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雞胸肉總是淡而無味?35天速成肉雞秘辛:或許你吃的是模型,不是肉…

2016-10-19 16:35

? 人氣

那麼,這些如奇蹟般的雞嚐起來又如何呢?沒人知道,評審並沒有審查味道,因為這個比賽的重點,是在培育出「長得像那個雞模型」的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雞博士」打造35天速成肉雞的新世界

明日雞肉大賽還有第二個傳奇故事。

保羅.席格爾(Paul Siegel)在1948年時才15歲,將來他長大後會成為家禽科學史中最重要且多產的研究者。當時他住在康乃迪克州一座32英畝的農場中。在那個年紀的時候,他就已展露對於禽類的非凡天賦。

當他知道明日雞肉大賽有青少年組時,便去自己的小雞農舍中,抓了一些新漢布夏種的公雞,和一些白色蘆花種母雞交配。小雞孵出後,他總是讓飼料槽裝得滿滿的,並且確保這些雞不會跑到外面溜達,因為只要每出去一次,就會浪費一些可以用於生長的寶貴能量。經過了12個星期的悉心照料後,好消息傳來了,他得到康乃迪克州明日雞肉大賽青少年組的獎項。

6年後,席格爾獲得家禽遺傳學的碩士與博士學位,之後任職於維吉尼亞州立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至今一待就是50年。在他非凡的職業生涯中,孵育了大約20萬隻小雞,發表了500多篇論文(其中絕大部分都與雞有關)。他不僅進入了美國家禽產業名人堂,也名列國際家禽產業名人堂。

席格爾運用其非凡天賦所探究的原理,早在明日雞肉大賽中就已展現無遺,而這項原理也摧毀了接下來幾十年雞肉麵疙瘩的味道,那就是:我們可以用育種的方式改變雞隻。生長速度和肥胖程度並非固定不變的物理定律,只要選擇正確的公雞和母雞交配,就能夠改變雞隻的基因,讓小雞和雙親在各方面都不相同,而且是大相逕庭,天差地別。

這些改變基因的現象持續進行著。到了1951年,明日雞肉大賽的冠軍雞隻,比1948年的冠軍要提早兩個星期就能達到相同的大小。到了1955年,參賽雞隻的平均重量與1951年的冠軍相同。到了1973年,冠軍雞隻的飼育只需要8個半星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雞肉的消費量的確下降了,一如皮爾斯博士所擔憂的情況。但是當雞肉越來越便宜、越來越肥大,銷售量就止跌反彈了,在1950年代初期已回復到戰時的食用量,到了中期更已經超過。到了1967年,美國人的雞肉食用量是1948年的兩倍。到了2006年,雞肉既多又便宜,食用量更提升至1948年的5倍。

席格爾發現,利用配種方式改變與改良雞隻是要付出代價的,例如當體重增加,產蛋率就會下降,因此養雞產業現在分成肉雞與蛋雞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如果將現代的肉雞與蛋雞相比,前者是處於相當悲慘的階層,因為牠們要把所有的能量用來長肉。相較之下,蛋雞瘦到不像樣,而且只要一旦能夠區分出雞隻性別,雄蛋雞就會被挑出來,然後殺掉,可能是砍頭,可能是用瓦斯毒死,或活生生放到高速絞肉機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