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容觀點:一路在政治社會變遷中走來的歌仔戲─更正和回應阿圖塞的文章

2017-02-01 07:00

? 人氣

這些語言政策,造成了什麼影響呢?邱坤良教授指出:對臺灣語言的壓制,不但影響了地方戲劇(如歌仔戲、布袋戲)的演出機會與藝術發展,也扭曲了本土文化的價值觀。例如:歌仔戲不如「國劇」、臺語影片不如國語影片,臺語電視劇不如國語電視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民政府戰後的統治在加速臺灣「中國化」,以消除日本殖民時期的餘毒,防止臺灣意識抬頭,臺灣本土文化乃成邊陲文化和小傳統,是與所有現代、精緻、時髦文化不同的民俗文化或鄉土文化。……在政治、教育體制之下,祭祀、節令拜拜及相關的儀式表演是迷信、浪費的代稱,車鼓、歌仔戲是「色情」的表演。

在國民政府的統治下,臺灣城鄉聚落的民間劇團,在娛神娛人及作為社群交誼的組織之外,始終無法形成有力的民眾劇場,反映地方人文、歷史、地理環境與民眾生活,並對現實政治與社會環境提出批判與反省。(邱坤良:〈誰打壓本土文化〉、〈亞洲民眾劇場的吶喊—讓民間戲劇活動恢復民眾性〉,《台灣戲劇現場》)

(二)、歌仔戲興衰的不同階段和理由

歌仔戲有很多種形式,落地掃、內臺歌仔戲、外臺歌仔戲、廣播歌仔戲、電影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現代劇場歌仔戲,曾經在無數戲院、無數廟會祭祀野臺上演,也曾成為廣播歌仔戲、拍成電影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然後進入現代劇場和文化場上演。不同類型的歌仔戲或是同時存在,或是接續產生。他們的興起和沒落有不同的階段和理由。

日本投降(1945)之後, 1946到1956,內臺歌仔戲重返戲院,再度風起雲湧,彷彿皇民化運動從未發生一樣。1947年登記的歌仔戲劇團已達一一七團,總登記劇團不過一百七十七團。1960年的統計,臺灣各類劇團總數超過三百團,其中歌仔戲即佔一百二十七團(內臺七十四,外臺五十三),布袋戲一百五十七團。這段時期,邱坤良教授也稱為「大眾劇場」時代,歌仔戲蓬勃發展,四五百座戲院和數以百計的劇團靠著內臺戲的售票演出維持生計,數以千計的外臺戲班、子弟團在全臺大小寺廟外臺粉墨登場,是一個「庶民集體參與、創造文化的時代」。 (邱坤良《飄浪舞台:台灣大眾劇場年代》)

根據林茂賢《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一書中對歌仔戲發展的扼要梳理:一九五0年代,政府開放民營電臺設立,民間大小電臺紛紛設立,廣播歌仔戲開始興盛傳播。一九五六年電影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創造轟動,引發電影歌仔戲熱潮。一九六二年台灣電視公司成立,電視歌仔戲開始製播。內臺歌仔戲面臨廣播歌仔戲的興起,又在電影的排擠之下,本來就已經逐漸失去戲院的地盤。等到台視開播之後,內臺歌仔戲更是雪上加霜,終於消失。電影歌仔戲熱潮也僅維持十年左右的時間,台視中視華視陸續開播,電視歌仔戲開始步入三臺競演的時代,一九七零年代電視機普及之後,廣播歌仔戲、電影歌仔戲便逐漸式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