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嚴重受創,連大學畢業都有困難的她,成了哈佛教授卻道出:每天活在這種恐懼下

2016-12-07 10:20

? 人氣

我不只是研究冒牌者症,我自己便有這種經驗。而且不僅有經驗,還「活在其中」。那就像一個小房子,而我住在裡面。當然,沒有人知道我在那裡,那是我的祕密,幾乎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冒牌者就是這樣緊抓不放的,那讓你賺到這封口費。如果你不告訴任何人那些感覺,人們不太會想到:「嗯...也許她不配在那裡。」沒必要讓他們知道,對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二○一二年的TED演說中,我分享過自己身為冒牌者的經驗。在我腦部受創後,我還想辦法回到學校,只不過念不下去,因為我無法處理資訊。我身在迷霧中。沒什麼比失去自我認同更糟的事了。所有東西都喪失殆盡了,而你仍感覺某些往日的力量。不過我失去的是思考能力,我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這讓我極度無力。

緩慢地,我奮力讓自己回歸正常,最後終於念完大學,並且說服普林斯頓的某位老師收我為研究生。不過在那之後許多年,我都受冒牌者恐懼所苦。每個成就都讓我更害怕,甚至最微小的失誤都會讓我確信自己不屬於那裡。

(19歲出車禍的故事從15:57開始)

「我不應該在這裡。」這句話一遍又一遍地縈繞在我腦中。

博士班的第一年,我們心理研究所每位學生都要對著大約二十人的小團體進行二十分鐘的演講。在演講前一晚,強烈的恐懼淹沒了我,我跟指導老師說我要退學,這樣一來我就不用去演講了。

「不行,妳不能退學,」她說:「妳要去做這個演講。而且還要一直不斷地做,就算妳得假裝自己做得到,一直到某天妳突然間發現自己做到了。」

隔天的演講我做得不算好。我想除了嘴巴之外其他部位動也沒動。我感覺自己隨時都會忘詞,除了趕快講完之外沒有其他想法。最後有個人舉手問了一個問題,我還以為我會昏倒。不過我撐過去了,我的聽眾好像不覺得一切有像我以為的那麼糟。然後我繼續做各種演講,幾乎是只要有人邀請我就會去,我甚至自己邀請自己,只要可多練習什麼都做。

這花了一段時間,普林斯頓畢業之後,我到羅格斯(Rutgers)大學任教一年,在西北(Northwestern)大學的凱洛(Kellogg)管理學院兩年,有一年在哈佛,一個像我這樣的人絕對不該去的地方。最後,事實證明,我的指導老師說得沒錯:我最後終於發現自己可以做到。

那個時刻是這樣降臨的:我在哈佛的一位學生,一個整學期幾乎都沒有發言過的女士,在最後一堂課前到我的辦公室來。我給了她一個紙條,說她在課堂上都沒有參與,那是不改善就被當的關頭。她站在面前看起來垂頭喪氣,沉默了許多後終於開口,「我不應該在這裡。」她說。她邊說邊哭了起來。

她告訴我她的背景—來自一個小鎮,出身平凡,深深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應該是招生出錯了。她所說的就是我曾有的感覺。

就在那一刻我驚覺:我已經沒那種感覺了。我不是騙子,我不會被拆穿。不過在她說那些話之前,我都沒發現我這些往日的感覺已經不見了。

我下一個念頭是:她也不是冒牌者。她值得待在這裡。

當我做TED演講時,萬萬想不到我那冒牌者症候群,會引起這麼多人的迴響。事實上,我本來差點把那段省略,因為那離我的主題太遠,而且太私人了。在我走下TED舞臺的那一刻,好幾個陌生人上前來擁抱了我,大多眼中泛淚。

他們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同樣的一點:「我覺得妳說出了我的心聲。」一位商務裝束、五十歲出頭的男士說:「我是個成功的生意人,以一般人的標準來看,我知道表面上看不出來,不過我每天走進辦公室,都感覺自己像個冒牌貨。」我料想不到,我接下來還會再聽到數千人說同樣的話,我每天都收到這樣的電子郵件,每一封都述說著覺得自己像騙子的故事。

我本來主要是研究偏見的學者。我的論文,是社會心理學方面的,著眼於研究刻板印象如何影響某些歧視的模式。我一直都很關注那些感覺自己被邊緣化的人。我們怎麼改善這樣的情況?不幸的是,偏見不會一夕改變。雖然這不能成為忽略問題的藉口,不過我們也無法明天就消除它。我教的是性別與種族的心理學研究,不過對此主題我沒有太多樂觀的解決方案可說。

這讓我很困擾。例如:當我對著一群要找工作的年輕女性演講,我能說什麼?「是的,研究清楚證實,職場上普遍仍有性別主義。謝謝聆聽,祝妳們好運!」我仍然積極研究偏見的起因與影響,不過現在我超過一半的研究焦點放在找出微小但務實的可行之道—當面對負向偏見或偏差時,人們可以做得到的事。即便那些負向偏見與偏差是來自他們自己。

作者|艾美.柯蒂(Amy Cuddy)
 
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著名心理學界學者,主要研究非語言行為與刻板印象、權力對人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文章,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也被刊登在各類型主流媒體上,如《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連線》雜誌,甚至《富比士》、《華爾街日報》等商業報章雜誌上。《時代》雜誌譽她為「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她並躋身美國知名商業網站「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的「改變世界的50名女性」,世界經濟論壇基金會也推崇她為全球青年領袖人選,她的TED演講推出後便持續瘋傳,點閱率在所有演講中,排名高居第2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三采出版《姿勢決定你是誰:哈佛心理學家教你用身體語言把自卑變自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