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隆一路往南肆虐、五分之一人口感染…台灣總督力抗西班牙流感,最後卻在任內病死

2020-02-03 17:41

? 人氣

一百年前西班牙流趕在台灣肆虐,連總督明石元二郎都身受其害。(圖/維基百科)

一百年前西班牙流趕在台灣肆虐,連總督明石元二郎都身受其害。(圖/維基百科)

武漢肺炎在中國爆發後,立刻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蔓燒全球,各國政府紛紛投入大量醫療資源,全面提高檢疫標準,形成防疫戰線。離中國只有一條海峽之隔的台灣更是嚴陣以待,民眾、政府全力防疫,期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回顧台灣防疫史,其實一百年前的台灣也有過可怕疫情,當時爆發後全球都快速淪陷「西班牙流感」也讓台灣吃盡苦頭,在當時367萬的人口中,就有77萬人遭到感染,死亡率達3%以上,就連當時的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也身染重病,最後於任內死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全球淪陷

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型流感」並不是源自西班牙,緣起何處至今是個謎,會以「西班牙」來命名是因為當時只有西班牙媒體大肆報導其疫情慘況,甚至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都染病,因此而得名。這起流感疫情持續延燒至1920年12月,共造成全球約5億人口感染,5000萬至1億人口死亡,奪走的人命比當年的一次世界大戰還多,間接造成一戰提早結束,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流行感冒之一。

1918至1919年間紐約、倫敦、巴黎等地的死亡率。(National Museum of Health and Medicine@wikipedia)
1918至1919年間紐約、倫敦、巴黎等地的死亡率。(National Museum of Health and Medicine@wikipedia)

西班牙流感最早的群聚感染紀錄在美國堪薩斯州(Kansas)的芬斯頓(Funston)軍營,當時一名軍營士兵染病發燒,幾天之內便傳遍美國軍營,但未造成嚴重傷亡。這波流感病情,原本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突然間卻演變成致命的流感病毒,迅速擴及全球,各地都傳出慘重的疫情,尤其是當時的中國,北京、上海等地都有大規模感染及數百人死亡,浙江紹興的媒體甚至形容慘況「一家之人,十人九死」,棺材大缺貨,河南地區連裹尸白布都供不應求,最後只能用麻紙來覆蓋屍體。

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醫院,病房內充滿感染西班牙流感的軍人。(U.S. Army photographer@wikipedia)
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醫院,病房內充滿感染西班牙流感的軍人。(U.S. Army photographer@wikipedia)

歐洲春天爆發,夏天就到台灣

西班牙流感雖爆發於歐美國家,遠在東亞的台灣亦受到嚴重波及,1918年夏季流感病毒就傳入台灣,造成約4萬多人死亡。台灣的第一波流感疫情於1918年6月在基隆發生,至9月下旬疫情消失,期間未造成特別顯著的死亡率;一直到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疫情再度於基隆出現,並且沿著縱貫鐵路一路南傳,同時亦透過海運傳入花蓮及澎湖,瞬間造成2萬多人死亡,後於12月中旬疫情再度消失;然而1919年2月,第三波流感再次從基隆爆發,疫情直到1920年2月底才結束,造成14多萬人感染,近2萬人死亡。其間台灣更有其他流行病如霍亂、流行性腦汲髓膜炎等疾病橫行,一時間社會上人心惶惶。

特別的是,一般流感致死者通常為抵抗力低弱的兒童或老年人,此次西班牙流感死亡率最高的族群卻是青壯年族群。現代研究將病殊從冷凍屍體中分離,得出病毒致死原因為引起「細胞素風暴」,導致自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因此,免疫力強的青壯年反而最容易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而死。

新任台灣總督力抗流感,最後自己也難逃一劫

明石元二郎生於九州福岡武士家庭,為日本陸軍大將, 1918年6月調往台灣,擔任台灣日治時期的第7任總督。恰逢西班牙流感首次侵襲台灣,加之霍亂、流行性腦汲髓膜炎等傳染病,剛上任的明石元二郎尚未熟悉環境,便立即要面對棘手疫情,展開防疫工作。

台灣日治時期第7任總督明石元二郎。(National Diet Library)
台灣日治時期第7任總督明石元二郎。(National Diet Library)

10月中旬,日本內地社群首先傳出流感蔓延的消息,接著第二波西班牙流感便橫掃全台,明石元二郎召開醫學大會,緊急宣布台北各級學校於11月5日起停課五天,以避免學童聚集的場所成為傳染病肆虐的中心,1919年1月,疫情才終於緩和。

台北林森公園明石元二郎與鎌田正威鳥居。(寺人孟子@wikipedia/CC BY-SA 4.0)
台北林森公園明石元二郎與鎌田正威鳥居。(寺人孟子@wikipedia/CC BY-SA 4.0)

流感肆虐期間,明石元二郎頻繁往返日台兩地,1919年5月結束東京出差旅程,返台後又立即出發至蘇澳、花東等地巡視、率領人員橫度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浸水營古道抵達屏東枋寮,最後再趕回台北開會。如此馬不停蹄的奔波,使得明石元二郎的身體逐漸不堪負荷,更大幅增加了西班牙流感的感染機會。1919年6月底,明石元二郎出現了發燒症狀,但他仍未停止工作;10月初,明石元二郎體溫飆升至40.5度,感染了流感且併發肺炎,性命危急,雖然在醫生搶救下順利恢復,但健康狀況卻已大不如前。

病癒後的明石仍不斷為疫情奔波,1919年10月他因公務返回日本,在船上又出現感冒症狀,病況時好時壞,還差點上不了岸(當時日本有港口檢疫),抵達日本本土後明石身體十分虛弱,又出現腦溢血症狀,最後在10月24日病逝於日本福岡,成為台灣唯一於任期中死亡的總督,享年55歲。明石病逝後遵照他「長眠台灣」的遺願,埋葬於台北三板橋日本人公墓。

明石元二郎在台灣的積極防疫與各項建設,最後鞠躬盡瘁,長眠台灣,也讓他成為日治時期台灣19任總督中,少數被台灣人懷念、紀念的日本總督。

恐怖瘟疫神秘消失,病株至今仍是個謎

三波流感疫情過後,西班牙流感在18個月內突然神秘地完全消失,病株從未被真正確認,一直到今日,科學家仍在努力地研究這個世紀病毒。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