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子把每張全家福裡,有她的部分全割掉…作家訪談多位後母,揭這些女性不為人知的傷痛

2020-04-25 07:00

? 人氣

我們認為需要解決繼親家庭碰上的問題,把問題當成自己的責任。這種看法根深蒂固(數十年來,父母與社會都是那樣告訴我們),幾乎不可能抗拒。伊麗莎白.卡特(Elizabeth Carter)是美國威徹斯特郡家庭治療學會(Family Institute of Westchester)的創辦人與榮譽主任,以及《無形的網:家庭關係中的性別模式》(The Invisible Web: Gender Patterns in Family Relationships)的共同作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她指出,「女性被教養成認為必須替每一個人負責。繼母要是看見孩子不開心,或是丈夫無能……她就會過去幫忙。女性會想辦法解決問題──不論那究竟該不該由她們想辦法。」我們知道繼親家庭有大量問題,有著人際關係的障礙與煩心事;我們有大量的理由懷疑自己、責怪自己,覺得自己沒做好。事實上,貝勒大學的貝雷博士發現,在再婚家庭裡,繼母是所有家庭成員中最會批評與責怪自己的人。

在這一點上,我們和男性有著天壤之別。研究顯示,繼父參與繼子女事務的程度低非常多──內心也沒那麼多的衝突、壓力、罪惡感。此外,我們的先生不論本身是不是繼父,對我們認為必須把每個人團結在一起的想法,以及我們心底深處深深的挫敗感,皆感到相當困惑不解。女性與男性看待繼親家庭問題的性別差異,有可能讓夫妻之間無法同心,增加妻子的疏離感與挫敗感。我們全都能明白繼母布蘭達的感受。布蘭達有兩個小小孩,還有一個青春期繼子,她告訴我,「有時我會恨自己不能做得更好,無法讓我們成為一個家,永遠在和先生吵他兒子的事。」

女性有時會對無法建立連結、無法解決問題,感到耿耿於懷。或許那解釋了為什麼在我的訪談過程中,好幾位有繼子女的女性,告訴我相同的故事,或是某種版本類似的故事,以相似到出奇的方式,談彼此共同的憂慮。我們努力溝通,但無法溝通,誤會與誤解產生,我們一再感受到挫敗與怨念──必須面對男方的孩子時,他們有時會引發我們心中醜陋的情緒,那些我們覺得自己不該有的禁忌情緒。那種感覺就像某位繼母告訴我的話,「救命啊!我困在電影裡!」

某位女性的繼子女每週(或是一個月幾次)打電話回家,每次都在電話答錄機上留下相同的留言,「嗨,爸爸,是我。希望你一切平安。我想你。打電話給我。掰掰,爸爸。」數十通留言,從來不曾有一通向爸爸的妻子打招呼。答錄機上的錄音是繼母的聲音,平日也是她在聽留言(好吧,繼子不知道這件事,但還是一樣……)。更糟的情況是,繼母可能得和繼子女同住一段時間,在隔週的週末到火車站接送,還寄給繼子生日卡,或是協助繼女籌備婚禮,不斷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優先順序,投入多年光陰,努力建立關係,因為現實就是她嫁的人有孩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