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安享退休生活?最新調查顯示:2大因素是錢不夠用的焦慮來源

2016-11-11 07:00

? 人氣

「投資那麼多年股票怎樣好像沒賺錢?60歲到底能不能退休?」55歲王董白手起家,現在是一家中小型精密工具機公司老闆,商場往來消息多,常跟著朋友在股市殺進殺出;最近結算個人戰績,赫然發現十多年來不僅沒賺,還有點小虧損,不禁心慌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信託專家建議,想從容不迫退休,不僅要準備得早,也要準備得好;先了解兩大不可不防的退休潛在風險,才能精準擬訂退休目標、選對適合理財工具。

台灣股民真不少,據台灣證交所統計資料,累計開戶人數高達1,754萬人,近十年來,2006年、2007年、2014年單年新開戶數均超過百萬,2007年更達192.97萬戶,直逼200萬大關,可見國人有多愛買股票。當中更不乏將投資股票當成終身職志的資深股民,並列為準備退休理財的主要工具。

據中國信託「2016年家庭樂活享退指數」調查,國人規劃退休工具前四名依序為保險、定存、不動產、股票,可見國人理財工具選項頗為極端,不是偏向保守,就是相當積極。

投資股票有機會博得高報酬,是吸引投資人的亮點,但高報酬往往伴隨高風險。今年初以來黑天鵝事件頻傳,包括地緣政治風險、英國公投通過脫歐,乃至於美國總統大選均嚴重衝擊台股表現,讓不少股民哀嘆賠錢。不過,選擇過於保守的工具,也可能面臨辛苦的存錢卻抵不過通貨膨脹的窘境。

退休有兩大不可不防的變數,分別是「退休金流」、「人生風險」。(圖/webandi@pixabay)
退休有兩大不可不防的變數,分別是「退休金流」、「人生風險」。(圖/webandi@pixabay

低利又逢長壽 還本險、年金夯

中國信託專家團隊建議,在選擇退休工具之前,應該先了解退休有兩大不可不防的變數,分別是「退休金流」、「人生風險」。

退休金流變數來自於微利、通膨與退休政策變動.國內長期處於低利率環境,國銀一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1.015%~1.9%、超過500萬元大額存款還會再打折,但物價上漲率卻高於利率,意謂台灣處於實質負利率階段,錢是愈存愈薄;此外延後退休年齡已成為先進國家趨勢,台灣亦將於2025年前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上調至65歲,影響所及,民眾想趁體力好時早早退休難度大增。

此外,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衍伸出長壽風險與老後醫療支出問題,皆恐造成老本不足等問題,亦即我們所稱之為人生風險,這就代表我們要準備更多的退休金、醫療照護預算。

中國信託專家團隊提醒,理財工具選擇首重穩定性、收益性、流動性,建議運用終身還本型商品或遞延年金創造退休後的永續穩定金流。

退休變數難測 二大對策有解

因應二大不可不防退休變數,中國信託專家團隊提出二大對策。其一,提高自提退休金比重,不僅因勞保、勞退的所得替代率低,另一原因是退休年金政策可能調整,找專家諮詢、協助規劃退休準備金,方為確保穩健達成退休目標的上策。

其二,建構完善醫療防護網。一般來說,醫療花費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衛福部亦統計國人60歲以後醫療費用占一生醫療費用的七成,建議針對老後常見好發疾病,依序建立住院醫療險、長期照護險、重大疾病險,將醫療費用轉嫁給保險公司。

眼看設下的退休目標愈來愈逼近,你會選擇怎麼做?(圖/ivanac oi@pixabay)
眼看設下的退休目標愈來愈逼近,你會選擇怎麼做?(圖/ivanac oi@pixabay

以55歲的王董為例,隨著二個兒子已陸續進入職場,太太又希望老公別再過度操勞,前兩年為自己設下60歲退休的目標。眼看著愈來愈逼近退休年齡,今年在股票市場又失利,決定向擁有退休資產配置專家團隊的中國信託請求諮詢。

經中國信託專家團隊協助檢視現況及需求,王董希望退休後每月至少有10萬元(新臺幣,以下同),而他除自住房屋外,目前可動用資產包含1,800萬元定存、500萬元活存、850萬元配息型基金、以及繳交500萬元保費的還本型保險,合計每年可有50萬元現金流,但距離每月10萬元(一年120萬元)的期望值有段差距。

過程中亦發現,王董的醫療保障算完整,但缺少長期看護險。為補足現金流差額、建構長期照護防護網,中國信託專家團隊建議善用2,300萬元存款,調整配置項目,以提供較佳現金流以及長期照護保障。

工具有二,一是定存轉做遞延年金,調整後每年可領124萬元,每月有10萬元出頭;二是每年從活存提出90萬元投保六年期長看險,以確保萬一因疾病或意外發生須長照的保險事故時,每月可領5萬長期看護金,用以支付看護費及購買長看耗材。

風傳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