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不變的生活如何找回快樂?史丹佛堂堂爆滿「人生設計課」,萬人淚推這方法

2016-12-08 13:24

? 人氣

在名聲卓越的史丹佛大學,有一堂人人搶著修的課程:設計思考。這門課教學生如何在渾沌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最想走的方向,幫助成千上萬人尋回對生活的熱情。究竟是靠什麼方法做到的?讓這門課的兩個講師來解答...

艾倫喜歡蒐集石頭,平日熱中把戰利品依據大小、形狀、種類、顏色分門別類。在一流學府就讀兩年後,學校要她選擇主修。老實講,從小到大,艾倫不曉得人生要做什麼,也不曉得以後該從事哪一行,但既然一定得選,念地質系似乎順理成章,畢竟石頭是她的最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艾倫的爸媽以女兒為榮。哇,主修地質,以後是地質學家耶。然而,艾倫大學畢業後搬回家住,開始幫人帶小孩和遛狗,賺點零用錢。父母困惑不已,這種工作女兒高中就在做,而他們才剛付完昂貴的大學學費。女兒什麼時候才會搖身一變,成為地質學家?什麼時候才要展開事業?她讀地質不是嗎?理應成為地質學家。

真相是艾倫不想當地質學家。對於地球是如何形成、組成物質是什麼、前因後果又是什麼,她其實不太感興趣。她對田野工作也毫無意願,不想替自然資源公司或環保部門工作。製圖,不喜歡。寫報告,也不喜歡。她念地質,只是因為當初不曉得要選什麼科系,恰巧又喜歡石頭。艾倫大學文憑在手,老爸老媽又整天在耳邊碎碎念,但她實在不曉得該如何找工作,更不曉得人生的路怎麼走。

大學的確就跟大家講的一樣,是人生最美好的四年,但是一畢業,快樂時光就結束了。艾倫不曉得自己的困境並不特殊。許多人跟她一樣,不想找和主修相關的工作。在美國,甚至僅有27%的大學畢業生,後來的工作與當初念的科系有關。不論是「主修什麼,這輩子就會做什麼」,或是「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再來就是工作、工作、工作和無聊到死)」,困住艾倫的念頭,都是「無效的想法」(dysfunctional beliefs),也就是讓許多人無法設計美好人生的迷思。

無效的想法:大學念什麼,以後就得做什麼。

重擬問題:四分之三的大學畢業生後來做的工作,都和自己的主修無關。

珍妮從小到大都努力念書,到了35歲左右,開始收割甜美的果實。她一帆風順,從來不曾跌倒,先是畢業於一流大學,念完了頂尖法學院,接著進入專門打大官司的法律事務所,眼看就要功成名就。不論是大學、法學院、婚姻、事業,人生的一切,樣樣心想事成。珍妮靠著意志力和奮發圖強,要什麼有什麼,堪稱成功的典範。

然而,珍妮有一個祕密。

有時,晚上從矽谷最負盛名的法律事務所開車下班後,她會在華燈初上時,坐在陽台上流淚。她覺得自己理應擁有、應該追求的事物,統統都有了,她卻非常不快樂。她知道理論上,該為努力贏得的人生感到志得意滿,但是她一點都不開心,一點也不。

珍妮覺得自己有問題。有誰每天早上醒來是成功人士的代表,晚上睡覺時卻心有千千結,好像人生缺少什麼,一路走來似乎失去了什麼?一個人擁有全世界卻又一無所有,該怎麼辦?珍妮和艾倫一樣,抓著無效的想法不放,以為只要按表操課,跑完人生大地遊戲的每一關,最後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珍妮不是特例。在美國,三分之二的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15%的人甚至達到痛恨的程度。

無效的想法:只要成功,就會快樂。

重擬問題:真正的快樂,來自打造適合自己的人生。

唐納腳踏實地賺錢,同一份工作做了超過30年。房貸差不多快繳完,孩子拉拔到大學畢業,平日也有好好存退休金,擁有踏實的事業、踏實的人生,每天起床,上班,繳帳單,回家,上床睡覺。隔天早上起床,上班,繳帳單,回家,上床睡覺。工作,繳帳單,工作,繳帳單。

