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十歲了,想追夢卻仍受不了爸媽失望眼神…孩子不切實際的夢想,父母該不該放手支持?

2020-02-18 09:30

? 人氣

我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意識到,我正是個受傷的孩子。一直以來,我都無法做我想做的事情,就算長大成人、出了社會,我仍然得凡事聽從父母的安排。年輕時,我曾經有自己的夢想,想開一家咖啡店,當時與父母有一番爭執,甚至鬧到要斷絕關係。最後,我放棄了,聽從父母的期待,去銀行工作。我想,這樣父母就會以我為榮了;確實,父母對我感到放心了。」

他停頓了一會兒,繼續說:

「然而,我仍然心有不甘,年少的夢想一直召喚著我。我想轉換跑道,做點不同的嘗試,卻立即遭到強力勸阻;父母又對我流露出失望的眼神,即使我向他們再三保證也一樣。」

「面對他們,我真得覺得好痛苦呀!」

這是一個四十幾歲的大男生,內心沈重的告白。

學習接受差異,因為就是不一樣

聽完了他的苦,我問:「你真的很想去完成你年輕時未竟的夢想嗎?」他點點頭。我又問:「你願意在大膽嘗試後,不論成敗,對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嗎?」他再度堅定地點點頭。接著我說:

「那麼,我想告訴你,你不可能要求父母對你不感到失望,你只能學習不去在意。」

我想讓他知道,人要活的,終究是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的。如果每一代都活在上一代的期待下,那麼整個人類的生命系統是不會往前進的,而是會在原地打轉。

他專注地聽著我說,咀嚼著我的每一句話,接著說:

「可是,我只要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就深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孩子!」

我點點頭:「沒錯,不只罪惡感,還會氣憤、惱怒又無力,為什麼自己的決定總是不被父母支持,彷彿自己不值得被愛——為了真正長大,這或許都是必需經歷的痛苦。」

「所以,如果你想實現夢想,同時仍然能與老人家能和平相處,你就得學習去面對父母對你流露出失望的眼神。」

不管我們再怎麼愛父母,再怎麼希望父母以我們為榮,慢慢長大後,終究要體認到,父母與我們就是不同的個體,與我們對事情就是會有不同的期待,你只能接受這個差異的事實,但很難去改變他們。

家人間要能相處下去,最重要的,就是承認彼此存在著差異,抱持著「我不必變成你,你也不需要變成我」的認知,在差異存在的基礎上,仍然保有一定的情感連結與溫暖關懷。

別把不被認同當做不被愛

「其中有一個關鍵,」我繼續說:「就是別把父母的失望,與自己是否被愛或是否有價值,劃上了等號。」

「換句話說,你只是沒達到父母的期待,但你仍然是個正直、善良、上進且重要的人,你依然值得被愛,更值得擁有美好的人生。你要相信,當你能把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這本身就值得被肯定了。」

這個課題好難,但或許,我們都需要去學習面對父母失望的眼神;這正是一個人邁向獨立成熟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一個人真正長大的證明。

看更多【武漢肺炎疫情】最新報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老師,可以跟你聊一下嗎?(原標題:學習面對父母失望的眼神,也是一種長大的證明)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