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你好好說故事:一堂Public Narrative課讓你說動別人、改變社會

2016-11-21 16:14

? 人氣

在設計行為時,需要注意行為的可行性,假設這個故事是與環保議題相關,設計的行動是希望聽眾在聽完故事後能「換掉家中的燈泡」,這個行動的可行性和「加入支持換燈泡的連署」相比,是不是後者的可行性較高?而且能夠影響的族群更廣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Case study:James,一段關於性別霸凌的故事

這學期的第一堂課和最後一堂課,教授都用同一支影片來說明 public narrative 要如何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影片中的主角 James Croft 正是哈佛教育學院的學生,他在上完課後所做的一段 5 分鐘關於 self、us、now 的演講。

你可以聽一次演講,再來看看是否能夠拆解出其中的環節,究竟 James 怎麼樣刻畫他的故事?首先,他訴說著一位才華洋溢的小提琴家 Tyler,因為一段同性戀視頻被流傳在網路上,因而跳樓結束自己生命的故事作為整段故事的 story of now。

接著 James 說道,自己曾因喜愛芭蕾舞而被同學、甚至是學校體育老師嘲笑過於女性化,在高中時校長曾經當著全校學生面前說:「homosexuals deserve our pity and our prayers」,在眾多男性同學中,James 感到無助且徬徨,認為自己是唯一個有自我認同問題的人。這是 James 的story of self。

接著故事擴散至 story of us,James 從自己的經驗延伸到群體,任何人都可能是那個覺得孤獨無援的人,可能你的家人或是朋友,現在正處於這個煎熬的時刻,就像小提琴家 Tyler、13 歲的 Seth Walsh、 15 歲的 Billy Lucas,或是 Raymond Chase,這些年輕的生命用自殺結束了人生,只因為他們沒有在正確的時刻被救援。

接著,James 再度回到 story of self,他說自己等了 10 年才終於向親人坦承自己的性向,這 10 年的等待,James 總是為自己沒有勇氣做好同性戀學生的榜樣而感到自責。

James 決定不再等待:「I have to act now. We have to act now. Because it isn’t enough to allow these things to happen and then to mourn them after. We need to catch these kids before they jump.」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