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手做」、「印章」的你一定要認識!他用古老的篆刻,刻出新時代的創意

2016-10-20 17:19

? 人氣

「篆刻雖然是傳統藝術,但我想要藉由現代藝術給我的靈感,把它推到下一個世代。」

他認為,現代藝術的功能在反映這個時代,或是能把想法往下推一個時代。他坦承自己舉辦的印刻展《變形記》,雖然喜歡的人多,但罵的人也多。因為他藉由作品在與傳統抗爭。像是他會把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的概念運用在作品之中,「可能很叛逆、也許是反骨,但這就是我在這個當下想做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蔡孟宸的個人展覽嘗試與傳統抗爭。(圖/Hahow提供)
蔡孟宸的個人展覽嘗試與傳統抗爭。(圖/Hahow好學校提供)

因應時代變化,傳統藝術不能不變

對蔡孟宸而言,傳統藝術確實是有必要因應時代變化,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沒有一個藝術是靜止不變的,不過他也不否認地說,這些變化可能會破壞傳統篆刻的美感。他舉自己的作品〈覓句造夢〉為例,它以四種不同字體刻成,但這種作法在專家眼裡是不入流的,因為在傳統概念裡,不同時代、不同造形的文字不會刻在一起。

他相信絕對有面對變化的必要性,不過同時他也補充說明:「我自己也不敢講我的變化是正確的,我只是正在實驗。我都跟大家說,裡面有很多東西,可能五年之後我就拋棄了,但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永遠不會有前進的可能。」

「在變與不變的選擇之中,保有傳統藝術的精髓。」

變化,可能會影響傳統藝術的精髓,為了不傷害精髓,就必須要充分理解篆刻的精神。蔡孟宸認為篆刻的三個精神包含:手作、以刀刻石、表現漢字。他進一步解釋,自己的作品雖然有刻英文或圖案,但也都有在表達意義。因此,即使有這三個精神,但倘若刻印出來的東西別人看不懂,便也失去意義,唯有最後能夠表達的,便有其意義存在。

蔡孟宸在做《變形記》的時候,一直在掙扎跟煩惱的是,如何在不拋棄太多包袱的同時,又能夠往前走。他舉了一個例子說,傳統的篆刻背上有很多的包袱,包含技法的、美感的、形式的。包袱太重會走不動,他說:「我想要卸下一些束縛,但包袱裡仍有很多核心的東西不能丟,那些深刻動人的、關於美的東西。找到該背著的核心價值,然後往前走。」這是他不斷在掙扎、給自己的一個功課,即使有些東西他現在看也不成熟、不好看,但這也沒辦法,這就是過程,他也會持續做下去。

蔡孟宸作品(圖/Hahow提供)
蔡孟宸作品(圖/Hahow好學校提供)

讓篆刻走入生命,與世界對話

談到蔡孟宸的作品,他一直在想篆刻的現代化和生活化的可能性。傳統的篆刻受到時代變遷、社會現代化等問題,容易與現代人的生活脫節,變成只有書、畫或藝術周邊的少數人才會知道篆刻跟玩篆刻。他思考後終於有了一些想法,認為核心是作品本身要怎麼樣吸引現代的觀眾。因此,第一件事就是句子的變化。以前人都是刻古代人會喜歡的句子,因此蔡孟宸便想不如刻一些流行話,像是「爽」這個字,但爽又有一點太俗了,他就找起現代詩,「古典詩看不懂,但現代詩看得懂吧。」他這樣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