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兒子對她大喊「我討厭妳」時,這位媽媽竟然說,應該為他感到高興,因為他…?

2017-02-24 10:20

? 人氣

當孩子有情緒時,他要的只是有一個人在旁邊陪伴他,讓他有安全感,並且知道:有人和自己在一起,有人和自己的情緒在一起。「我不害怕你,所以你也不必害怕自己。你不必為了擔心被我討厭、遺棄,而壓抑你的情緒。」

前幾天我匆忙準備出門,對兒子沒耐心地大呼小叫。後來我要給他穿手套時,兒子對我大叫:「我討厭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老實說聽到他生猛地喊出這句話,我有點嚇到。隨即想起,兒子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有一次他做了讓我生氣的事,我那時剛好很累、很煩躁,所以對他說:「你很討厭欸!」

兒子那時可能也嚇到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對他說情緒性的話(以前我都會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做,我不喜歡你做的這件事…」)。不過還好,兒子有自我保護機制,他沒有哭叫或打人,只是說:「妳騙我。」

兒子的話點醒了我,於是我對他說:「對,我不是一直討厭你。有時候我會討厭你,有時候我會喜歡你,這是正常的。但是,我永遠都會愛你。」

練習表達情緒的語言

後來回想、反省這件事,我後悔對他用了不適當的字眼和溝通方式,也不知道後來的解釋到底是好的,還是越描越黑。

但是另一方面,當聽到他對我說出:「我討厭妳!」的時候,我竟然有點高興,因為兒子有了表達情緒的語言,不管這情緒和語言是否恰當(然而什麼又是「恰當」呢?真的有「恰當」的情緒和語言嗎?)

我們都知道要對事不對人,但是我們都無法完全避免說出「我恨你」、「我討厭你」這樣的話(小時候,我們對父母或好朋友說出多少次「我討厭你」?)。

我要去禁止孩子發洩情緒嗎?在我和孩子學會「和平、理性」的溝通之前,我要禁止我們一切「情緒性」的語言表達嗎?

想了這個問題一陣子後,我目前的結論是:不,我不要禁止他或我自己。有表達情緒的語言,並且能使用這個語言,總比沒有語言、無法使用語言來得強。

也許情緒性的語言會造成傷害,但是不把情緒及時說出來,我們可能會對彼此造成更大的傷害。

(翻攝自youtube)
理性溝通需要慢慢教育。(翻攝自youtube)

我記得兒子還很小的時候,曾經會用頭撞地板來表達憤怒、傷心、疲倦和不滿。一開始我們非常驚慌,懷疑自己是否是差勁的父母,也懷疑他是否有自閉或過動,甚至帶去給心理醫生檢查。

醫生人很好,她安撫緊張的我們:「你們的兒子很正常,他只是還沒學會如何表達情緒,等他會說話就好了。」另外也提醒我們,不要忽視這個現象,不要對小孩激烈的溝通方式不理不睬(雖然激烈,但還是一種溝通方式),每次看到他撞頭,不要罵他或對他百依百順,而是要溫柔冷靜地跟他說「不可以這樣」。

醫生的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安定力量。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嘗試、失敗和努力的過程,我們慢慢學會不被兒子和我們自己的情緒嚇到,而是和他一起面對情緒,尋找表達的語言。後來,兒子真的就不再撞頭了。

有過這樣的經驗,我深深覺得:媽媽能不能接受、擁抱小孩的情緒,而不是否定小孩的情緒,對小孩的人格發展很重要。同時,媽媽能不能接受、擁抱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否定自己的情緒,也和前者一樣重要。

不知道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我有憂鬱症,還有情感型人格違常。人格違常這個名詞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就是:我比一般人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就像小孩子一樣,我許多情緒因為壓抑太久,很原始,又缺乏訴說的語言,所以當我第一次把這些情緒表達出來時,方式很像小孩子,會尖叫、哭泣、打人。這對我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傷害,我身在其中也很痛苦。

