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王室不讓人民知道的祕密!蒲美蓬神話就像真實版《國王的新衣》上演著…

2016-10-19 16:05

? 人氣

泰國人從很小的時候,就在耳提面命中知道蒲美蓬這位英明睿智、超凡入聖的國王,經過六十多年奮鬥,為泰國帶來進步與發展。這是王室新聞廣播、學校教科書、官方歷史、報紙與宣傳影片每天宣講的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泰國各地教室一定懸掛著一幅國王照片,老師也一定會告訴學童,在整個泰國歷史中,為泰國人民提供一切的總是他們的國王,因此他們應該對國王感恩戴德。

勞工運動人士娟雅·「勒」乙普拉沙寫了一篇慷慨激昂、名叫「我為什麼不愛國王」的文章,文中描述當她在一處農村社區長大時,對蒲美蓬國王與詩麗吉王后的愛慕之情如何深深刻印在她心目之中:

大人要我們相信,他們是最偉大的國王與王后,而且在那個時代,電視裡時時刻刻播的也都是王室如何為國為民、樂善好施,有這許多證據,我們自然深信不疑。我們家裡沒有人曾經親眼見過國王,但我們都愛國王,因為每個人都說他是一位好王。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們常到鄰居家裡看電視。我的祖母與母親迷上每天晚上八點鐘的例行王室新聞。

對她們來說,收看王室新聞已經成為做個好公民的一種必行守則。當政府要每個人為國王點一根蠟燭祈福時,她們二話不說,立刻照辦。她們真的非常愛慕英俊的國王與美麗的王后,愛慕那位年輕的王子與幾位公主,只要一有機會總不忘讚美他們的高貴優雅…

早在我懂得思考愛的真義以前,我就是這樣愛著我的村子,就是這樣「愛」國王與王后。

對泰國現代王室的崇拜,來自至今在泰國仍有巨大影響力的傳統信念。有關泰王的神學理論,有三縷屬靈的故事情節交織在一起。首先,年代古早的萬物有靈論在泰國仍然相當盛行。對許多泰國人而言,法術是真實存在的東西,而且這世上充滿神靈,需要人們安撫與尊敬。

傳統上,泰王是半人半神,法統來自神聖的血

根據這個傳統,泰國王室擁有特定法力,在確保不僅是社會、還包括自然界的和諧與秩序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國王是半人半神,是活著的神或「提閥羅」(devaraja),國王的法統來自他神聖的血。依照輪迴之說,只有前生極具智慧、表現非常好的人才可能出生皇家。國王的皇家血統已足以證明他有純淨的靈魂。

但做為泰國政治與社會結構基礎的現代泰王法統理論,不是什麼來自遙遠過去、稀奇古怪的文化遺產。在二十世紀,全球各地王室一個接一個垮台,暹羅(泰國古名)也發生一場不流血革命,剝奪了國王的絕對權力。當時王宮與王室支持者為保住自己的身分與權勢,展開一項行動,意圖重建王室尊榮。

達尼·尼瓦(Dhani Nivat)親王在一九四六年發表的一篇著名演說,是這場重塑皇家形象過程的重要關鍵。當時蒲美蓬也在座。達尼引用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的話說:

一個社會若能神聖化它的傳統,便可以透過這種傳統取得難以估計的權力與持久性優勢。這類信仰與習慣能為傳統罩上一道神聖的光環,能為傳統蓋上一個超自然的印記。

這段話對二十世紀泰國保王派有巨大影響。

保王派神話,自古至今屹立不搖

曾在一九二○年代擔任泰王拉瑪六世與拉瑪七世顧問的英國學者卡里奇‧威爾斯(H.G. Quaritch Wales),深受馬林諾斯基的影響,而蒲美蓬也曾告訴替他作傳的威廉‧史蒂芬森,說這段話讓他「印象深刻」。泰國保王派經過非常周詳的深思,以非常有系統的行動,在他們可以牢牢掌控的社會秩序上構築了一道神聖的光環。

