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台北無一處靜謐?造訪市區這6個清幽角落,漫步時光隧道賞老台北最美風情

2016-11-07 14:24

? 人氣

漫步台北城,聽見最美的歷史。(圖/悅新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漫步台北城,聽見最美的歷史。(圖/悅新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聽城市導覽引路人娓娓道出台北城的身世、紅磚老牆、總統官邸見證歷史政治更迭;糖業與成衣建構經濟血脈;在藝術村聽台北異鄉人歌唱,這裡是新時代創意與靈感的交會所。以下,就讓我們跟著書院臺北的腳步,在台北城最典雅的這6處「聽」見歷史。

1. 西園29 服飾創作基地:茁壯艋舺服飾商圈的一顆白色大樹

(圖/小日子提供)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許芳瑄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過去從事服裝設計的工作,進來這裡已經有五年的時間,這裡是一棟紅磚色的三層樓建築,左側外牆的裝置藝術,宛若一棵由牆面生長出的白色大樹,內部則是由臺灣知名室內設計師沈志忠設計的純白空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開始會選擇在萬華成立服飾創作基地,是因為附近有一個鄰近艋舺傳統服飾批發商圈正面臨轉型,隨著網路通路發達、國際品牌來台、新消費型態的百貨商場崛起,艋舺服飾商圈的榮景已不復見,我們希望可以扮演艋舺地區傳統服飾廠商與國內設計人才間的橋樑,將更多人潮帶入這個社區。

過去政府針對在地商圈提出轉型計畫,我們也會一起給予看法與建議,撰擬計劃書提供政府作為政策考量,希望能為商圈爭取資源,加入產業轉型的計畫執行。之前也與部分業者合作開發,我們的設計師提供設計概念,協助店家將服裝創作出來,再經由商圈銷售。

除了在地商圈的串連外,我們也與許多大專院校進行產學合作,透過實習制度,讓學生跟著師傅學成相關技術,培養設計美感;也會跟學校合作專題課程,固定租借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的場地,同時提供業界的品牌或設計師前來參與課程,希望能培養更多業界的人才。

協助在地產業轉型及扶植更多臺灣品牌人才,是我們最大的使命,為了帶動人潮前來,我們會例行性的在年底舉辦健走活動,穿著臺灣設計的機能性服飾,帶著民眾到附近的古蹟導覽,聽在地的歷史故事,期待透過舉辦活動能協助地方發展。

電話|02-2336-7599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二段9 號
網站|官方臉書

2. 剝皮寮歷史街區:紅磚土牆老街巷,重現艋舺百年風華

(圖/小日子提供)
(圖/悅新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悅新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悅新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我來自臺南,小學就讀全臺首學孔廟旁的忠義國小,從小在文化氛圍濃厚的環境中長大,即使之後來到臺北工作,也不曾改變我對歷史與古蹟的好奇,過了大半輩子終於找到人生的志業。

過去我時常帶著太太到龍山寺拜拜,再慢慢散步到剝皮寮,還記得第一次踏入這條街被深深撼動住的感受,走在這裡的每一步都好像回到了清治時期的臺灣。退休之後到剝皮寮散步的次數便更加頻繁,有次意外看見招募志工的公告,我便拿著報名表一腳踏入百年前的臺北街道,開啟了幸福的機緣。

臺灣的歷史發展脈絡是「一府二鹿三艋舺」,臺北則是按照「一艋二稻三城內」的順序開發,回溯到清朝康雍年間,當時許多人渡船移民來臺生活,搭船順著河便這麼來到艋舺落地生根。

人文與歷史對一座城市來說何其珍貴,但若不被人們理解將會變得毫無意義,很高興在經歷一連串的上課與訓練後,我能成為一位說故事的人,將所愛的地方與它的過往,告訴每一位前來的訪客。

擔任導覽志工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可以隨著不同族群而安排最合適的導覽內容,有時我還會帶著民眾走到附近的青草巷喝喝百年青草茶,述說過去那段因為人們會到龍山寺求藥籤而興起中藥青草店家的歷史,有時遇到擁有相同成長經驗的民眾,他甚至可以回饋我更多屬於他自己與這個地方的小故事。

