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金馬獎項被中國電影橫掃?台南60年老店「全美戲院」接班人,沉痛指出原因

2016-12-28 16:16

? 人氣

「劇本就是一部電影最核心的東西,新的技術、拍攝手法都必須奠基於一個好的劇本。」雖然劇本的問題已經被許多業界人士指出,不過要如何加強文本的創作力度卻是個難解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或許也和社會氛圍有關吧。」吳堉田語重心長的說,誠懇的話語中帶著點苦笑。 「台灣人的再造能力太厲害了,網路上模仿、惡搞的影片都做得那麼好,真的很好笑,但是那種原創的創造力卻消失了。」

當劇本的問題沒有解決,製片對國片信心不足,在排片時面對好萊塢強敵就只能左閃右避,到最後,只能挑外片剩下的檔期上院線。檔期不佳,觀眾也跟著少,排片量就降低,陷在一個不斷循環的困境。有些導演花了幾十年的儲蓄拍攝完成,卻在票房的關卡慘遭滑鐵盧,甚至連上院線的資金都籌不出來, 「那麼以後,誰還敢拍電影呢?不能每個導演拍電影都只是圓一個夢而已!」

不是影城,我們是「戲院」

電影中,新天堂電影院因為不敵大環境的改變,最終面臨拆除的命運,多多與電影院訣別一幕實在令人鼻酸。令人慶幸的是,在真實生活中,全美戲院仍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堅守崗位佇立在台南古城。如今台南影城的數量逐漸變多,搭配著新潮的絨布沙發、投影技術與環繞音響進攻台南,面對影城的強勢競爭,吳堉田並不特別擔心。除了放映二輪電影定位不同外,他認為全美最大的特色還是在於「人」的溫度。

4.jpg
全美戲院重視「人」的溫度,連戲院外頭的電影海報都是由海報師傅顏振發親筆作畫,別有一番風味。( 攝 / 黃荷 )

「我們不是『影城』,是『戲院』,戲院的功能就是放映電影和上演戲劇。」他提到,在以前,這兩者的經營是並行的,近十年來因為電影的產值高,流程相對單純,對戲劇這一領域有些忽略。 「從今年開始,我們會著重在戲劇表演的呈現,讓戲院的兩個功能能夠一同發展。」

從小時候的幫手生活到現在開始經營戲院,全美參與了吳堉田人生中每個重要的時刻。我很好奇和電影一起長大的他會怎麼形容和全美之間的故事類型,開玩笑的問該不會是恐怖片吧。他笑一笑後認真地想了許久,最終的答案讓我為電影人的用心感動不已。

「我和全美的故事是一部紀錄片,沒有劇本編排,真實上演,實實在在的過每一天。我們面對的不是寫好的腳本,而是充滿未知的未來。這趟旅程還在繼續前進,就像是紀錄片呈現的故事也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即使影片播完,真實的人生依舊持續上演。」

老戲院為台灣影業出一份力

全美戲院這次推動新導演的院線放映機制,為的是讓新導演們用心拍攝的電影能在負擔得起的金額下上院線放映。

「作為映演業,我們能夠出的力就是提供播映的平台。在這樣的機制下,讓觀眾買票進戲院觀賞,導演能夠負擔得起上映的費用。不然拍片只有負債的話,誰還要做啊!」雖然是笑笑地說著,但他笑容底下說的每個字正是台灣導演們心裡最真實的掙扎。

作為老戲院,全美希望能夠為台灣影業起個頭,喊出「全美出一半,民眾出一半」的放映機制,並舉辦映後座談,讓觀眾能和導演對話,互相交流電影。每一場電影的收入將會直接交給電影製作團隊,使團隊累積製作基金,繼續拍攝好的電影。

(支持台灣國片,請參考全美戲院的新銳導演院線放映專案

文/黃荷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Vstory(原標題:「我和全美的故事是一部紀錄片,沒有劇本編排,真實上演。」真實存在的新天堂樂園—台南全美戲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