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手工皂還藏著這些故事!喜憨兒與地方小農的用心,台大生說給你聽

2016-12-12 17:26

? 人氣

尹又令曾跟著喜憨兒體驗做皂,在他們臉上看到的自信與快樂也是他創業的原因之一。(圖/尹又令提供)

尹又令曾跟著喜憨兒體驗做皂,在他們臉上看到的自信與快樂也是他創業的原因之一。(圖/尹又令提供)

帶著早上開完會剛拿到的樣本,開心地展示自家產品,今年就讀臺大社工系大五的尹又令,兩年前投身社會企業,創立「三三吾鄉手工皂」企業。尹又令與台東李勝賢文教基金會合作,負責研發販售由基金會中喜憨兒做出的手工皂,從炯炯有神的眼光中,看出他對於這個工作樂在其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受到感動 開創契機

大三的時候,尹又令參加了企業舉辦的創業比賽,參訪座落於台東的李勝賢文教基金會。當時他跟著喜憨兒們一同體驗手工皂的製作,攪拌不到十分鐘便手痠,此時身旁的一位喜憨兒二話不說默默接過攪拌棒替他完成工作,當下尹又令深受感動。

「你很少可以在身障朋友上面看到自信的表情。」對喜憨兒來說,他們擁有專業是一件引以為傲且快樂的事情,那股由喜憨兒身上散發出的自信讓尹又令至今仍難以忘懷,也成為他創業的起源故事。

本來念完社工系的尹又令打算踏入第一線成為社工並投身專業領域。提到幫助喜憨兒的原因,尹又令用「不可思議」來形容。曾經的他,對於身障者有恐懼,「也不是歧視他們,而是那種對這個領域不了解,某種來自心理的恐懼。」後來親自接觸身障朋友後,發現他們既天真又單純,「他們嘴巴都很甜。」尹又令笑著說。

喜憨兒們很容易相處,只要給一點簡單的讚美就能開心許久。「他們真的是我見過在這社會中最善良、最無害的人了。」尹又令提到曾經在一次幫助喜憨兒賣商品的過程中,有民眾直接在路邊大喊:「喜憨兒做的東西能吃嗎?」他認為如此真實的歧視在社會上並不少見,這些控訴不但顯現出大眾對喜憨兒的誤解,同時也傷害了喜憨兒。他抱著想要改變社會的決心,加上2015年參加台新銀行的社會企業創業比賽獲獎,尹又令便順勢投身社會企業領域。

(圖/何家沂攝)
尹又令娓娓道來三三吾鄉的創業故事。(圖/何家沂攝)

毅然創業 改變社會現狀

現年23歲的尹又令,參加比賽獲獎後便決定投身創業,「現在想起來也蠻有趣的,你如果想太多可能沒辦法往前走。」尹又令得到許多資源,當下便開心地拆開「創業」這個禮物。然而,非相關科系出身的他一開始什麼都不會,甚至連手工皂都不知從何做起,不斷碰壁,模式一改再改。創業這件事並不是讀很多書就能夠學會的,尹又令緩緩說道:「永遠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在實務環境中才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他提到,學生創業的壓力不僅僅是課業,還有資源、歷練不足的問題。許多前輩總說先累積人脈與社會經歷後再開創事業,但十分了解自己的尹又令認為,30歲的自己若是進了大公司,有穩固的工作、甚至家庭,即使被喜憨兒所感動,也不會再有衝動去完成這個夢想。他一改剛才的輕鬆,正色說道:「我何必在乎可能會錯失一個去大公司上班的機會,而不來完成現在我覺得憤怒、覺得這個社會需要被改變的一件事情,我覺得這樣的選擇才是對的。」

除了幫助基金會提升手工皂品質,並希望喜憨兒們能擁有一技之長,尹又令認為,從中最大的收穫莫過於讓身旁的朋友了解身障者。「因為我的關係所以讓更多人認識什麼是喜憨兒、什麼是自閉症。」目前尹又令規劃舉辦演講,分享他與身心障礙者的相處經驗,「能夠改變多少人,才是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

