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聽話」只是成人便宜行事的做法!一位媽媽道出親子間『聽話』的真諦在…

2017-03-22 07:20

? 人氣

那一晚洗澡時,兒子突然說,L會打人,B會(兩位曾經動手打人的大小孩),我問他,所以你也打嗎?他又重複一次後,我再問,「那你是L嗎?我是L媽媽嗎?」他想了一下,說不是。這幾句話,讓我察覺了他的困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
好好聽孩子說話,認真和孩子說話吧!(圖/Leo Rivas-Micoud@Unsplash)

又有一次在公園,兒子跨坐在腳踏車上,看到一個爬行的寶寶突然靠近,猛地往前移動,不偏不倚的撞上,力道不大,但足以讓寶寶嚇得大哭了。我知道這時候多數的媽媽都會把孩子抓起來罵一頓,甚至痛扁給對方一個交代。

但我想先和他討論一下這件事。我們移動到一旁的階梯,他橫坐到我身上,身體蜷曲在我懷裡,像剛出生的嬰兒那樣,這是我們兩人都喜歡的「抱抱聊天」。「你知道寶寶被撞到會痛嗎?」「知道。」「那寶寶為什麼哭呢?」「因為很痛。」「那你為什麼還要撞他呢?」「他爬過來,他不站起來!」傻孩子,你也曾當過爬行動物好一陣子啊!

找出了原因,要不要去道歉呢?兒子想一想,說:「等一下,還沒準備好。」我決定相信他說的話,我們開始騎車,當他停下來休息時,我就問他,「準備好了嗎?」他回答:「還沒,等一下」,半小時後,那位寶寶與媽媽要離開公園了,他才說:「可以了。」然後乾脆的抬頭說:「對不起。」對方欣然接受,我也很慶幸,他說的那些話,我有好好聽進去,並且相信他,沒有強迫他去道歉。

在對話裡碰觸到對方的心

接下來的幾週,我們常常討論打人、遊戲、情緒這些事,我會先說出自己的想法,再聽聽他的意見。習慣了和兒子的說話方式,我才發現,平日生活裡人們說話與聽話的方式是如此隨便;有些人說話時頭也不抬,有些人在你說話時看著手機,有些人彷彿在聽你說話,回答的話卻風牛馬不相及。然而已經掌握語言技巧的成人,在上述的這些情況,依舊可以回應一些不見得有意義的漂亮話/風涼話。我們儘管聽了彼此的話,卻沒有碰觸到對方的心。

再仔細觀察公共場合裡,家長與孩子的對話模式,我發現大吵大鬧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他們好好說話時沒人理會,父母沒在聽,或是聽了也裝沒聽到,沒有給予適當回應,甚至是說些無聊的玩笑、取笑帶過,讓孩子越來越激動,最好換來一頓責罵,「怎麼那麼不聽話!」可是明明不聽話的是成人。

有一位朋友告訴我:「有些成人很重視小孩的身體生病、受傷,而對小孩的情緒與情感關照的比較少。但是,孩子的情感比我們想像的脆弱,身體則比我們想像的強韌。我們應該溫柔照顧他們的情感,放手操練他們的身體。」

我想,這裡說的溫柔照顧情感,就包括了好好聽孩子說話,認真和孩子說話吧。詞彙有限的兩歲兒,表達能力雖有限,只要我們耐心等待,他們就會努力拼湊出自己心底的風景,訴說各種令他不安的元素,每一次的傾聽,都不該被打斷、質疑、反駁。

當孩子認真的和我說話時,我會抱著他,謝謝他願意和我分享,讓他知道,媽媽永遠會看著他的眼睛,仔仔細細聽他說每一句話!

作者|林蔚昀

遊走於文學創作與翻譯的自由文字工作者。曾在英國求學,後來因為一張波蘭海報來到波蘭,在波蘭結婚生子。多年來透過翻譯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二〇一三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喜歡體驗多元文化生活,並且把這生活中的各種稜角和喜怒哀樂化為文字。目前與波蘭老公與兒子回台居住,準備迎接第二個孩子。

諶淑婷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偶爾在從小長大的社區賣菜。育有一兒一狗四貓,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果力文化《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