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關注》當毒品以即溶咖啡、糖果形式進入校園 誰來拉住向下沈淪的迷途少年?

2016-12-09 11:06

? 人氣

從早期吸食強力膠,毒品的型態如今已經巔覆許多人的想像。我們可以想像毒品交易,想像有著巨大利益的毒品大網,如何羅織美夢,讓懵懂少年一頭栽入,換來身體敗壞,金錢盡失。但我們似乎很難想像,這種丟出誘餌的方式已有新型態,把毒品放入即溶咖啡包,甚至是巧克力、糖果,與市售包裝幾乎一模一樣的食品,它們流竄在網咖、KTV、夜店還有青少年聚集地,用食品方式掩人耳目,避開警察追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青少年吸食毒品有時並非「願者上鉤」

毒品的取得越容易,代表著上鉤者越發更多。我們往往說「願者上鉤」,但沒有深入去探究少年背後的故事,說是自願其實不公平。來自兒童福利聯盟在2016年所做的一份調查,有23.4%兒少表示可能會嘗試使用三、四級管制藥品,主要原因為「覺得家庭沒有溫暖」(50.3%)、「紓壓」(34.7%),以及「好奇」(29.9%)等。

沒有目標的生活,真的會讓一群少年從一個人吸毒變成一堆人一起吸。(圖/擷取自theaddictionadvisor)
沒有目標的生活,真的會讓一群少年從一個人吸毒變成一堆人一起吸。(圖/擷取自theaddictionadvisor

佔了一半原因的「家庭沒有溫暖」,其實絕大多數指的就是背負家庭變故或困境的少年,家庭的忽略讓他們從小開始,放學就在外游蕩,直到該上床睡覺的時間,他們還在街頭徘徊。交上的朋友不是和他們一起徘徊的,就是街上的老鳥,幫派、毒販的靠近,吸收,就更容易想像了。

從小父母就離異的W,今年18歲,剛從少年觀護所出來,他形容國中開始的生活,就是爸爸完全不管他,理他的只有社會上定義的那些「壞囡仔」,下課後在網咖、KTV甚至酒店度過,而這種沒有目標的生活,真的會讓一群少年從一個人吸毒變成一堆人一起吸。

「最可怕的是上癮,吸過幾次之後就停不了……」W說吸毒之後可以變成另一個人,精神異常地好,在路上都想狂喜到大叫,不過藥性退了之後,他重回現實,變得痛苦,也知道再吸下去不對,但就是停不了!

伴隨吸毒的還有一個可怕的無底洞,就是錢坑。還是學生的他沒有錢,先從偷家裡的錢開始,到後來洞越來越大,加入幫派是賺錢最好的方法,於是他開始當小弟,為了可以再吸毒,要他做什麼都願意。

現今毒品的型態早已遠遠超出我們想像,用食品方式掩人耳目,深入社會角落。(圖/擷取自Erowid Center@twitter)
現今毒品的型態早已遠遠超出我們想像,用食品方式掩人耳目,深入社會角落。(圖/擷取自Erowid Center@twitter

吸毒猶如一場噩夢 有多少青少年還在其中掙扎?

後來的W,長期吸毒讓他開始尿失禁、陽痿,被抓去到少年觀護所之後,慢慢戒掉毒癮,雖然過程很痛苦,「但你現在要我再碰我也不敢了!」W苦笑著揮揮手,彷彿形容一場惡夢,慶幸如今已醒來。

這一條吸毒之路,對很多少年來說是相當無奈的經歷,尤其在同儕的壓力或說暫時提供的溫暖下,慢慢的就會上癮。R現在已成年,回想國小六年級就開始碰K他命的日子,「我爸媽都不理我,唯一理我的就是那群朋友,我們玩得很瘋,當時的我覺得那像靠山,在外面遇到很『靠爸』的事他們都會挺我……」他形容那幾乎是唯一的溫暖,直到後來上了高中在酒店玩被抓,朋友統統跑光,到警察局保他出來的是爸媽,他才意識到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永遠,從此離開這條不歸路。

深夜還在街上徘徊的少年,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予陪伴。(圖/擷取自psychologytoday)
深夜還在街上徘徊的少年,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予陪伴。(圖/擷取自psychologytoday

不論來自家庭或社會 溫暖才是少年迷途知返的關鍵

像W和R這樣的少年,要說如何不踏上吸毒之路,當然除了自己要有極強的意志力,家庭絕對是最大的關鍵。那些深夜還在街上徘徊的少年,也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而非冷漠的指責,想想如果家庭真的夠溫暖,他們為何不回家?而缺了愛的孩子,尤其在情感豐富、身心發展俱速的青春期,最好的方式就是補上。

這個補缺的工作,可以是任何長輩、老師、社工甚至是少年身邊的大人,我們看到知名歌手蕭敬騰在無數次訪談中提到年少時少輔組社工給他的溫暖,讓他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就可以看到,就算非家長角色,仍然可以給少年一盞明燈,指引他另一條路。

從晦暗的少年路走過,毒品就像一個沈重鉛球,拖著他們往下沈淪,越沈越深。讓孩子沒有機會碰毒,絕對不是訓練他們有堅強的拒毒意志力如此簡單,打造一個沒有毒品的社會才是關鍵。

政府有「紫錐花運動」,但並不夠,還必須有更多力量補足,像是以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的社福機構,社工無不絞盡腦汁,企圖在陪伴的過程中將吸毒的孩子拉回正常軌道。企業的力量也不遑多讓,投入社會公益30多年的中國信託,在長期關注兒少及弱勢家庭的經驗中發現毒品濫用的情況太過嚴重,而後甚至為毒品問題成立反毒教育基金會。「那兒童的眼神,是我這輩子看過最無助最無奈,非常非常可憐悲慘的眼神……」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在育幼院接觸到父母為毒癮者的孩子時,忍不住如此感嘆。有了清楚的目標及任務後,基金會不只針對高關懷的兒少,還有學校的學生甚至是一般大眾,都是積極反毒的宣導對象,目標在於打造無毒家園,雖然極其困難,卻是不做不行。

要翻轉少年的毒品人生,政府有責任,社會也有責任,一旦家庭不幸失去它的功能時,誰來接住往下沈淪的孩子?當毒潮來勢洶洶,這絕對是當前台灣兒少問題中最需進行社會反省的議題之一!

在地服務十年的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從服務中看見孩子被毒品控制的無奈,特別為毒品問題成立反毒教育基金會。(圖/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提供)
在地服務十年的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從服務中看見孩子被毒品控制的無奈,特別為毒品問題成立反毒教育基金會。(圖/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