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手無寸鐵台灣人,怎能拯救十七萬難民?布農族博士挺進戰亂邊境,靠書本知識救人

2020-03-29 08:30

? 人氣

「他一直是沉默寡言的個性,但是非常認真,也很有毅力。」陳柔伊說,兩人交往後,有一次,魯瑪夫到她家拜訪,竟借了一本《中國成語大全》,雖然原生家庭沒有任何資源,但魯瑪夫一直透過各種方法自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中原大學室設研究所畢業後,魯瑪夫進入工程建設公司工作,這份外人眼中高薪且穩定的行業,卻讓他陷入掙扎,頻繁的「應酬」和「收回扣」文化,衝擊他既有的價值觀。

(圖/今周刊 提供)
(圖/今周刊 提供)

離開高薪建築業 投入少數民族研究

在不斷的自省中,魯瑪夫發現,相較於金錢名利,他對用專業來提升少數民族的現況充滿熱情,於是決定離開建築業。後來,魯瑪夫進入原住民委員會、中研院民族所工作,前後5年,除了常飛中國邊境、訪談當地少數民族,也進行台灣的原住民社區營造、文化復興。幫助少數民族的信念,融會貫通在他所有的研究和生活重心上。

能夠走進緬甸克欽族難民營,成為當地人的精神領袖,魯瑪夫靠的不只是多年知識和實務經驗並存的實力,還有一項重要的因素—「專做別人無法取代的事情。」

寫碩士論文時期,他和父親到玉山八通關古道(布農族生活範圍、清朝和日治時期的交通要道),只帶了一包米和一把刀,就在山上待了6個月,訪問當地耆老,將官方記載裡錯誤連篇的原住民古地名,一一用英文字拼音修正,成為現今玉山國家公園地圖上,完整的英文拼音標示。

「念博士期間,我曾生了一場大病,半邊身體中風,那時候我就禱告,如果好了,要奉獻一生幫助人。」結果神蹟般地,魯瑪夫在短短幾個月內恢復正常,他開始思考多年所學,如何去「影響一群特別有需要、而不是已經有資源的人」。

就在此時,魯瑪夫接觸到緬甸難民,開始和妻子投入援救工作,每年幾乎有10個月不在台灣,他成立「克欽難民委員會」,訓練當地難民成為老師、管理者,影響層面從最初的5千人到現在17萬人,也訓練出100多位領袖,管理難民營的教育、行政、醫療等事務。

(圖/今周刊 提供)
(圖/今周刊 提供)

目睹生命脆弱 激勵守護使命

「看見這裡的匱乏,總是想起過去的自己,就覺得我其實是很富足的!」魯瑪夫多次目睹剛出生的嬰兒沒有了父親,只能喝米湯或黃豆水,甚至因營養不足而死亡。孩童生病時,沒有藥品,只能使用刮痧之類的傳統療法,幼小的身軀被刮得全身紅腫,疼痛得哭鬧不停,但母親也只能緊緊抓住他,繼續為他「治病」。

「每看到一個羸弱無助的生命,我們的心就彷彿被抽打一下,也再次提醒自己要如《聖經》所說『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守護難民。」

魯瑪夫在難民營的各山頭間巡迴,從汽車、摩托車、毛驢到步行,沒路的地方就要使用溜索,或是游泳渡河,幾乎是使命必達。

投入難民營援助,很快就燒光他的存款,除了靠律師妻子接案補貼家用,外界捐獻並不穩定,也因此,他在2015年成立「世界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差傳會」,期待更多人加入支援行列。魯瑪夫說,雖然至今難民仍處在「大人2天1餐、小孩1天1餐」的困境,但他們堅強的生存意志,讓他自己也常受激勵。

「本來我真的很反對他去(難民營),但是跟他去現場看過,就改變想法了!」魯瑪夫的父親江振興受訪時,帶著心疼,卻也點頭稱讚,「他真的很賣力在做有意義的事。」

走向槍林彈雨之處,魯瑪夫回顧過去40年,總是在助人的工作中,看見不變的熱情,而他人生唯一渴望的,就是活出《聖經》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該跑的路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持守了。」為了難民的需要,魯瑪夫選擇永不回頭,而他也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全然不同的人生。

本文部分內容取材自今周刊《史丹佛生涯規畫課加強版》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