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奧斯卡獎歷史上的冷門和黑馬

2020-02-10 11:44

? 人氣

奧斯卡獎歷史上向來不乏「黑馬」,其中更不乏令人難忘的傻眼時刻。(圖/Getty Images)

奧斯卡獎歷史上向來不乏「黑馬」,其中更不乏令人難忘的傻眼時刻。(圖/Getty Images)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頒給......什麼 ?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 這種完全出乎意料的「黑馬」在小金人像歷史上出現過多次。

2020奧斯卡獎揭曉前,最佳影片候選名單上最熱門的是《1917》。門德斯導演的這部一戰歷史大片在影評圈、觀影大眾和博彩圈都是最佳選擇,但最後結果是否眾望所歸,在頒獎前都只是猜測。尤其是韓國影片《寄生上流》(Parasite)成為今年「黑馬」的可能性似乎與日俱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奧斯卡獎歷史上向來不乏「黑馬」 。下面是10次令人難忘的「驚掉下巴」時刻。

(圖/BBC)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由獨立製片公司A24出品,只花了150萬美元。(圖/Getty Images)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2017年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從事先呼聲最高的《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手裏奪走最佳影片獎,這件事本身就大出意料。

然後在頒獎儀式上又出了匪夷所思的情況,小金人像被錯誤地頒給了《樂來越愛你》,然後無比尷尬地在直播電視攝像機鏡頭前糾正錯誤。

不少人相信這是奧斯卡獎歷史上最大的「烏龍」。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由獨立製片公司A24出品,只花了150萬美元。

《樂來越愛你》全球票房達數億美元,奧斯卡獎評選之前已經拿到諸多大獎。

安娜·帕奎因 (Anna Paquin, 安娜·派昆),1994年

縱觀奧斯卡獎歷史,很難說小金人像有年齡歧視——時年8歲的賈斯汀·亨利(Justin Henry)1980年因在《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獲最佳男演員提名。

但最後成功加冕影帝是另一回事。

1994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評選,《鋼琴別戀》(The Piano)裏的帕奎因希望不大:她當年才11歲,而競爭對手包括影壇老將愛瑪·湯普森、薇諾娜·瑞德、霍莉·亨特。

她本人對毫無預兆地獲此殊榮也真真切切感到震驚。有影片為證。

年齡最小的奧斯卡獎得主是時年10歲的塔圖姆·奧尼爾(Tatum O'Neal),1973年和父親搭檔在《紙月亮》中演父女而獲最佳女配角獎。

時隔20多年,11歲的帕奎因獲獎還是令無數影迷倍感意外。

(圖/BBC)
1978年,可能星球大戰中的原力還不夠強大,不敵安妮·霍爾。(圖/Getty Images)

《星球大戰》(Star Wars)不敵《安妮·霍爾》(Annie Hall),1978年

伍迪·艾倫(Woody Allen)導演的喜劇《安妮·霍爾》1978年爭奪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時,對手之一是《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後者是好萊塢大片,多年來保持著強大的票房吸金力,當年那部《曙光乍現》影響之大,被認為徹底改變了大眾文化。

然而,最佳影片獎小金人像最後落入《安妮·霍爾》懷中。

這個決定當時引發爭議,40年後的今天仍是分歧焦點。許多人認為,這就是奧斯卡獎輕視科幻作品的頭號證據。

(圖/BBC)
葛倫·克蘿絲 (Glenn Close,右)是 2019奧斯卡影后呼聲最高的候選人。(圖/Getty Images)

奧莉薇雅·柯爾曼(Olivia Colman)和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2019年

葛倫·克蘿絲 (Glenn Close,右)是 2019奧斯卡影后呼聲最高的候選人。

她款款亮相奧斯卡獎頒獎儀式時,是獲提名次數最多而從未得獎的好萊塢影星;她曾7次獲奧斯卡獎提名。

這次似乎時來運轉,實現零的突破。

奧斯卡獎揭曉前,克蘿絲憑著在《愛.欺》(The Wife)中「拯救劇本」的精彩表演斬獲多項大獎。

這個小金人像終於要到手了吧?