多年來,唐納一再問自己同一個問題。不管是在咖啡廳、餐桌上或教堂裡,他都在想那個問題,甚至到家附近的酒吧也沒丟開。幾杯威士忌下肚後,可以暫時忘掉,但酒醒後又會想起來。近十年的時間,那個問題讓唐納半夜兩點醒來,站在浴室鏡子前自問:「我究竟為什麼要過這種人生?」

每個夜深人靜的時刻,鏡子裡回望的那個人,從來不曾給他答案。唐納的無效想法和珍妮很像,只不過他撐得比較久—一輩子認真上班,事業有成,理應快樂才對。人生這樣就夠了吧?唐納另一個無效的想法就是,人生如果向來這麼過,以後也非得這樣過下去。要是鏡子裡那個人能告訴唐納,他不是世上唯一覺得被困住的人,沒人說以前做什麼,以後就一定得做什麼,那就好了。光是在美國,44歲到70歲之間,有超過3千1百萬人渴望擁有「安可職涯」(encore career),也就是能帶來人生意義、不間斷的收入,還能造福社會的工作。其中一小部分人找到了安可事業,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曉得如何著手,擔心年紀大了,想做什麼重大改變都來不及了。

無效的想法:太遲了。

重擬問題:設計你熱愛的人生,永遠不嫌遲。

每個人都被問過:「你以後要做什麼?」這是人生非常基本的問題—不論我們是15歲或50歲都一樣。設計師喜歡問題,不過他們熱中的,其實是重擬問題(reframing question)。

「重擬」是設計師最重要的思維。許多優秀的創新都從重擬的過程開始。設計思考永遠告訴我們:「不要從問題開始,從人開始,從同理心開始。」一旦對產品使用者有同理心,就會知道該從什麼觀點出發,腦力激盪一番,開始打造原型,找出問題中的未知數。

這樣的流程一般會啟動重擬的過程,有時也稱為「軸轉」(pivot)。重擬是指依據問題的新資訊,重新描述觀點,接著再度發想、重新打造原型。舉例來說,一開始,你以為自己要設計產品(新咖啡口味、新型咖啡機),接著發現其實是在重新打造咖啡體驗(星巴克〔Starbucks〕),於是你開始重擬。或者,想打擊貧窮的話,別再貸款給國內的富裕階級(例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做的事),改而借錢給窮到還不起的人(微型貸款與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蘋果想出iPad點子的團隊也一樣。他們徹底重擬了可攜式電腦的使用經驗。

人生的設計也需要很多重擬的過程,最重要的觀念重擬是瞭解到:「人生無法事先做完美的規畫」。人生不只一個解決方案,沒有標準答案是好事。人生可以有各種設計,每一種設計都能帶來希望,你可以過著有創意、不斷開展、值得體驗的人生。人生不是死的,而是一種體驗,設計並享受那個體驗,將帶來無限樂趣。

「你以後要做什麼」這個問題,重擬之後,變成:「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生命的重點是不斷成長、不斷變化。人生不是靜態的,沒有固定終點,也不是回答完以後要當什麼樣的人之後,一輩子就這樣了,不能再變。沒有人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算是那些決定當醫生、律師、工程師的人也一樣。所謂的要當什麼「師」,只不過是模糊的人生方向,一路上依舊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過程」—一個設計過程—找出自己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熱愛的生活。

用設計師的頭腦思考

各位開始設計生命之前,得先讓頭腦轉成設計師的思維。後文會介紹幾種簡單方法,不過首先有一件事大家一定得知道:設計師不是靠「用想的」,而是靠「打造」。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不能只是憑空發想眾多有趣的點子,但沒一個跟真實世界有關—或是跟真實的自己無關。各位得打造東西(我們稱為做出「原型」),東試一下、西試一下,在過程中享受諸多樂趣。

這樣講簡直是誇大的抱怨。可是許多人告訴我們,他們的生活真的就是那樣。就連喜歡自己的職業的幸運人士,也常感到沮喪,苦於設計不出平衡的生活。該是讓我們換個腦袋思考的時候—一切都要重新出發。

