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波塊對海岸傷害有多大?千億稅金殺死寶島美景,多數台灣人不知的3大戰慄真相

2017-04-06 09:30

? 人氣

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科長廖文弘說,人與海爭地,必然要付出代價,海堤等設施僅能治標無法治本。這幾年海岸維護工程已朝向近自然工法,透過養灘等方式,試圖將沙灘找回來。可是養灘曠日廢時又花大錢,民眾只要海岸受威脅,就立即向民代陳情,政府就趕緊再蓋海堤、丟消波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位研究人員以親身經歷指出,政府拿民代建議蓋海堤的四個地點,但因預算有限,請他選出兩個,還要限期完成,因為民代快要卸任了。

加上台灣的海岸觀念未臻成熟,民眾至今仍以為海堤最好是混凝土實心、又高又厚才安全,「他們不知道一旦蓋了海堤,就沒有回頭路了,」許泰文說,導致工程人員無法根據專業,落實海岸整體維護。

「就這樣一直蓋海堤、丟消波塊,到底還要丟到何時?」張義興不禁反問,這次補強,僅是等待下一次颱風的來襲,海岸維護應該從人定勝天轉為人定順天了。

林宗儀也建議師法自然,以政府的財力不可能無止盡丟錢防護,不妨保留海岸後退帶,嚴禁高度開發,採低度使用。對人口密度高的地區,遷村不可能,可考慮重兵防護,但要注意對鄰近地區帶來的衝擊,人口稀少地區就不要再花冤枉錢,「反彈聲浪再大,也要勇敢踏出第一步。」

2017年,長期被忽視的海岸議題終於露出生機。延宕24年的海岸管理法在2015年2月立法通過,營建署成為主管機關,今年2月也完成公告整體海岸管理計畫,邁出海岸管理的第一步。

台灣是否還要延續過去的作法,不斷丟錢到海裡,還是尋求與自然共存的可能途徑?期待新法令能帶來解方。

文/彭杏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見雜誌(原標題:無止盡向大海丟錢 打造753公里「黃金」海岸)
封面圖片/歐蒐雷米歐@flickr,CC 2.0授權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