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他們說這種「病」是「菁英」才可能得到的…一般黑人、印第安人不會有

2017-01-09 07:20

? 人氣

某胃乳製造公司常在用餐時間打廣告,利用各行各業(例如計程車司機、演員或搬運工等)重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場景,強調自家產品是治療的利器,讓人印象深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常見於現代人的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GERD)是忙碌緊張生活下的常見疾病。根據學者赫斯科維奇(Hershcovici)的研究,西方大約有將近一○%到二○%的民眾有這種病症,以加拿大為例,估計有六百八十萬人為此病所苦,其形成原因是─胃甚至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至食道下端。

一九三五年,學者溫克爾斯坦(Winkelstein)首先觀察到食道炎是由胃消化液逆流導致的食道黏膜傷害。而直到一九四六年,艾莉森(Allison)在臨床上提出「逆行性食道炎」的疾病概念,但「胃食道逆流」受到重視,甚至被取名為GERD,卻得歸功於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腸胃科專家法里瓦爾(Mohammad Farivar)。他在一九九五年首先提出此類疾病的名稱,使全世界學者競相加入研究。

平心而論,與其說「胃食道逆流」是單一疾病,倒不如說是一連串腸胃道功能失調所造成。不只和「食道下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的功能障礙有關,胃排空功能不佳也是其成因之一。患者常感到「胸口燒灼」(Heart burn,俗稱火燒心)、吞嚥障礙及吞嚥疼痛,甚至有時因為逆流的症狀加劇,發生呼吸系統症狀,例如呼吸困難、哮喘及不知名的肺炎等。

經過將近二十年研究,開始有學者將「胃食道逆流」和二十世紀八○年代開始流行的「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一起看待,發現兩者有相當的關連性。根據美國克林夫蘭醫院腸胃科專家立志克醫師(Rizk)的說法,大概六三%的「腸躁症」患者或多或少也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而被診斷是「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患者,患有「腸躁症」的機會則是正常人的四倍之多。

對於上述這兩種疾病有概念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它們的症狀除了可能有某部分相似,更重要的是如同立志克醫師所言,若是患者改變「緊張忙碌」與「不定時定量飲食」的生活型態,兩者的症狀都可以獲得一定緩解。

基於上述解說,我將流行於上一世代的「腸躁症」與這一世代的「胃食道逆流」視為「時代病」,其盛行的原因除了患者本身的因素,我們面對的生活型態才是致病的重要原因。這與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肥胖」一樣,同是時代的產物。

過去的人類醫療史上,這兩種疾病未曾盛行,不過如果仔細瞭解人類進步的原因,會發現這些疾病的生成有其時空因素,甚至還牽扯到「文化的背景」,就像下文提到美國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的情形。

南北戰爭後,美國邁入實質的統一,因為大量移民人口,以及工業革命後導入國家建設,大都會的生活由墾荒時期充滿勞動卻閒逸的步調,慢慢轉變成緊張忙碌的型態,於是一種疾病開始逐漸流行起來,當時的神經醫學專家比爾德創立了一個新名詞叫Neurasthenia (神經衰弱)。

為什麼有上述的診斷出現?應該和那時的醫學理論有關。原來當時的觀念認為人有如通了電的機器一般,能量的來源分布及使用,靠的是遍布全身的神經系統。人們因為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型態,透支了貯存於神經系統的能量,造成神經衰弱。

上述論點可以在神經醫學專家米切爾(Weir Mitchell)的《耗損與流淚、或是過度工作的暗示》(Wear and Tear:Or,Hints for the Overworked)一書中得到呼應。他 認為拓荒者過著辛勤的生活,所以沒有太多煩心的事,但是一到了緊張忙碌的大都會生活,什麼問題都出現了。

至於比爾德口中的「神經衰弱」,是相當含糊的名詞,而且幾乎無所不包。任教於美國印地安大學的歷史教授舒斯特(David Schuster)在二○一一年出版的《神經衰弱的國家》(Neurasthenic Nation)一書中,試圖拼湊神經衰弱的症狀:「頭痛、 肌肉痠痛、體重減輕、煩躁不安、焦慮、陽痿、缺乏野心、失眠以及沒有活力等」。

以上的說法像不像疾病診斷的垃圾桶?甚至像一部疾病診斷的吸塵器?把任何不快樂都歸到「神經衰弱」裡,視不快樂是一種疾病的型態。

美國二十世紀初期的精神科醫師詹姆士(William James),據信也是位神經衰弱的患者,又把它稱為「美國炎症」(Americanitis)。

或許太多事業有成的人有神經衰弱的症狀,最後這個診斷竟然變成「特權」,似乎這種病症是「菁英」才可能得到。誠如加州大學教授盧茨(Tom Luts)所著《美國神經質一九○三年》(American Nervousness1903)裡面談到,當時認為神經衰弱是因為「勞心的工作」所造成,因此那些從事體力勞動的黑人或美洲印第安人不可能罹患神經衰弱。

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美國人以中上階級為主,但這是因為當時能夠付得起錢看醫師的患者,以收入較高的人居多。這或許也和當時醫師的推波助瀾有關,畢竟把看不懂的病稱為「神經衰弱」,就不會有誤診的可能。

既然神經衰弱是步調太快、勞心工作太多所致,當時有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治療,例如神經學家洛克威爾(Rockwell)主張對患者電擊,讓耗損的神經系統得到活力;也有人推出所謂的「美國炎症萬靈丹」(Americanitis Elixir),結果其成分是當時正夯的麻醉藥「氯仿」,目的大概是讓人有個好眠吧!

在此不浪費篇幅討論其他更驚世駭俗的治療方法,倒想提出腦筋清楚醫師的治療方式。既然說「神經衰弱」是緊張生活的「停電」情形,於是有人鼓勵患者多到戶外走走、運動,探訪優美的國家公園等,甚至有人開創靈修課程,不只給予安慰,更鼓勵正向思考,用充滿感恩與愉悅的心,面對每日煩人的生活。

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些事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發展了。二十世紀二○年代後,由於醫學發展迅速,神經衰弱的診斷不再盛行。這個病慢慢在美國被淡忘,甚至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類別裡消失,但並非沒有了,而是被分得更詳細,有憂鬱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焦慮症等,不再是「統包」的診斷。

從以上的例子得知,由於文化及生活型態不同,各時代流行的疾病也不一樣,但「緊張忙碌、沒有適當休息」,甚至是「身心承受極大的工作壓力」,一直都和疾病脫不了關係,所以「生活型態調整」(Life style modification)一直是醫師建議患者的金科玉律。

畢竟人是肉做的,不是鐵打的,不像機器可以不用調整與休息而持續工作。關於這點,任何世代都一樣。

作者|蘇上豪

臺北市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熱衷寫作,一手執刀,一手提筆,專攻最困難的心臟外科,以及最需才情的長篇小說與科普散文。
2010年起,陸續於PanSci泛科學、UDN元氣網、健康兩點靈、東網等媒體發表各式醫療史故事。

著有《國姓爺的寶藏》,獲選臺中市文化局「臺中之書」、《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說等殊榮。《開膛史》《鐵與血之歌》名列博客來科普類「年度百大」前茅,以及小說《DNA的惡力》。2016年,以《暗黑醫療史》榮獲金鼎獎殊榮。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