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短短十幾年就滅亡,真是因為暴政嗎?從歷代大文豪的評論,看出背後其實別有玄機…

2019-11-17 06:00

? 人氣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批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詩中提到的《十批》指的是郭沫若的《十批判書》,郭沫若是贊同孔子而批判秦始皇的,毛澤東則是要郭沫若去讀讀柳宗元的《封建論》,贊同郡縣制。毛澤東認為秦始皇對於中國的歷史貢獻很大,焚書坑儒只不過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所贊成的封建制不是好的制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差不多同一個時間,埃及副總統沙菲訪問中國,毛澤東又說了:

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制度。

毛澤東贊同郡縣制的精神,並且同意柳宗元的立論,認為「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郡縣制會出問題是因為沒有把兵給控制好,兵如果能控制好,郡縣制也能好好發展,而這也是毛澤東「槍桿子出政權」的真諦。

歷史上評論秦始皇的人不少,由於中國歷代皇帝雖然高舉儒術,但暗地裡使用法家治國,因此批評秦始皇的人多從儒家的角度出發,認為他不施仁義,焚書坑儒,實行暴政。那些批評秦始皇的臣子多半是從當時的角度,向皇帝上建言,希望意見能被採用,藉秦始皇的例子針砭時政,用來改變當下的政局。一九四九年之後,郭沫若的角色和中國歷代的臣子類似。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毛澤東不是傳統的皇帝,而是個當代極權政治下的強人,透過秦始皇實行「統一」的政策,讓新中國從一九四九年以前分崩離析的狀況下,達到實質的統一。毛澤東生平的最後幾年,聽聞了始皇帝的陵墓被找到了,而這也讓世人對於秦始皇的成就有更清楚的認識。

本文部分內容取材自時報出版《重新思考皇帝: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