他們憑想像編造了一個歷史故事,將王宮描述成泰國成功與和諧的聖殿。這一點也不新奇—歷史本來大體上就是勝利者寫出來的。

由於許多世紀以來,官方史一直是宮廷監督下的產物,在闡述歷史事件時,保王派長久以來總能提出對他們最有利的版本。

為佐證從泰國歷史最早的開端起,泰王就是仁慈、進步的君主,保王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刻在一根石柱上的一段碑文。這段碑文的年代顯然可以回溯到一二九二年,用的是一種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奇怪字體。

根據碑文的內容,南甘杏(Ramkhamhaeng)國王統治下的素可泰王國是一處世外桃源,人民安居樂業,只要搖一下擺在王宮外的鈴,無論什麼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根據這篇官方故事,在這世外桃源一般的人間樂土,泰國人民快樂而自由—事實上,泰國人普遍認定,正因為自由一直是素可泰王國人民最基本的特質,「泰」這個字的字面意義就是「自由」。

保王派神話的另一要件是,拜國王英明之賜,暹羅得以免遭殖民統治。

蒲美蓬在位期間,當局用這種經粉飾的歷史做基礎,建構一種保王論,將泰王描述成不僅愛民如子,而且同時既神聖又民主的君主。

泰國將蒲美蓬的生日訂為父親節,將詩麗吉的生日訂為母親節,進一步強化了這項概念。泰國當局鼓勵國人建立與王宮的個人歸屬感,就像孩子仰望「國民之父」一樣。

憲法學者博沃薩‧烏瓦諾(Borwornsak Uwanno)說,「泰國境內無論出了什麼問題,無論是鬧水災、旱災、饑荒,或是發生政治危機,泰國人總是指望國王出面,就像生了病的孩子希望父母能在身邊照料他們一樣,這一點應該不足為奇。」

用宣傳經費,對外宣揚泰王正面形象

但創造這種尊王宗教絕非泰國當局獨立完成的傑作。

美國為泰國的對內宣傳提供經費,鼓勵同情泰國的美國媒體報導泰國,將蒲美蓬描繪為一位萬民擁戴、仁慈親和的現代君王藉以反制共產主義,也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當蒲美蓬在一九四六年登基為王時,大多數人認為他的氣數不會久長。

當年適逢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美國與英國正在角逐主控泰國的霸權。美國在這場奪取泰國主控權的角力中輕鬆擊敗英國,而且很快發現,在對抗東南亞地區共產主義的戰爭中,泰國地位至關重要。

曾在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八年間供職泰國美國新聞處的保羅‧古德(Paul Good),對美國在這段期間的宣傳有以下描繪:

為了讓泰國人團結一致、支持他們的國王,我們設了一個計畫...我們實際上等於是泰國政府的一個公關部門。我們散發國王的照片...

我們認為,如果泰國人民支持他們的王,泰王會形成凝聚力,成為一切矚目的焦點,讓源自越南、透過寮國與高棉而來的共產影響力在泰國無法掀風作浪。

之後幾十年,由於美國大力宣傳、泰國當權派的灌輸尊王、隨風起舞的地方報紙,也因為西方媒體對這個充滿異國風情、有關一位國王如何奮戰共產主義的神話也欣然接受,如今眾所周知的新神話出現了。

在這動盪多事的地區,泰國是自由與和諧的天堂,泰國人民個個古道熱腸、樂善好施,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這一切都得感謝一位國王的奮力付出,以及他無比的道德權威,這位國王就是像聖人一樣、會吹薩克斯風的蒲美蓬國王。

泰國統治階級很忙碌,不僅要編造神話、鞏固他們的法統,還要保護這個神話世界,對抗現實的鯨吞蠶食。透過高壓與脅迫,「笑的土地」神話存活了下來。

「泰國性」(Thainess)是尊王神話的一種關鍵性概念,根據尊王神話,所謂「泰國性」是一種民族特質,只有掌握這種特質才能成其為「泰」。

不認同「泰」,那就離開!

