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總愛瞧不起自己文化?當「電子花車」成低俗象徵,德國人卻這樣盛讚

2017-02-17 18:29

? 人氣

為何酬神謝天的廟會,在台灣成了人人喊打的「低俗」象徵?每當談起廟會,電子花車、噪音、清涼鋼管女郎總成了眾矢之的,一名德國記者卻盛讚電子花車能凝聚眾人信仰、令人感動,而攝影師沈昭良,更是花費長達10年拍攝「台灣綜藝團」主題,將最美麗的鄉間影像帶到全世界!

說到電子花車,你會想到什麼?是不是花花綠綠的LED燈、超大顆的音響還有辣到噴火的鋼管秀?這項台灣習以為常的「街頭表演」,大多數的民眾通常覺得沒麼,甚至有點低俗色情,有些不太會教小孩的家長,看到還會把小朋友的眼睛遮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攝影家沈昭良卻覺得這是重要的文化資產,他耗費長達10多年觀察、紀錄電子花車的發展,接連出版作品集《STAGE》《SINGERS & STAGES》與今年的《台灣綜藝團》,不僅在國內外獲獎無數,還受邀到東京、紐約、多倫多、巴黎等地巡迴展出,就要全世界看見台灣最美的一面。

(圖/沈昭良提供)
沈昭良耗費10多年拍攝台灣綜藝團,在各國皆獲好評(圖/沈昭良提供)

外國記者盛讚:如此感人的酬神祭典,全世界只有台灣看得到

沈昭良長年拍攝的油壓電子式「舞台車」,其實是電子花車的一支,將貨車改裝為可以自動化展開的舞台,原本小小一台的車體,在5分鐘內就可以變作佔據大半夜空、閃耀璀璨七彩霓虹燈燈的表演平台,讓歌者在上面又唱又跳。

加上搬道具、架音響的時間,也不到30分鐘。放眼世界,大概只有台灣才能有這樣高科技的移動式演出團體,就連外國人看到也驚豔:好像變形金剛!沈昭良甚至還特地做了支縮時影片,記錄電子花車從傍晚到翌日清晨開合變化,任誰看了都驚奇。

沈昭良表示,「舞台車」與一般人俗稱的電子花車其實仍有些區別,電子花車多見於喪禮、地方廟會,舞台車則是出現於喜慶、酬神場合。每當慶典來臨,美麗車體便會照亮夜空,一名外國記者便深受這種畫面感動。

《外國旅人遇見台灣驚艷》一書,一名德國柏林日報記者,馬克,偶然在嘉義目睹舞台車表演,忍不住感嘆,無論是遶境隊伍的民眾、抑或是在車上奮力表演的女孩,都一起為了信仰而付出

「我不認為電子花車只是地方次文化,與主流文化有什麼高低之分,這就是你們社會中真實的存在……我成長的東德社會,我們從未因宗教信仰而凝聚,但我在這裡(台灣南部)看到了。」

歌舞辣妹不好賺,所需條件加起來根本可以加入AKB48

早期台灣綜藝團以歌舞表演為主,後來為了吸引目光、滿足顧客需求,不斷推陳出新,不只從美國引進鋼管舞蹈,讓清涼辣妹搭上炫光歌舞,也推出雜耍技藝、猛男秀、甚至大型樂團演出,根本集中了全台灣的表演菁英。

舞台車表演者,除了專職歌手外,也有英語教師、學生、銀行員來進行假日兼職,但想成為綜藝團舞者,可不只是年輕貌美、身材好就夠了,還必須唱歌好聽、有舞蹈底子、學跳鋼管、懂得與台下互動,以這些條件去應徵日本AKB48,經紀公司一定跪下來求她們加入的。

(圖/沈昭良提供)
沈昭良表示,這些清涼性感的女性,其實不像媒體或民眾誤解的那樣,她們很樸素(圖/沈昭良提供)

不少民眾對這些表演女性有著負面觀感,畢竟一身清涼又唱又跳,甚至曾傳出有人為了拼場把男性觀眾拉上台、當場「打一發」,有些人覺得「亂」。

但就沈昭良10多年來近距離觀察的感想,其實這群女性也就只是平凡人,儘管在台上如此妖豔動人,轉身離開舞台,她們樸素低調,「相較於長期以來見諸媒體所形成的片面理解甚或負面描寫,實有著極大的差異。」

在中國幾近絕跡的文化,在台灣發展出最美的樣態

舞台車早已成了台灣最重要的文化象徵之一,長年創作在地歌曲的董事長樂團,在翻唱黃克林《倒退嚕》一曲時,甚至直接將舞台車剪入整支MV,氣氛熱鬧歡樂、加上炫麗燈光,台灣味十足。

據沈昭良表示,歌舞表演的綜藝團約在1970年代前後風行全台,活躍於婚喪喜慶場合;但其實,巡遊花車的起源或許比沈昭良的拍攝主題還要早,可追溯到清代,在數百年前的台灣就已出現。

清代屯墾時期,活躍於中國泉州、廈門一帶的「藝閣」隨著移民傳入台灣,起先是用人力抬,後來是牛車,到了現代被汽車取代,甚至發展出前述的高科技自動化舞台車。在中國,由於共產黨統治「反對迷信」,如此文化幾乎絕跡,只能在台灣看見了。

舞台車濃縮了台灣人對上天、對神明的感謝,也結合了最頂尖的科技、最優秀的歌舞人才,甚至讓消逝的異國(中國)文化於台灣發展、蛻變為不同的面貌,無怪乎德國記者會如此盛讚舞台車之美了。

而台灣人,還要鄙視自己的文化到什麼時候呢?

(圖/沈昭良提供)
這樣美麗又歷史悠久的文化,台灣人怎能不珍惜?(圖/沈昭良提供)

攝影師小檔案:沈昭良

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曾任自由時報攝影記者,自1993年起投入專題式影像創作,長年關心台灣在地議題,例如2008年之《玉蘭》記錄玉蘭花小販、生產端的人生百態,以及拍攝台灣廟會綜藝團演出的《STAGE》(2011)、《SINGERS & STAGES》(2013)、《台灣綜藝團》(2015)。

攝影作品獲獎無數,曾三度獲頒行政院新聞局暨文化部雜誌攝影類金鼎獎,在日本、韓國、美國、中國亦有得獎。目前攝影集《台灣綜藝團》可於攝影之聲也趣藝廊Light Box攝影圖書室等處販售中。

本文圖片經沈昭良授權同意轉載,更多精采作品可見其個人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