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學四年存到100萬,可能嗎?時間管理達人道出自身經驗,光善用睡覺時間就能存近60萬

2019-12-27 09:00

? 人氣

如果我說,每個大學生在大學四年裡,光是睡覺的時間,就可以存近六十萬元,你相信嗎?(取自維基百科)

如果我說,每個大學生在大學四年裡,光是睡覺的時間,就可以存近六十萬元,你相信嗎?(取自維基百科)

如果我說,每個大學生在大學四年裡,光是睡覺的時間,就可以存近六十萬元,你相信嗎?為了方便跟大學生們解釋為什麼會有如此驚人的金額,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到,因此,我提出「時間資本」的概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很多人常問我:「究竟是怎麼在大學四年存到一百萬?」

老實說,促使我去挑戰這個目標,背後原因一點也不光彩。單純因為自己十八歲那年拿到存摺,看見存簿餘額只有短短的三位數,後面沒有任何零,我瞬間清醒,驚訝地問我媽:「為什麼只有這些?我暑假打工的錢呢?還有從小到大存起來的壓歲錢呢?」她語帶情緒地說:「學校註冊不用錢嗎?還有家裡的水電跟瓦斯呢?」我當下沒有再回應,蓋上存摺,走回房間,心裡默默想,原來是這樣呀……

這時,眼淚早已不爭氣地流下來。

小時候殷殷期盼,只要努力把壓歲錢與獎學金存起來,長大後就可以領到一筆不小的零用錢,想買任何東西再也不用過問爸媽,沒想到最後,我花了十八年只存到六百九十三元。有種願望一夕之間幻滅的感覺,本來期待看到自己累積多年的成果,竟得到如此殘忍的訊息,內心有股說不上來的失落感,但那些被花掉的錢,的確也都是用在自己身上,所以,也沒什麼好爭辯的。

當時心裡不平衡的點是,為什麼其他同學都不用自己負擔這些費用,我卻要?殊不知這是最難回答的問題。如果我也想要像其他同學一樣,過著沒有經濟壓力的生活,那勢必要有經濟能力,而且這個能力越大越好。收起眼淚,對自己說:「沒關係,那就從現在開始吧!」想辦法賺錢,然後把自己期待的數字,再存回來。

一開始,我只知道自己必須存錢,但是,沒有特別設定應該要存多少,後來設下存百萬這個目標,是我大一到校外參加講座,講師帶給我的啟發,他說他自己利用大學四年達成這個目標,於是,我心想何不我也來試看看。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一定搞不清楚一百萬究竟有多大,只是豁達地想「反正沒魚,蝦也好」,如果沒有一百萬,至少有機會累積個六、七十萬也不錯。而且,一百萬應該可以讓我過著沒有經濟壓力的生活。

有了一百萬這個目標,更能掌握自己存錢的進度,就盡最大努力試試看。抱著這樣的心態,反而讓我不去看距離目標有多遙遠,而是想辦法要讓自己每個月存下最多錢。

感謝老天爺送給我一個最棒的禮物:「時間」。

我簡單估算四年存一百萬的可能,以時間來計算,一百萬除以四年,平均一年要存二十五萬,再除以十二個月,就是一個月至少要存兩萬。或許對上班族來說,褲帶勒緊,咬牙一撐還是有機會達成。但我當時還只是個時薪七十五元的大一生,即使一天工作八小時,三十天不休息拚命做,一個月最多也只有一萬八,哪有可能一個月存兩萬呢?

雖然升大學的暑假,我已經打兩份工,但很顯然如果目標是一百萬,肯定辦不到。我當下唯一想到的方法,是把沒課的時間統統拿去打工,這樣或許可以累積得快一點,並且一邊找時薪高一點的工作。此外,也調整了我的存錢策略,把原本預計每個月要存的兩萬,改成一、一、三、三。就是利用大一、大二每個月存一萬,然後趕快把學分修完;這樣大三、大四就會有多餘的白天可以兼差,目標每個月存三萬。

當時的我認為,只要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就能有多一點的收入。現在看來,實在很笨,一點做生意的頭腦都沒有,以為只有時間能帶來收入,都忘記應該要先花一點時間,上網研究賺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方法。土法煉鋼當然沒什麼不好,但若有更好的辦法,說不定就可以創造更大的效益,希望我的悔恨能幫助你善用手邊資源:Make Smart Money!

