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會不會把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毀掉?注意這4點,賺錢又可以救地球!

2016-11-14 13:00

? 人氣

在法國和德國,則推出汽車汰舊換新,並倡導電動車的使用以及共乘制度對碳排放及汙染嚴重的產品課徵較高的稅。鼓勵企業進行綠色改革,從生產、販賣到資源回收都有相關的配套措施與獎勵。然而,這並不是一昧的懲罰汙染,政府也有考慮到考慮民生需求和產業競爭力,如:交通用的油稅額高於暖氣的稅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台灣而言,在今年年初國發會舉辦了兩場綠色經濟論壇,其中邀請了台積電、中鋼、台達電等許多重量級的企業,在論壇中討論到面對水資源的管理,台積電做到了「一滴水用3.5次」,台積電同時更要求其他的廠商也一起達到相關的綠化標準。前陣子在Dcard、臉書等社群軟體上引起熱議的塑膠微粒話題,有許多人發文、轉貼解釋什麼是塑膠微粒,也有不少的學生、上班族自動的發起要選擇更友善環境的商品購買。

雖然當中有不少的困難與限制,像是中小企業較少有專業的綠色人才、培訓課程不多、能源缺乏,與城鄉差距等,但這些都可以慢慢改善,像是藉由教育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建立民眾綠色消費的觀念;在使用服務或購買產品時就注意這項消費會對地球帶的影響;推動綠色標章、重視公平交易等。台灣起步雖然稍微晚了一些,可是進步的速度並不緩慢,相信一直努力下去我們便能在拚經濟的同時,也找到更好的模式與世界共處。

參考資料

睜開眼睛看看台灣的優點:綠色產業獲國際肯定
天下雜誌:推動綠色成長 政府是關鍵
綠色經濟企業帶頭做 台積電「一滴水用3.5次」創競爭優勢

文/ 王若婕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維京人酒吧(原標題:綠色經濟:與世界共處的另一種模式(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