可惜,那個信封裏裝著的卡片上寫著另一個名字,英國演員奧莉薇雅·柯爾曼。

很多人表示無語。

(圖/BBC)
史特龍自編自演的《洛奇》是1977年奧斯卡獎的「黑馬」,擊敗了《出租車司機》和《總統班底》。(圖/Getty Images)

史特龍一拳爆冷門,1977年

電影史上兩部經典佳作,《出租車司機》(Taxi Driver)和《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1977年都上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名單。

名單上還有西爾維斯特•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自編自演的《洛奇》(Rocky),講一個無名窮小子成為拳擊冠軍的故事。

客觀地說,這部影片完全擔得起經典盛名,公映後贏得一片好評,也是1976年票房最高的影片。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發給《洛奇》之所以令人公開或暗自感到驚訝,可能更多是因為題材:無名小輩、貧民區出來的拳擊手,在奧斯卡獎這個擂台上擊敗了傳統的「獲獎題材」類優秀影片。

(圖/BBC)
1977年奧斯卡獎頒獎儀式上,5分鐘出鏡獲獎影星斯特雷特發表獲獎感言,背後是拳王阿里和動作片影星史特龍。(圖/Getty Images)

電影史上著名的5分鐘獲獎表演,1977年

比碧翠絲·史翠(Beatrice Straight,碧翠絲•史翠) 1977年在《螢光幕後》(Nextwork)裏5分鐘表演,為她贏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這成了電影史上一段佳話。

演員收獲掌聲和榮譽,是需要付出血汗和辛酸的。但史翠的小金人像似乎得來全不費功夫。

在那之後又過了12年,英國影星朱迪·丹奇(Judy Dench,茱蒂•丹契)推出自己的速戰速決版,憑著在《莎翁情史》中的8分鐘表演奪得最佳女配角獎。

(圖/BBC)
科斯納與好萊塢大師級導演共舞。(圖/Getty Images)

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與大師共舞,1991年

《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是凱文·科斯納的導演處女作,他也是男主角。

199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發給它,大家都認為名至實歸,但科斯特納能不能拿到最佳導演獎,卻有很大分歧。

他畢竟是第一次執導,而且那年跟他同在提名名單上的還有好萊塢傳奇人物、大師級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和法蘭西斯·柯波拉。

最後,導演新秀科斯納奪得最佳導演獎。

(圖/BBC)

斯皮爾伯格(中)在《拯救大兵瑞恩》拍攝現場。(圖/Getty Images)

雷恩大兵輸給了莎士比亞,1999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從《拯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手裏奪走199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引發一片喊冤叫屈聲。

莎士比亞和熱戀情人的故事在1999年奧斯卡桂冠爭奪中不能說是一匹黑馬,因為它事先已經囊括了13項提名。

但要說雷恩大兵會敗給莎翁,事先也沒多少人相信。

《拯救雷恩大兵》是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二戰題材大片,口碑之好舉世共睹。

史蒂芬·史匹柏因為這部影片拿了最佳導演獎,但莎翁還是奪走了最佳影片獎。

莎翁談戀愛的影片本來也不差,卻因為搶了雷恩大兵的風頭而遭影迷詬病。

(圖/BBC)
瑪麗莎·托梅1993年獲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圖/Getty Images)

瑪麗莎·托梅(Marisa Tomei)是誰?1993年

1993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爭奪十分激烈,名單上都是實力派大明星。

茱蒂·戴維斯、米蘭達·李察遜、凡妮莎·蕾格烈芙和瓊安·普洛萊特,都是科班出身的知名影星。

最後她們誰都沒拿到小金人像;獲獎的是一位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電視劇演員瑪麗莎·托梅(Marisa Tomei)。

更不同尋常的是,托梅獲提名時還有影評人士質疑。

(圖/BBC)
柯波拉終於出了口惡氣,1975年憑《教父2》獲最佳導演獎。(圖/Getty Images)

《教父》獲獎,導演柯波拉落榜,1973年

《教父》(The Godfather)是公認電影史上最成功、最受追捧的電影之一。

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因為這部影片而收獲無數讚譽。

《教父》1973年獲3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獎。

然而,導演柯波拉卻跟最佳導演獎失之交臂。

這是他心中的痛、梗、刺。不服氣。

過了兩年,終於有機會雪恥——1975年《教父2》為他奪得最佳導演獎。

他的獲獎感言也是話裏有話:「我(當年)差一點就因為同一部影片的前半部分獲這個獎。」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