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癌症篩檢嗎?醫師揭殘酷真相:做了這種癌篩,只會得到焦慮、手術和性功能障礙

2019-11-09 08:30

? 人氣

癌症篩檢能及早發現癌細胞,卻也可能對人體造成不必要傷害(圖/Unsplash)

癌症篩檢能及早發現癌細胞,卻也可能對人體造成不必要傷害(圖/Unsplash)

實在難以想像,癌症居然也會有過度診斷的現象。醫生與社會大眾都明白癌症的基本常識:癌症是很可怕的疾病,會無情地擴散到身體各處,若不治療就會致死,而且常常治療了也是枉然。治療的不二法門就是早期發現癌症,因此身為醫生,我們的目標很單純:儘可能檢查出初期癌症。這項原則過去向來是醫學界的圭臬,其他主張都是異端邪說,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變。

隨著攝護腺癌篩檢的問世,我們被迫改變自己的觀點。突然間,我們進行篩檢的目的似乎只是要找到攝護腺癌。我們發現,許許多多的男性都有攝護腺癌(遠遠超出我們料想中會出現症狀或死亡的人數);於是,我們無法再否認即使是癌症,也存在過度診斷的可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癌症篩檢的目的,是要努力尋找健康民眾身上的癌細胞,即在無症狀時就系統化地尋找疾病(若我們在有症狀的患者身上找癌症,就不稱為篩檢,而是診斷檢驗)。我們現在拚命地尋找癌症:接受檢查的人數與頻率雙雙增加,檢查結果也更加精細。而我們找得愈認真,發現的癌症就愈多。

當然,癌症不同於鼻竇炎或膝痛,是會致人於死的疾病,風險自然高出許多。但治療的代價也更高—癌症治療可能危害健康,甚至會要你的命。除非必要,否則你不會想接受癌症治療。

正如同其他設法早期診斷疾病的方式,癌症篩檢是一把雙面刃,可以帶來好處(抓緊機會及早干預可望減少死亡率),也可能造成傷害(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有時兩者都會出現。因此,癌症篩檢固然很有道理,主張謹慎以對也不無理由。

當醫生成了患者

艾薩克不是我的病人,他是我的同事。我們的年紀差不多,都五十來歲。他是美國東南部一間醫學院的臨床流行病研究學者。過去二十年來,我每幾年就會在全國醫學會議上看到他。艾薩克的專長是腫瘤,即治療癌症的醫生。他總是充滿了活力:聰明、健談又有工作熱忱。他研究製藥公司向腫瘤科醫生推銷治療的手法。這個議題十分重要,他視其為終身志業,不遺餘力地做對的事。

我上一次見到艾薩克時,他說自己被診斷出攝護腺癌。每年,他都會幫自己做攝護腺癌的篩檢—驗血看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自我篩檢似乎令人意想不到,但醫生普遍會做簡單的自我保健。艾薩克向我坦承,他擔心若自己罹患癌症,恐會損及身為腫瘤科醫生在病人眼中的地位,所以覺得有必要努力避免癌症上身。

多年來,他的PSA都小於2ng/ml,很理想的數值;根據傳統經驗法則,只有PSA指數大於4的男性才需要做切片檢查。但在2004年,一項新公布的研究指出,PSA指數不到4的部分男性也有攝護腺癌。有些醫生便開始主張,我們應該對PSA指數大於2.5的男性進行切片檢查;有些醫生則建議,我們不能以單一數值決定是否切片,應該針對PSA指數一年內大幅上升(即所謂PSA上升速率)的男性做檢查就好。隔年,艾薩克的PSA指數大約增加1毫微克,略超過2.5。他便決定接受切片檢查。

基於PSA指數上升所做的攝護腺切片,跟其他癌症切片檢查有根本上的差異。一般來說,針對其他器官做切片,是因為醫生摸到或在造影檢查中看到結節(組織硬塊)。所謂切片,是要切除部分硬塊來進行病理檢驗。然而,大部分的攝護腺切片檢查,都是因為PSA指數異常,艾薩克就是如此。在此情況中,醫生靠著超音波通常摸不到或看不到任何東西,即沒有結節可供切片。

由於攝護腺沒有明顯可供切片的部分,因此泌尿科醫生通常會採集六至十二個樣本,以尋找攝護腺的癌細胞。每次切片都要用細針取得一點攝護腺組織,泌尿科醫生會試圖做整體採樣,把整個攝護腺分成不同區域,並且在每個區域進行切片。艾薩克做了十個細針穿刺切片,其中之一出現了癌細胞。就這麼簡單,艾薩克罹患了攝護腺癌。無論只有一個樣本有癌細胞,或十個樣本全都有癌細胞,患者都會得到相同的診斷。但後者的攝護腺癌顯然比前者的面積更大,也可能嚴重許多。

艾薩克選擇了最為積極的治療: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當時他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但結果出乎意料,他說手術的影響可大了。他整整六個星期不想上班,因為手術後完全筋疲力盡。術後六個月,他依然有性功能障礙。他說,自己和妻子已接受無性生活的事實,但依然是很大的考驗。艾薩克質疑起自己當初的決定,問我說:「如果是你,絕對不會選擇手術,對吧?」

我說不會,因為我沒做攝護腺癌篩檢,所以不可能面臨這些抉擇(除非醫生未經我同意,就逕自在驗血時順便篩檢,有位同事就遇到這種事)。但我也可能因為罹患攝護腺癌而死;假如我接受篩檢,也許死於攝護腺癌的機率就低一些。誰都說不準。

艾薩克接受篩檢是正確的決定嗎?實在不可能預先判斷。他的決定也許是對的—說不定他若等到出現症狀才治療,便會死於癌症,而如今癌細胞完全沒了。又或者他的決定是錯的—說不定他被診斷出的癌症,終身都不會產生不良影響,根本是白忙一場。假使如此,診斷結果只帶給艾薩克因罹癌而導致的不必要焦慮、多餘的手術與隨後的副作用,像是性功能障礙。

大家都曉得癌症篩檢可能帶來的益處:說不定可以避免死於癌症。但鮮少有人知道篩檢更容易導致的害處:忙著診治的癌症根本不會影響健康。諷刺的是,最快罹患攝護腺癌的方式,就是接受攝護腺癌篩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經濟新潮社《過度診斷:我知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是,我真的有病嗎?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