能夠在65 歲踏入這個地方,讓每個人了解、認識這座城市的過往,擴大古蹟價值,便是我最大的滿足,因為多一分了解才能多一分情感,希望每個聽過我說故事的人都能更愛著這塊土地。

電話|02-2336-1704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 號
網站|官方網站

3. 草山行館:無情夜火燒去歷史的痕跡,草山記憶在藝術裡新生

(圖/小日子提供)
(圖/顧明和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顧明和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顧明和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人們若談到草山行館,常與蔣中正總統聯想在一起,因為國民政府播遷來臺之初,士林官邸尚未興建,蔣中正與夫人宋美齡的最初落腳處便是位居陽明山高處的草山行館。因此有人說,草山行館是臺灣第一座總統官邸

可惜在2007 年,原本的草山行館遭受縱火,除了石砌牆與蔣公銅像之外,幾乎無一倖免留存,損失了不少歷史文物。重建以後,由我們接手經營,由於原有的擺設文物都已焚燬,我們遂開始重新思考草山行館的歷史脈絡,想為重生之後的行館找到新的定位。

後來我們發現,靜處一隅的草山行館可以說是見證了草山的發展歷程,是陽明山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

2百年前,草山因為過度砍伐,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草山」。當日軍進入後,北部的抗日義軍在簡大獅的號召下據守草山一帶,臺灣總督府為了逐步削弱反抗勢力,開始積極在草山上闢建道路。這個舉動,讓日人發現了草山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於是十年之內,政府有計畫種植下百萬株的人造林,並且建設公共浴場,讓草山頓時成為遊憩勝地,許多株式會社紛紛在此建立高級招待所。草山行館的前身──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招待所,就建於此時。

仔細回想,徘徊於草山行館幽靜的穿廊內,依稀就有了新的體悟,窗外2棵走過百年的楓香和相思老樹,彷彿也在低喃著從荒莽年代走來,看過了兩輪政權,無數的悲歡軼事。時至今日,雖然仍有不少人會帶著特殊的記憶和感情來到這裡,努力從片斷的遺痕裡捕捉一些時代的殘餘,但我們仍希望跟上歷史的變遷,在時間流動裡創造新的草山記憶。「藝術」就是我們給出的答案。草山行館定期會邀請藝術家入駐展覽,讓民眾安排上山遊玩的行程時,也能擁有高品質的藝術據點,像是在花季期間,我們就曾邀請知名畫家李曉寧來展出一系列饒富生趣的花卉水彩,那次使我印象很深刻,山間瀰漫了入春的氣息,整個草山行館都變得活潑起來。

還有,附近的湖山國小每年都會向我們租借場地舉辦畢業典禮,這讓我們更努力強化地緣連結,過去我們也曾舉辦「草山夜未眠」夜宿行館,觀測生態的親子活動,我覺得,草山行館跟民眾的關係已經慢慢轉變,不再是依附在歷史中的神秘會所,如果未來有一天,草山行館能夠成為大家喜愛的藝術據點,可以到此看展,認識草山故事,接觸不一樣的生態,我想,那會是很美好的一件事。

電話|02-2862-2404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湖底路89 號
網站|官方網站

4. 台北國際藝術村:在鬧中取靜的老宿舍裡,讓藝術安靜的發生

(圖/小日子提供)
(圖/顧明和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顧明和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很多人問我:「妳在藝術村工作,那一定很懂藝術囉?」「這件藝術作品是什麼意思啊?」或者更直接一點:「藝術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這些問題都不容易用簡短明確的話回答,如果一定要認真追究的話,我認為藝術是不需要思考為何存在,以及存在的意義的,藝術,就是理所當然的應該存在,因為藝術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從生活的需求中自然找到穩固的專屬於它的位置,也從生活製造的剩餘渣滓中不自覺的生成。

