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是很多偉人的共同特質!法國精神科醫師「5要5不要」學會處理悲傷情緒

2016-12-28 08:20

? 人氣

請記住,悲傷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它是你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參與你的心理成熟歷程。因此,你不需要排解或壓抑所有的悲傷情緒,這樣既不實際,又對心理有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和其他情緒一樣,悲傷也需要被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若超出該範圍,便會產生問題。我們已經瞭解到了悲傷的益處,以下是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1
 

接受悲傷的事實

今天,悲傷常常被認為是脆弱的表現,然而在歷史上,它卻曾被重視及推崇。

●宗教人士視其為謙卑的標誌,表明此人對自身不足之處有意識。
●藝術家,尤其是浪漫派藝術家,以悲傷為內心敏感的象徵,並理解悲傷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存在之必要。
●醫生和哲學家們深知,憂鬱乃是許多偉大人物的共同特質。

即便我們如今的社會不再推崇悲傷,也請你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悲傷。它將幫助你思考、記憶、認識四周的世界,避免再次犯錯

這是一種無法避免的情緒,請接受它。想要永遠不帶悲傷地生活,就和想要長生不老一樣不切實際。

謹慎地表達悲傷

表達悲傷會吸引他人的注意和同情,並有助於加深傾聽、安慰你的人的關係。

和失去妻子的雅克一樣,不幸有時反而讓我們驚訝於意想不到的善良與寬容,而不表達悲傷則會錯過這些分享情緒的珍貴時刻—情緒的分享是最基本的人類體驗之一。

但是依舊要注意兩個風險,一是過度支取他人的善意,二是表現得太過脆弱。

尤其要避免在高競爭性的環境中表達悲傷,特別是對於男性而言。

繼續保持行動力

退縮、不作為、自省是伴隨悲傷的常見反應。

但是,若你讓自己過久地沉浸在這樣的狀態中,你的悲傷將可能延續:你什麼都不做,尤其當你故步自封於孤單、缺乏變化的環境中時,注意力就會集中在自己的缺失上。

就算無法避免一段時期的退縮,也請保持警覺,在必要的時候繼續行動,哪怕只是有限的行動。亞里斯多德的幸福論,即從事某些目標導向的活動,可能是悲傷的一劑良方。

也許你還記得臉部回饋理論:努力微笑將對心情帶來積極的效果,並會讓人較難想起悲痛的回憶。當然,我們不可能期待光靠微笑療法就治癒深度的悲傷,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直陰沉著臉只會讓你的心情越發低落。所以,請注意你的表情,它對你的心情並非毫無影響。

悲傷與思考

好的心情有利於付出行動、進行合作、發揮創意,而悲傷卻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悲傷會勾起人們的悲痛回憶,弱化其他記憶。
●悲傷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負面事物。
●悲傷擾亂人的關注點。

即便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也可能有利於自省、總結個人錯誤,但我們還是要注意,若我們繼續不作為,那麼這些現象將越發嚴重。

歸因

悲傷同樣會影響我們對失敗和成功的看法。當人處在悲傷中時,會更易於把自己視作該負責的人,並將失敗歸因於自己個性中某個固有的特質。心理學家們稱這種現象為「內在固有式歸因」(典型想法:「我失敗是因為我沒有天賦。」)。反之,悲傷者往往會把成功歸因於有利的外部環境,這就是「外在非固有式歸因」(典型想法:「我成功是因為這本來就簡單。」)。

當憂鬱症狀中包含著幾乎不變的悲傷時,這些機制就會一直維持下去。許多實驗證明,這種對某些人來說非常典型的思考方式,正是導致突發憂鬱狀態的因素之一。

重拾你喜愛的活動或事業

除非你處在較嚴重的憂鬱當中,否則悲傷通常是可以通過喜愛的活動調適。你不需要期待狂喜的狀態,只需片刻的快樂時光來達到減輕悲傷的效果。

請注意,我們已經知道,人類並非對所有的喜悅形式敏感。即便你還沒有陷入悲傷,也請不要強迫自己嘗試你並不真正喜歡的「快樂」。

對某些人來說,悲傷可以通過狂歡一場來減輕,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兩個人一起散步就足夠了。若你想要讓朋友的心情好起來,請先思考一下他/她喜歡的方式。

若你和如下事例中的弗洛朗絲和馬丁一樣,素來注重用喜愛的活動提高生活品質的話,這一建議對你來說就更為簡單了。弗洛朗絲和馬丁的女兒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喪生:

事實上,最初的幾週,我們只能勉強做些該做的工作,但一回到家,我們就瞬間崩潰了。一個朋友提了些建議,我們聽了之後決定試著照做。我們開始計劃怎樣儘量不在家裡過週末,要不就去朋友家,要不就出遊。這麼做並沒有特別好的效果:當我們來到曾經和女兒一起遊玩的地方時,我的丈夫潸然淚下。

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努力地重溫了二人世界,嘗試著彼此交流些愉快的主題,而不要像前幾週那樣一直分享悲傷。總的來說,情形有所好轉,雖然我明白,我們離找回生活的美好還很遙遠。

這個敘述同時也證明了心理學家口中的「社會支持」的重要性。簡言之,社會支持就是朋友和身邊的人所扮演的角色。他們會帶給你關懷、建議,會邀請你去做客,甚至會提供物質援助。

考慮諮詢專業人士

如果你長時間持續悲傷狀態,並且有以下特徵中的任何一項:

●悲傷已讓你難以繼續面對手頭的工作。
●從事以前喜愛的活動絲毫無法緩解你的悲傷。
●總感到異常疲勞或睡不著覺,或者胃口受到嚴重影響。
●常有失蹤或自殺的想法。

請儘快諮詢心理醫生,向他坦白說出這些問題。他將判斷你是否已得了憂鬱症;若確實如此,以上的建議遠遠不夠,你將需要接受藥物和心理治療。

學會處理悲傷情緒

2
 

作者|佛朗索瓦.勒洛爾 François Lelord

1953年出生於法國,知名精神科醫生及作家。在加州大學取得學位後回巴黎執業,後也為企業輔導,講授如何消除工作壓力、增進工作滿足感等。第一本小說《艾克托的幸福筆記》全球銷售達兩百萬本,並改編為電影。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合著多本心理科普書籍。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Christophe André

1956年出生於法國,精神科醫生及心理治療師。主治焦慮、憂鬱症,是法國採用冥想及心理治療的先驅。著作《不完美、自由及幸福》獲法雅客2007年年度心理書籍獎。和勒洛爾合著有多本大眾心理科普書:《自尊:愛自己才能被愛》、《如何管理問題性格》(書名暫譯,目前尚無繁體中文譯本)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二魚文化《理性的情緒化:精神科醫師拆解七種支配生活的基本情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