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獨木舟」式的社區營造—談大阪北芝地區的青年力

2017-03-26 06:30

? 人氣

二貨櫃風格的共生空間(陳黎西攝).jpg
在北芝生活的居民有貨櫃風格的共生空間。(陳黎西攝)

整理實地觀察走訪的結果,我想從「何以名之」的角度切入。日語的社區營造的漢字寫做「町造」(町造り)、而北芝一地卻把自己的NPO機構命名為「暮造」(暮らし造り),「暮」是什麼?就是生活。他們一開始所期許的就不只是要營造社區、而是要營造讓「心」能有所歸屬的生活。從訪談中發現,他們每個人都主導過不同的工作、有些性質甚至相異得天差地遠。他們笑稱自己其實是「吉普賽」人,三十多歲的臉龐卻仍保有如同學生社團辦活動的熱切與熱情,關於理想與現實以及生活、生命的本質,我看到的是一站在自己曾有的經歷之上侃侃而談的「形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認為維繫著其中的管理策略,是真正的「信任」孕育出真正的「執行」,並且在執行時因為持續的彼此信任而得以修正。就像我們在學校時只想求好,不計較做多做少所辦出來的那場社團活動一樣,透過共議、共商、共同照看、檢討修正卻放手各自執行的方式,使得他們得以循著「町造」→「暮造」這樣的軌跡,至今成為許多外來者思考學習的對象,走到了「イメージ(image)造」。細想,在我們離開校園長大之後,進入職場之中,我們是不是常常反過來,先想到的是要「創造一個形象」、「創造實際的品物」而優先於「創造真正的生活」呢?

再進一步,當我問得他們這50人年均運作的經費竟高達約兩億五千萬日圓,所服務的社區範圍約兩百戶、五百人上下,而且還幾乎執行著每個人薪水幾乎相同的共薪制,甚至還在社區辦活動經營有所獲利時發放營利獎金時,我心中吶喊的是,還要講KPI嗎?還要講低價成本嗎?人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著?此時,折起給我們參看的薪資會計資料的池谷先生回頭,看到一位穿著和你我一樣平價羽絨衣,只衣領間看得出裡頭是件較為正式的白襯衫的年輕人走了進來,他半開玩笑地拉著他跟我們說:「你看我們的青年都當議員了,還是要為社區工作,然後我不用付他薪水。」一點架子都沒有的中嶋三四郎先生謙虛地說:「大家騎著腳踏車幫我助選,我也只是盡力的扮演為社區在議會發聲的角色。」在那一瞬間,我想起了台灣美麗的海灣峽角,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小」之特質,划的是「獨木舟」,那麼,「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的社會,在資本主義制度的世界中,是否,還能是並未完全遙不可及的神話?

*作者為輔仁大學、世新大學日文系兼任講師、比較文學博士生、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國科會計畫研究助理。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本近現代文學、無產階級左翼運動、跨文化視域下的日本電影、東亞形象。兼事口筆譯工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