務是「應該的」,因此,要求醫療人員去執行危險的工作也就變成「必然的」

而病疫來襲,比如旅遊業的損失、餐飲業的損失、農業的損失等,不少業者都大聲地要求政府給予補助,但大部份的醫療業者卻選擇默默執行自己肩上扛著的責任。但是,當醫療人員冒著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危險去執行工作時,不少民眾卻認為:這就是你的工作,你披上白袍、穿上制服,你就不可以拒絕。這對醫療工作者是否公平?還請各位讀者以自己的生命精力去評斷。

而此刻當下,當我們在討論醫療業者的的工作、生活品質時,比付出與報酬更值得深思的問題也包括:如果不能恢復民眾對醫療人員的尊敬,哪怕是想辦法增加醫療人員的收入,也會讓「仇富」議題又再突顯。

經歷過之前2003年SARS的洗禮,台灣和香港都進行了醫學教育改革,而這一次疫情,也持續在考驗這樣的改革是不是真的有成效。而再論此刻當下的實際面,不論在哪裡,台灣、香港,甚至中國、美國以及其他地方的許多角落,是這群已經非常緊繃的專業醫療兵將,在戰場上打這場不知道何時結束的戰爭。民眾須知,在這趟征程上,他們不是與你一起並肩同行,而是搶在你前面為你擋子彈。

舉個最後的例子當作本文結尾。如今處於疫情備戰狀態,以台南奇美醫院為例,不是只有感染科醫師或胸腔科醫師,不分內外科,所有的醫生都要去防疫區輪診。或許牽涉到政策面的議題需要更長的時間軸運作方能感改善,但是,更多的尊敬與尊重,難道不是你我都應該,也能在一念之間做到的?

作者介紹|許復

英國劍橋大學科技政策碩士(MPhil in Technology Polic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碩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學士,中國傳媒大學訪問學者。

於兩岸三地從事媒體工作多年,擔任新聞主播、主持人、製作人,足跡遍及全球,精熟國際政治、科技、新創議題,長年在各國媒體撰寫專欄,並於大專院校、企業、政府單位授課及擔任顧問。現為跨國公司專業經理人。

動靜皆宜的射手座,喜歡滑雪、溜冰、浮潛;工作之外的時間沉默寡言,在自己和朋友們的陽台種了一盆又一盆的蕃茄;鋼琴、胡琴、大提琴都能來一手,在劍橋大學求學時擔任交響樂團指揮,是一輩子都甩不掉的記憶

(本文作者為看健大健康節目主持人 ; 本文擴寫於作者於香港媒體「思考香港」名家專欄,原標題為〈許復 : 不要霸凌醫療專業〉)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