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台最窮偏鄉教書有多難?師鐸獎得主5個在地觀察,道盡社會總無視的真相…

2017-03-15 15:30

? 人氣

3.家庭支持力道極低

由於學校長期教學效能不彰,學區內經濟稍好或較注重孩子學習的家長,絕大部分會在國小時就將孩子送往市區學校就讀,最遲也會在孩子國小畢業時選擇將孩子轉往市區國中。爽文國中學區離南投市區不遠,包括當時南投縣明星國中在內的幾所市區大型國中,離爽文學區只要十五至二十分鐘車程,但在地國小畢業生留下來就讀爽文國中的比率約僅五成左右,而留下來的學生來自弱勢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依親家庭、低收入戶及新移民家庭)比率極高,約有七成,家長關注孩子學習的家庭比率極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實習的第一年,每天開車上班的途中,總會看見私家轎車或家長租用的小巴士將學區的孩子載往市區上學。一樣是上學去,不知道為什麼,那些背著爽中書包、穿著爽中制服的孩子,多半暮氣沉沉,低頭緩步前進,對比車內那些轉出去就讀市區學校的孩子,總是給我相形見絀的感覺。或許是心理作用,我甚至會發現學生把書包上印有「爽中」的那一面朝向自己,似乎有意無意流露出矮人一截的心緒。

當時爽中的家長對於孩子學習的關注程度極低,我幾乎沒見過家長到學校與老師討論孩子的學習情況。親師座談出席人數幾乎是零,只有三年級那一班升學班的家長會出席,運動會也是,畢業典禮也是。除了這些表面上的形式關心極少出現之外,從孩子們參與學習活動的被動、消極、無所謂等表徵,更可以感受家長在形式以外的實質關心與要求也幾乎不存在,更別提學習落後時的協助補救作為,以及學科學習以外的多元學習支持。

尤有甚者,家長本身的價值觀偏差,反映在教養不力導致生活常規偏差,這可從我在演講時描述過的場景可見一斑:放學時,騎著摩托車來接孩子的爸爸,在孩子跨上後座時,極其自然地隨手往後遞了香菸,孩子接過後,熟練地點火,深深吸了一口,吐出,然後從我面前呼嘯而過。

4. 社區經濟不利,導致文化不利

爽文國中所在學區的窮,我當時的確可以嗅得出來,不論是從同事的口中描述耳聞、從學生的物質表徵可知,甚或到社區走動時的所見所感。

但在多年以後,我才得知這個學區所在不但窮,它甚至是南投縣稅收最少的鄉鎮,全台灣最貧窮的平地鄉鎮之一。

因為窮,印象所及,當時的爽文國中教學資源極為缺乏。來自政府的固定教學資源經費是根據學生人數核撥的,因此教具短缺陳舊、教學設施簡陋殘破,社區能夠給予學校教學資源的協助幾乎闕如,學生的上課資源就是課本及自修。我最常看見數學老師拎著木製三角板晃過,彷彿還可以看到蛀蝕的木屑掉落。圖書館的藏書,年代久遠,泛黃的紙面,似乎一經翻頁就要剝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