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歌仔戲到崑曲 從電音派對到總統就職 柯智豪用演算法「玩」音樂

2017-02-05 10:20

? 人氣

助理出身漸成氣候,如今已屆資深的柯智豪發現近年助理缺越來越少,電腦取代了從前助理的工作,年輕人創意澎湃卻經驗不足。「現在年輕人很像RPG遊戲的新人,剛要打怪結果路上都沒怪。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怪,結果我們這些年紀大的出來搥一下怪就死了,一直練不到功」。他和朋友積極辦講座傳承經驗、近身提點學生更似師徒,「中生代如果有意識到人才斷層,就要趕快把機會丟出去、讓年輕人吸取經驗。獨自摸索學習當然也能學到東西,但很難有整體的累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柯智ˋ豪(作者提供)
柯智豪(作者提供)

如何發想創作?

做配樂也做唱片,柯智豪認為之中關鍵差別在於心態,「以劇場工作來說,音樂設計是二級生產者,『沒有戲就沒有我』;但如果是做唱片我就能主導,不當佃農,當農夫」,劇場音樂設計並非挑幾首音樂就好,也非頭銜掛名那般輕鬆簡單,音樂包括所有可聞不可聞的聲響音效甚至演員唱唸,「影視劇場設計邏輯不同,面對的資方和觀眾群也不同。對我來說,劇場可以很『狠』的嘗試自己想做的,也能學習許多做功課的方法」。

每次接到劇本,他會先進排練場參與演員讀劇會,看眼前的人和自己讀本想像疊合或出入?看演員口條和氣質、和角色關連與落差,也會和編導大量討論。總在在意見一致時拋出背道而馳的設計理念,刺激團隊不斷思考,讓一切好玩才能走得長遠。「有時題目本身就有強烈的特殊元素像去年做王嘉明的《雲是麼個色》,王嘉明很衝,他衝我也衝,戲裡有Trash Metal、嘻哈、一堆很怪的東西,玩得超過癮。王嘉明的戲你必須很放、很會玩,才能跟他抗衡」,多年經驗累積他逐漸摸透每位導演脾性也更了解做功課的方向,「比如導演Baboo和福爾摩莎馬戲團合作的《一瞬之光》,他需要物件化、沒節奏沒旋律『不是音樂』的音樂,要想方法規避掉不自覺出現的合聲、旋律、節奏或企圖從每個地方冒出來太過音樂性的東西」,這齣戲讓他記憶猶新,做難聽的歌怎可能難?應該很簡單吧!沒想到越難聽越難做,搞好久都不夠難聽,「最後我憑著狂點滑鼠燒主機板的心態、用任天堂8 Bit做出根本不能聽的東西」。

柯智豪(作者提供)
柯智豪(作者提供)

在劇場,音樂不只能夠以虛物實,區隔時空;也能作為時間標籤、扭轉時空,而這一切都不能乾坐枯等,所有的創新都得去排練場實地探勘才能發掘。柯智豪總會帶著樂器進排練場,想到什麼就試試看,現場抓最準,「我發想概念的符號鐵三角大概就是意義、形式、故事的內容,三者建立就有音樂的基礎型態,但到底要以什麼形式呈現?進排練場才知道」。

他始終著迷於劇種差異性,電音派對科技藝術兼帶劇場,近年更跨足傳統戲曲,在大稻埕迪化街長大的他穿梭古今天經地義,傳統現代從未一刀兩斷而同時在他身上發芽,從歌仔戲到崑曲,做一齣學一齣。「現在常講跨界但多是『爵士燒肉粽』那種A硬加B的跨。概念很容易,說自己跨界也容易,但面對不同劇種不同樂派,真的像是學一種新語言一樣難」。概念三兩下發想出來,最難始終是落實。比如客家話難以連結漢字,花時間了解方言韻腳才能轉成編腔;所有傳統戲都是音樂劇,唱念作打每個都重要。有時光一個小小轉韻裏頭就是滿滿的時光流變。這是音樂設計的職責,讓山成山,讓水流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