這樣想的話,我想更接近在台北國際藝術村,你會呼吸到的氣味和氛圍。

在北平東路上的台北國際藝術村,雖然鄰近臺北車站的繁華喧囂,但卻保有了沉靜的步調,附近的大片空地和市集適合緩步,後頭天津街的鹿港小吃,讓人可以回味幾乎快被遺忘的老臺灣味,至於走到林森北路巷弄裡,可逛可吃的小店更是豐富,對於駐村於此地藝術家們來說,很容易可以融入臺北的生活文化裡。經過環境以及人群互動的潛在影響,駐村藝術家們在臺北創作的藝術品往往會產生細微有趣的質變,也等同是鏡子一般,映照出臺北市不同於各國的人文特色。

事實上,現在的藝術村建物,是以前的養護工程處宿舍,即使外牆經過藝術家粉刷塗鴉而有不同的面貌,但內部仍保存了當時濃厚的生活氣息。我們將大多空間保留作為駐村藝術家的居住場域,盡量安靜地不多加打擾,讓他們能夠在充分的隱私尊重下思考創作。因此,台北國際藝術村只有一間「百里廳」作為展覽空間,雖然規模不如當代藝術館或同樣屬於台北國際藝術村的寶藏巖,但仍是我在業務餘暇時最喜愛流連的地方,面對眼前的藝術品,回想與創作藝術家真實相處的過程,試著想像他創作時傾注的內心想法,有時在百里廳巧遇本人,並肩在作品前,彼此交換一次會心的眼神對話,也是只有在藝術村才能擁有的美好機遇。

先前,我也曾在江子翠南管劇團擔任行政,相比之下,現在的工作內容主要為行銷推廣,對我是很新鮮的經驗。我一直在摸索該如何觸及更多的人群,讓藝術更親近人,也許,只是某天的一次觸發,就能使多一個人被美吸引,也在美的悸動中感到被理解。所以,我們籌畫了寶藏巖燈節、混種音樂祭等較大型的活動,呈現藝術不同的跨界可能。

還有週五漫談夜,會定期邀請藝術家來和觀眾聊各種創作事。雖然還有許多計劃尚未實現,不過,我很期待跟不同的群眾,產生更大的激盪,讓更多人在藝術裡發生變化。

電話|02-3393-7377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7 號
網址|官方網站

5. 士林官邸:老年代裡的老記憶,認識政治以外的蔣故總統家人

(圖/小日子提供)
(圖/顧明和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顧明和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當士林官邸不再籠罩著神秘的厚紗,人們走近了它,會看見什麼?感受到什麼呢?

曾經,這裡是故總統蔣中正先生與夫人宋美齡在臺灣居住過大半歲月的地方,從民國39 年3 月31 日遷入,一直到民國64 年4月5 日,先生病逝於此,長達26 年的時間,這裡戒備森嚴,不經允許外人難以得窺。就連想登上附近的高處芝山岩,遠望士林官邸也不可得,因為當時的芝山岩同樣隸屬於軍情局管轄,作為重要的彈藥庫使用。

如今當偶爾遇到遊客問我,為什麼要把整座官邸外牆漆成暗綠色?我總是笑著注視對方,告訴他,那便是兩岸風雲緊張的年代裡,為了隱藏與保護,不得不然的措施。

進入官邸正房之後,又是另一種體會了。人們常以為先生夫人位居國家頂端,領導政府,生活起居想必精緻而講究,其實除了接待外賓用的大客廳──跟圓山飯店出自同一設計師手筆──是為了展現國家氣度而有莊嚴之感外,其餘地方大多是樸素而低調的。士林官邸陳列的舊物基本上都保存得很好,維持了50年前的原貌,時代遷移,如今我們回顧造訪先生夫人的居所,更能夠不帶過多政治色彩的看見他們做為與常人無異的丈夫、妻子、父親角色,所過的生活是怎樣的

這也是我覺得現在透過士林官邸更深的認識先生夫人時,比較好的一種態度,將政治功過交給歷史評斷,在這裡,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位曾經在中華民國發展中擁有重要地位的人,他的尋常生活。我想僅僅如此,就足以讓我們產生許多感受與想法了。

