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過度「肺炎恐慌」了嗎?一份中國心理師的警告,揭開更危險的「情緒瘟疫」與中國疫情亂象

2020-01-30 11:45

? 人氣

恐懼,無法感覺安全

對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自尊喪失、感覺羞恥、痛恨自己

感覺無助

感覺空虛

感受變得遲鈍及麻木

變得退縮或孤立

睡眠狀況惡化 

03 先照顧好自己,再操心別人

就像「感到被疫情引發的負面情緒淹沒」一樣,不管是「壓力反應」,還是「情緒耗竭」,都有可能到達一種很嚴重的程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都同樣會擔心疫區的情況,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感到深深的共情,另一方面,又時時害怕這種情況會走向失控。但是,當我們在理解他人的時候,也要注意:「崩潰的情緒」是否變成了「攝魂怪」。

「攝魂怪」常常出現在陪伴精神病患者的家屬身上。當你長時間地照顧一個生病的人,我們去理解他的病情,理解他的局限,但並不意味著,你作為家人,就要做一個「犧牲品」,把自己奉獻出去。

好在,在面對這類重大創傷事件時,許多人都有自行修復的能力。

Emmy Werner是最早提出「修復力」(resilience)概念的心理學家之一。她在1980年代對夏威夷Kauai島上的698個孩子進行的一項追踪研究中發現,即便生長於一個一無是處的家庭,1/3孩子有能力擺脫糟糕環境影響,成長為自信、能幹、關懷他人的優秀成年人。

Werner 認為,擁有修復力的人,像有彈性的橡膠一樣,能夠承受外界帶來的創傷,並修復這些創傷的糟糕影響。

但是,如果當你感到自己無法脫身,沒有辦法自行「修復」情緒的時候,不妨多向外界尋求幫助。比如,找到靠譜的、值得信任的朋友談一談,或是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專家。

祝你知道如何原諒自己的「無能為力」,但同時也守護好自己的邊界;保持理智、警惕情緒耗竭;不要過度恐慌,也不要過度放鬆。

因為,你得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夠照顧好他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你陷入過度“肺炎恐慌”了嗎?|5個跡象快速判斷)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