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歐洲醫療市場:有錢人流行捐錢蓋醫院,但實習醫師必須付學費才能參與查房

2016-11-01 08:00

? 人氣

十八世紀的耶穌會傳教士將他們的所學傳到中國,引進新的外科技術、藥物和疫苗,並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根據歐洲路線建立教會醫院和醫學院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歐洲醫院的性質、結構和財務狀況彼此間存在很大的差異。舊有的中古時代醫院,如倫敦的聖巴塞洛繆和聖托馬斯醫院,繼續維持慈善機構的定位,照護他們認為值得幫助的窮苦人家,並提供醫師行醫和指導學生的機會。

醫師也會和富有的醫院贊助者建立良好關係,這些金主日後可能會為醫師帶來豐厚利潤的自費病患。這些機構大多數是一般的綜合醫院,治療各種外科和疑難雜症。在一些國家,如西班牙、法國和德國,國家輔導成立的醫院比較突出,不僅是在濟貧服務上,一般大眾醫療服務也是如此。

然而,公家醫院裡的醫師和護士經常遭到無知、疏忽和專業能力不足的批評,引發民眾要求加強監管的呼聲。

在十八世紀下半葉,全歐洲都在蓋新醫院。這些機構有的是依據宗教和慈善原則而興建的,有的則是軍事需求,或是基於政府對公眾健康的關注而成立。許多專門機構都是針對特定的病患群體而設立。

在英國及其殖民地,為了防治梅毒和淋病等性病,成立了「性病醫院」(Lock hospitals),主要就是要防止性病在士兵和水兵間蔓延開來。婦產科醫院,如倫敦的已婚女性待產醫院(Lying-In Hospital for Married Women in London,創立於1749年)或是紐約市立待產醫院(Lying-In Hospital of the City of New York,創立於1798年),都是為了要改善女性在懷孕、分娩和生產的醫療照護而設立的。

另外,像是於一八○五年開立的倫敦眼疾和耳疾施藥所(London Dispensary for Curing Diseases of the Eye and Ear),也就是日後的摩爾眼科醫院(Moorfields Eye Hospital),就是為了治療特定病症而設立的專科醫院。此外,患者也可以在所謂的施藥所(dispen saries)獲得醫療諮詢和治療,其運作方式非常類似現代醫院的門診部。窮人、老人和體弱的患者也可在病房或濟貧院的療養院接受照護,費用由當地納稅人資助。

十八世紀醫療院所的增加也和當時日益興起的慈善事業有關,特別是當許多歐洲國家的中產階級開始興起。商業發展和金融投資造就出一整個「新富」(nouveau riche)世代的企業家,他們想要以新穎的手法來花他們龐大的資產。

捐錢給慈善事業對他們來說頗具吸引力,在宣傳他們事業成功的同時,又展現出其人道的一面,並建立起卓越的社會名聲。在英國,這群慈善事業的改革者不僅受到人道主義主張善待窮人和需要幫助者所驅策,也是因為他們認為應當發揮人力的最大效益,以提升國家的財富和帝國勢力。在稱為「重商人本主義」(mercantile humanism)意識形態的脈絡中,醫學成為慈善事業的一大重點。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臉譜出版《醫學,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從宗教、都市傳染病到戰地手術,探索人類社會的醫病演變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