「聚會」是士林官邸裡很重要的一部分,如當時擔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森夫婦曾經造訪,並在先生書房下榻,而先生夫人的家庭聚會更是頻繁。蔣先生童年由母親獨力撫養,因此感念母德,一生不渝,在士林官邸小客廳,至今仍懸掛著當年供奉的母親王泰夫人遺像,先生生前每日早起,必定到遺像前瞻仰追思,然後才開始一天的公務。在每年王太夫人的生日那一天,蔣先生一定會舉行家族聚會,成為了一種家裡的默契與傳統。另外,像夫人深受西方文化薰陶,喜愛電影,除了有時在正館餐廳播放,家人一同欣賞外,夫人也會邀請附近民眾,在現在的官邸公園廣場上架設露天電影院,播放當時受歡迎的電影,與民眾一同欣賞、分享。

能夠在士林官邸擔任導覽志工,透過跟民眾的交流,得知先生夫人不常顯露的生活樣貌,對我而言,正是來對了地方,深感榮幸。而且隨著了解愈深,我也愈感覺自己肩負著介紹的使命,要讓更多人都願意走進士林官邸,以及先生夫人的日常生活裡。

電話|02-2883-6340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60 號
網站|官方網站

6. 糖業文化展示館:隱身萬華的文化園區,輕聲述說糖業發展史

(圖/小日子提供)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圖/小日子提供)
(圖/林佳靜攝,2016書院臺北提供)

我在萬華區長大,小時候在糖廠周圍玩耍,慢慢隨著時間過去,跟著糖廠一起成長,從抗爭到保存,從糖廠到文化園區,我皆參與其中,後來也當了糖廍文化協會第七屆會長,基於對於糖廠與在地的感情,我總是無怨無悔地投入推廣糖業相關事務。

我很熱衷當志工,如果遇到遊客有問題,我會義不容辭給予協助。就算平常沒有排班,我也會跟三五好友帶一些食物在這裡邊吃邊聊天,一起度過悠然時光。一個人閒暇時間,我也愛在園區裡頭散步,感受這裡的悠閒氣息與歷史文化氛圍。

早期這裡是日本會社經營的臺北製糖廠,煙囪高達135 尺,在1910 年代是全臺北市最高的建物,從1911 年至1942 年,形成北臺灣的糖業盛世。戰後,台糖接收這塊廠區,並擴張倉庫腹地,1947 年設置萬華倉庫,變成台糖原物料運輸與進出口的轉運交通點。1997 年,原先這區域要被拆除改建療養院,但在地居民抗爭請願,希望能保留文化資產,爭取到改建為鄰里公園,順利保存北臺灣的糖業歷史建物。

現在園區裡保存三棟糖倉,裡頭規劃糖業文化特展,介紹臺北糖廠的歷史沿革;此外也設有糖藝教室,作為文化以及社區教育推廣之用途。常常有幼稚園與國小學生前來校外教學,我們安排志工導覽,也辦糖藝活動,教小朋友用甘蔗渣製作甘蔗巧克力、銅鑼燒等甜點,這些互動教學受到親子歡迎。

在戶外園區擺設著早期載送蔗糖的五分車,後頭拖著功能不同的台車與車廂。此外,旁邊也有一小塊甘蔗園,種了11 種不同品種的甘蔗,各品種有不同特性,皆是臺北市糖廍文化協會認養,由志工們負責施肥維護。「艋舺甘蔗祭」是我們每年的重頭戲,在地里民會安排表演活動,此外也有一系列以甘蔗為主題的活動,例如剖甘蔗比賽、甘蔗汁無限暢飲等等。每年活動都會吸引許多在地居民以及外地觀光客前來共襄盛舉。

萬華有很多地點適合觀光,我建議花一天時間在這個區域走走。除了糖廍文化園區,附近還有「剝皮寮」與「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很適合做文化古蹟巡禮;喜愛傳統小吃的饕客可以逛「廣州街觀光夜市」;大自然愛好者則可以去「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台北市野鳥協會規劃免費賞鴨導覽,深受歡迎。

從小生活在這裡,希望愈來愈多人能來這裡,認識糖業文化,也希望能再多辦一些活動,讓這裡能更活絡。

電話|02-2306-7975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大理街132-10 號
網站|官方臉書

文/林筑婷、顧明和、張翰豪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書院臺北》手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