設計生命需要五種心態,分別是「好奇心」(curiosity)、「行動導向」(bias to action)、「重擬問題」(reframing)、「覺察」(awareness)、「通力合作」(radical collaboration)。這五種心態是各位的設計工具。有了它們,什麼都能打造,包括打造出自己熱愛的生活。

當個好奇寶寶

帶著「好奇心」看世界時,萬事萬物都新鮮,生活變成一種探索,事事好玩。最重要的是,好奇心會讓人「沒事就交到好運」。有人不管走到哪,都能碰到機會,其實是因為抱持了好奇心。

試一試

擁有「行動導向」心態,意思是打定主意一路往前走。如果想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什麼,光是坐在椅子上想破頭,一點用也沒有。多思無益,去做就對了。設計師會多方嘗試,這裡試一試,那裡試一試,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原型,屢敗屢戰,直到找出可解決問題的方案。有時,他們發現真正的問題,根本不是當初想的那樣。設計師不抗拒改變,也不會執著於得出原本設想的結果。設計師關注接下來會發生的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重擬問題

設計師卡住時會「重擬問題」。重擬的目的是確認自己在解決的問題,真的是該解決的問題。生命設計的關鍵重擬,讓我們能退一步檢視自己的偏見,開啟新的解決方案空間。本書會不斷重擬問題,打破讓大家無法找到想要的職涯與人生的想法。「重擬」可以協助我們找到正確問題以及正確解答。

一切都是過程

人生很麻煩,有時努力往前踏一步,卻感覺像退了兩步。這個原型錯了,得拋掉。過程中,重點是「放手」—放掉一開始的點子,放掉「還不錯、但普普通通」的解決方案。有時搞砸原本想發明的東西,反而會出現驚人的美好設計。生命設計是一趟旅程,不要執著於終點目標,而要專注於過程,隨機應變。

請別人幫忙

「通力合作」的精神很簡單—你不是一個人。最優秀的設計師知道,優秀設計需要通力合作,需要一個團隊。你不必靠自己想出非凡的生命設計;設計是通力合作的過程,許多最棒的點子其實來自其他人。只需開口,知道該問什麼問題,就可以了。

別管什麼熱情了

很多人腦子裡有一種「無效的想法」,覺得只要找到自己的熱情,事情就解決了。只要知道熱情所在,不管什麼事都能神奇地迎刃而解。我不認同這種說法,理由很簡單:大部分的人不曉得自己的熱情所在。

我們的同事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是「史丹佛青少年研究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Adolescence)主任。他發現12歲至36歲之間的年輕人,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清楚知道自己想朝什麼方向發展、人生想幹什麼,以及理由。4我們兩位作者的經驗很類似,不論什麼年紀,八成的人不太曉得自己對什麼有熱情。

大家弄不清自己要什麼,也因此他們和職涯顧問的對話常常像這樣:

職涯顧問:「你對什麼有熱情?」

求職者:「我不知道。」

職涯顧問:「那就回去找出你的熱情。」

有的職涯顧問會讓人做測驗,評估興趣、長處或找出技能。然而,做過那種測驗的人都知道,做出來的結果沒個結論。再說了,就算測驗說你可以當機師、工程師或電梯技師,幫助也不是太大,你不太可能突然從事那些行業。也因此,大家應該找到熱情所在,不是很有熱情。培養熱情需要時間,研究也顯示,對多數人而言,熱情是試過之後才會出現的東西。要先試,才知道喜不喜歡,然後才能精通—無法「事先」就知道熱情所在。講得再簡單一點,熱情是良好生命設計帶來的結果,而不是源頭。

事實上,多數人對許多不同的事物抱持熱情,唯一能找出人生想做什麼的辦法,就是打造某些可能的生活原型,試試看,哪種生活能引起共鳴。講真的,設計你愛的人生,不必知道自己的熱情所在。一旦知道如何靠著原型一路前進,就能踏上旅途,找出自己真心喜愛的事物,有沒有熱情都無所謂。

作者簡介| 

比爾‧柏內特

史丹佛大學設計學程(Design Program)執行總監。

戴夫‧埃文斯

史丹佛大學產品設計學程(Product Design Program)兼任講師、管理顧問、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共同創始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塊文化《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