這幾年,在自己的努力、家人的支持和治療師的陪伴協助下,我逐漸可以用成熟、理性的方式表達情緒、和他人溝通,而不是用尖叫、哭泣和暴力。因為有這一段極端痛苦的過去,我很能同理小孩的情緒。

我知道,在情緒出來時,他要的只是有一個人在旁邊陪伴他,讓他有安全感,並且知道:「我和你在一起,我和你的情緒在一起。我不害怕你,所以你也不必害怕自己。你不必為了擔心被我討厭、遺棄,而壓抑你的情緒。」

1
情緒本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該是禁忌。(圖/Jason Rosewell@Unsplash)

不需要掩飾「不完美」和「有情緒」

有一次,我因為有煩心的事而失去耐性、對兒子大吼。之後我和我的治療師懺悔,他問我:「妳有沒有造成無法磨滅的傷害?」我說:「好像沒有,那我回家跟他道歉。」治療師說:「也不一定要道歉,妳可以自然地和他相處,告訴他,妳為什麼煩悶,妳兒子很聰明,他會懂。而且,妳這樣可以讓他看見,世界末日並沒有來臨。媽媽沒有從此一去不回地變成壞媽媽,媽媽又變成好媽媽了,這樣,他也比較容易接受自己身上的好與壞。」

我越來越相信:讓小孩看見我們為人父母的不足、不完美,屬於凡夫俗子的那一面(也有情緒、也會失控)是重要的。多年來,我一直無法把「好」和「壞」結合在一起,很大一個原因是:印象中,我沒有看過父母大吵,我媽媽也很少打罵我。她幾乎沒有在我面前表現過憤怒、失望、不滿,甚至不會抱怨和碎碎念。後來她說,這是因為她媽很喜歡碎碎念,她覺得很煩,於是下定決心做一個不會念的媽媽。

多年來,我一直認為自己的母親很完美、理想,也努力當一個像她那樣的母親。當我無法做到時,就會對自己充滿負面的情緒,而當這些情緒無法透過語言抒發,我便陷入深沉的憂鬱或憤怒。直到很後來,我才發現:我媽媽也沒有這麼完美,她只是很努力地當一個好媽媽,甚至太努力了,努力到讓我無法想像「不完美」和「有情緒」是怎麼回事。

情緒本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該是禁忌。但是很奇怪,人們對很自然的事(比如性,比如死亡)就是寧願遮遮掩掩,把它搞得很神祕,不是三緘其口,就是極力控制(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那麼多教人情緒管理的書),甚至會因為它們出現而陷入恐慌、中止對話(「你這麼情緒化,我們怎麼溝通?」)。

其實不必這樣的。我們沒有必要害怕情緒,而是要學習如何面對它,以及遇到情緒失控的場面,又該如何處理。面對情緒的第一步,就是學習表達它的語言,然後把它說出來。當情緒有了名字,它就不再那麼可怕,而是可以透過溝通慢慢變得溫和。

最近,兒子會表達難過的情緒了。「我好難過,因為妳今天和爸爸吵架。」「我好難過,因為我想爸爸。」聽到這些話,我鬆了一口氣。兒子並不住在沒有情緒的真空空間,而且他也知道怎麼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

我感謝他對我的信任,肯和我說這些話;也提醒自己要讓情緒出來,如此,我的生活、以及我們的生活,都能更加自在。

作者|林蔚昀

遊走於文學創作與翻譯的自由文字工作者。曾在英國求學,後來因為一張波蘭海報來到波蘭,在波蘭結婚生子。多年來透過翻譯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二〇一三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喜歡體驗多元文化生活,並且把這生活中的各種稜角和喜怒哀樂化為文字。目前與波蘭老公與兒子回台居住,準備迎接第二個孩子。

諶淑婷

曾任報社記者,現為「半媽半X」自由文字工作者,偶爾在從小長大的社區賣菜。育有一兒一狗四貓,關心兒童與動物的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果力文化《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