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刷業沒落了嗎?「這裡」可曾是聚集300多家的活字印刷廠的大本營…

2017-03-22 14:23

? 人氣

松雲軒版片 (照片由吳祖銘提供)
教會公報印刷機。 (照片由吳祖銘提供)

萬華是台灣印刷業的大本營

許多人都知道萬華是成衣的集散地,事實上,除了成衣之外,萬華還是印刷產業的大本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人撤離台灣,許多曾在日日新報工作的台籍印刷工人,多數自行在萬華附近開設印刷廠,萬華因此成為印刷業聚落。吳祖銘說,他曾經訪問過很多萬華印刷工廠,其淵源多為父祖輩曾在日日新報工作。

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上海商務印刷廠也隨之來台,帶來了中國大陸發展的印刷設備及技術,併同日本流傳下來的技術,台灣很快地融合了這些印刷技術。

吳祖銘表示,1950年代的美援時期,也是台灣印刷術精進的重要時期。當時美國曾送台灣一些機電設備,並開設課程教導台灣技術人員,因而在師大成立工業教育學系,設立機工廠、電工廠及圖文工廠。圖文工廠也是師大圖文傳播學系(Graphic Arts)的起源,圖文也就是過去一般所認知的印刷。

台灣因此成為亞洲地區印刷科技的大鎔爐,印刷技術也從過去的師徒相傳制發展為透過教育來傳播。

在印刷全盛時期,萬華地區曾經聚集了300多家的活字印刷廠,可以說是台灣活字印刷的大本營,過去還曾流傳過「若嫁印版工,沒吃聞也香」,說明印刷產業還曾是人人稱羨的鼎盛事業。

教會公報印刷機 (照片由吳祖銘提供)
雕版之美(照片由吳祖銘提供)

印刷沒落了嗎?

由於科技的進步,現代看書的人也愈來愈少,導致印刷品也愈印愈少,不由得令人想問印刷業該何去何從?

吳祖銘表示,印刷可以分為量與質的問題,過去由於時代的因素,例如教育或報禁解除等等因素,開啟了台灣印刷業的黃金年代,然隨著媒體形式的轉變,大量印刷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但印刷的市場仍在。吳祖銘認為,現在必須思考的是,如何做些市場區隔,例如如何做些客製化、細緻化地發展些設計或文創。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原標題:【從印刷產業的大本營看台灣印刷的歷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