泰國性包括一套行為與信仰準則,內容主要是尊敬當局、服從社會上司,當然還包括對國王毫無質疑的愛。

崇拜王室成為泰國認同不可或缺的要件,任何人膽敢質疑王宮在泰國政治與社會的中心地位,就會被打成「非泰」。死硬民族主義者總是大聲詰問異議人士,問他們究竟是不是泰國人,還說,如果他們不喜歡泰國的方式,就應該離開泰國。

當局透過教條灌輸,將泰國性強加在全國國民之上,例如學童經常得在老師面前拜倒在地,不遵守行為規範的人會遭社會制裁等等。但當局還運用嚴厲法律手段—特別是褻瀆王室法—對付詆毀泰國性的人。

熱門紅歌手潘絲麗‧普楚利(Pensri Poomchusri)與她的丈夫蘇瓦‧哇拉迪洛(Suwat Woradilok)在一九五七年被控,原因是鄰居告發這對夫婦,說他們為他們的狗取名蒲美蓬與詩麗吉。這件案子一直上訴到最高法庭,最後最高法庭判處蘇瓦下獄五年。

統治精英對社會各階層言論進行鎮壓,讓一切異議噤聲。安德魯‧圖登(Andrew Turton)在研究泰國農村地區之後發現,傳統上窮人「沒有聲音」:

他們如果提高嗓門抗議他們的處境,或批判一些他們認為對他們不利的官方新方案,當局只是充耳不聞,因為他們的聲音沒有份量...也或許其他人的權威論述讓他們受到太大壓力,迫使他們不開口。

圖登說,「窮人不是無話可說,也不是不想說。」他指出,窮人在私下裡解釋自己何以閉嘴時常說,「我想到自己想說的話,只是不能說出口。」

「愛面子」讓泰人「不能說」

許多人認為,非常重視正面形象,或者說「死要面子」,是泰國人的一種共有屬性。

無數幫助外籍人士調適泰國文化的指導手冊都提出警告說,讓泰國人「丟面子」是嚴重違反泰國社會禮俗的行為。根據這項禮俗,哪怕現實再不如理想,泰國人也應該保持緘默,面對讓人感到不快的事實真相,應該婉轉迴避,絕不可以貿然直說。

在這種環境下,說出明顯的事實可能導致難以想像、彷彿烈火燎原一般的後果。二○一二年五月,搖滾樂紅星卡卡女神(Lady Gaga)在飛到曼谷,準備出席一次門票早已銷售一空的演唱會時,為她的兩千四百萬推特跟隨者發了一封喜孜孜的簡訊:「寶貝們!我剛抵達曼谷,準備為五萬狂呼吶喊的泰國怪獸們獻唱。我一定要去仕女市場逛個痛快,買一支勞力士假錶。」仿冒豪華名錶在曼谷後街陋巷公開販售,是觀光客到曼谷旅遊最愛買的紀念品。

但這是泰國人不願掛在嘴上的禁忌議題,卡卡女神公開提到假錶,違犯了泰國這項不成文規矩。數以千計泰國群眾湧入社交媒體與線上論壇,譴責卡卡女神。一項抗議大會迅速組成,泰國智慧財產權部總監也認為茲事體大,發表聲明譴責卡卡女神這篇推文,說它「冒犯、侮辱,並為國家造了一個壞形象」,還要求她對這件事正式回應。

泰國的官方神話之所以如此頑強,一個重要理由是,與當代泰國嚴峻的現實相比,這故事簡直迷人得無以復加。許多泰國人抵死相信蒲美蓬的賢德英明,因為他們在整個泰王國現代史上,實在找不出其他什麼讓他們有信心的東西。剝削與貪腐早已在泰國社會各階層根深柢固。

在二次大戰戰後數十年間,由於都市化腳步過速、海洛因與冰毒像癌症一樣氾濫、加以性產業的無度擴張,泰國社會動盪不安、流離失所。在這陰暗的政治與社會景觀中,拉瑪九世似乎還能為人民帶來一線生機。儘管有這麼多讓人憎惡而失望的理由,蒲美蓬的賢名美譽讓人民以身為泰國人而自豪。

這塊「笑的土地」其實並不存在的可能性過於可怕,讓泰國人不敢承認。但大多數泰國人或多或少都知道這神話是假的。

本文摘錄自麥田出版《泰王的新衣》,正式取得《Readmoo閱讀·最前線》合作授權刊登(原標題:「國王的新衣」不只是童話,它正在泰國真實上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