一開始打的兩份工都是在補習班,後來,幸運透過老師推薦,開始了家教老師的生涯。從大一剛開始一、兩位學生,到大二變成四、五位,同時我也繼續做著最初的兩份打工,並沒有因為家教時薪比較高就把舊的工作取代掉,因為我認為補習班的工作是我的起點,在我什麼都不是的時候願意給我磨練的機會。到大三變成七、八位,就這樣一直到大四,我上家教的堂數已經逼近在學校修課的堂數。

同學們很納悶,為什麼我要把時間排得這麼緊湊?

想要全力兼顧課業、社團、打工,「分秒必爭」是唯一的選擇。尤其一個禮拜要上十三堂家教課,連吃飯時間都要斤斤計較,通常就在路上買個水煎包或麵包,塞在口袋,趁著等紅綠燈的空檔快速咬個兩三口再慢慢嚼。也是這樣的一段過程,讓我知道,把時間安排妥當,努力找機會填滿,那麼「時間就會是手無寸鐵的我們,最能打怪的工具。」

回過頭看這一段歷程,我整理出一個相對簡單的思考邏輯,讓想存錢的大家有跡可循。我可以很篤定地說:「大學四年,靠著累積睡覺的時間,就可以擁有等同近六十萬的資本。」我以大學生的作息來說明。

試想,如果早上八點到十點沒有選課,通常大學生會做什麼?有可能運動、寫作業或做實驗,但通常呢?

「睡覺。」

如果他每學期,都放棄選早八的課,那這四年累積下來,究竟「額外」睡了多少時間?這不是一題很難的數學,早上八點到十點,一天有兩小時,一個禮拜有五天,再乘以一年有五十二個禮拜(先不考慮寒暑假及農曆新年的問題),最後乘上大學四年。總共累積出來的睡覺時數是二千零八十小時。如果他的同學趁他在睡覺的時候都跑去打工,以二○二○年政府公告基本時薪一百五十八元計算,他的同學已經累積三十二萬八千六百四十元。

等等,還沒結束。

一個禮拜有七天,這只是平常上課的狀況,還有週末呢!根據過去在大專院校演講的簡單調查,多數大學生週末的作息都是從中午開始,那麼,依照前面的計算方式,大學四年的週末,又「額外」睡了多少時間呢?早上八點到十二點的四小時,乘上一個週末有六、日兩天,再乘上一年有五十二禮拜,與大學的黃金四年。四年裡,每個週末的早晨加起來共有一千六百六十四小時,這些時間又可以累積出二十六萬兩千九百一十二元。

光是大學四年,無意間被我們睡掉的時間,總資產竟達「五十九萬一千五百五十二元」,為了讓大學生們好理解,我簡稱睡金理論。不過,數字倒是其次,重點是,這是屬於每位大學生所擁有的珍貴資產,所以,我稱它為「時間資本」。當「時間」透過具體的數字表達出來時,大家會更有感覺。

提出這樣的觀點不是要每位大學生都去打工,只是藉助簡單的數字告訴大家,當你覺得時間很少,不夠用時,不妨可以先善用這些被我們不小心睡掉的時間。當你的學長姐們,在踏出校園後感到徬徨、迷惘,他們一定會非常羨慕你還處在最棒的黃金時期。不管你是真的要去打工賺錢,讓自己經濟獨立,還是要培養自己其他領域的能力,時間資本,就是你最棒的工具。

而且,近六十萬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你在大學四年所養成的時間管理能力,這對未來的幫助,遠超過數字。有了這個思維,若還因此存下一些錢,就能免於一畢業被經濟問題追著不得不將就找份工作的壓力,反而能擁有一段求職緩衝期,實際投入與探訪自己有興趣的產業。

我認為時間的獨特之處,代表著「一種不同的可能」,如果每位大學生都有意識地掌握相當於近六十萬的時間資本,去體驗、去行動、去嘗試,那麼,畢業後想要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夢幻工作,就不再是困難的事。

我相信「時間資本」帶給每個人的價值都不一樣,可貴的是,藉由這四年培養出支配時間的能力,這個習慣會跟著自己,帶自己在有限的時間裡,創造獨有的人生價值。

時間代表著「一種不同的可能」。不管你是真的要去打工賺錢,讓自己經濟獨立,還是要培養自己其他領域的能力,時間資本,就是你最棒的工具。

作者介紹|陳怡彣

LIFE DESIGNER創辦人。

生於基隆,畢業於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有「時間管理達人」之稱的她,靠著嚴謹的時間管理,在大學畢業存到人生第一桶金,引起媒體爭相報導。然而,比起金錢所得,她更在乎大家拿時間做什麼?畢業後,她擬訂「三六五行體驗計畫」,從當數學老師到跑業務,從做編輯到扛水泥。最後,終於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文化《出發!成為我們期待的大人》(原標題:時間 / 時間是手無寸鐵的我們,最能打怪的工具。)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