翻轉印象 產銷一體

社會福利機構(簡稱為社福機構)以讓身障者學習技能取得工作為宗旨,而長期觀察社福團體的尹又令提出,機構往往在產製過程中就耗掉大部分的經費,造成經費欠缺,因此在前端的研發部分無法提升品質,更無及後端的行銷,市場與通路都是很大的問題,「只要有個成品出來就用一個慈善的形象來販售,變成台灣普遍希望民眾以愛心來消費產品的嚴重現象。」大眾並不是因為品質好而去購買。尹又令談到創業目的之一,期望大眾是先購買產品,使用後覺得品質好,隨後才知道是由喜憨兒製作,藉由提升品牌價值來達到永續經營,以翻轉社會大眾對喜憨兒製品的印象。 

三三吾鄉以在地農產作為手工皂原料,配合當地社福機構的喜憨兒共同完成產品,品牌名稱透過「吾鄉」塑造在地感;另外,「三三」則表示手工皂背後的三個故事,分別是由社福團體、小農與社會企業三者組成,最後共同完成產品。

令尹又令感到困難的是,喜憨兒動作並不如一般員工順暢,為了幫助他們順利製作手工皂,團隊經過長久討論,最後想出了將皂塊切成皂絲的方式以因應喜憨兒動作不穩定,無法精準切皂的問題。

另外,為了讓基金會毫無後顧之憂的製作手工皂,尹又令率領團隊一手包辦研發與行銷,實際造訪台東當地小農,以天然植物與在地農業為主打,希望能將手工皂推廣至當地的民宿、飯店等,成為富有台東特色的商品。他們將研發的技術轉給基金會的憨兒們,再將成品統一購買回來販售。尹又令提到,產銷一體的模式能夠複製到各地甚至東南亞地區。

(圖/尹又令提供)
為了方便喜憨兒工作,將肥皂由一般塊狀改為絲狀。(圖/尹又令提供)

創業路艱辛 依然堅持前行

社會企業需要兼顧的面向繁多,不僅要對受幫助的群眾負責,還要有研發的技術和行銷的實力。問到現今做這行的比例,尹又令無奈的說:「很少,好可惜,因為吃力不討好。」在人力緊縮的狀況下,通常要一人身兼多職,賺到的錢也有部分得回饋給社福機構。

但他認為,雖然這行辛苦,只要成功後就能長遠走下去。「因為有太多地方可以做。」不僅台灣,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也有非常多社福團體遇到相同的問題,他計畫未來能以跨國企業的身份打進國外市場,因為比起由社福機構的介入,國外政府更容易接受以企業的形式進入。

「要讓書上面的文字成為你生命中的真實經驗。」不顧一切闖進社企圈的尹又令說著在台東工作的經驗。看多少形容台東的文字都沒有用,當真正踏到台東的土地上,在田裡幫忙小農收割,就會真實感受到台東的風如文字所述般溫和的吹來。

鼓勵青年學子不要害怕失敗,與其看著創業書上的步驟,不如放下書本去實踐,去改變在社會上所看到的不公不義。當有了這些經驗後,再將自身經歷轉化成文字帶給更多人,那些才是最珍貴的生命經驗。這位年輕的創業家,帶著革命精神成為開拓者,未來將持續為社會上更多弱勢的人群努力耕耘,期許有更多懷抱熱情的人能為弱勢團體注入溫暖。

作者/何家沂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喀報,原標題:尹又令 創「皂」溫暖企業

對職涯或未來出路有些疑問,需要過來人的建議?快來提問,讓學長姐幫助你!

請關注風傳媒特別企劃「學長姐說」,也歡迎加入FB社團進行討論!

請看 FB社團-學長姐說 !

學長姐說也歡迎讀者分享您的經驗,意者請將基本資料及文章寄至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