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應徵貨車司機被打槍,不是應該的嗎?不要用瞎扯來倡導對的事!

2016-10-04 17:25

? 人氣

合理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用這種邏輯去表達「不要用過往經歷來論定一個人」、「履歷無法真實反映一個人」,以上的「論點是好的」但舉證實在太牽強了。

104廣告很明顯是在「陰」那七個主管,讓他們成為有眼無珠的笑柄。許多網友也留言嘲笑他們「狗眼看人低」之類的言論。

說真的,他們真的有做錯什麼嗎?在職場選才的制度發展有一定的成熟度與專業度,根據一個人的過往學經歷去推測他「近期的可能性」何錯之有?

如果不設下一些條件與門檻,每日可能收到數十到上百封履歷的公司,怎麼有辦法精準選出自己要的人才?

難道真的可能,每個「資格不符的應徵者」都安排時間面談,這樣只是「無緣的相親」,同時浪費的面試者與應徵者的時間。

人有未來性與可能性這是絕對的,但看「一個人過去的表現」推斷未來,這絕對不叫「標籤化」或「偏見」。(偏偏104這支廣告卻是主打「不要有偏見」)

舉個例,假設我們能看到一位「醫生」的過往經歷,經歷顯示:

他過去當學生每個學科都被當,兩年延畢才畢業。
臨床實習的成績不佳,都在及格邊緣。
當醫生時常換各醫院工作,都做不久。

假設你能看到這些資訊,你有家人生了病,你會選擇給他看病嗎?
肯定不會,你有其他的醫生可以選,你不會去冒險。

你會因「人有無限可能」、「人會改變」、「過去不代表未來」讓家人去找「過去表現不好的他」看病嗎?

以上三點都是對的,但「過去反映未來」也是對的。

回到職場,「無視過往經歷大膽錄取」與「根據過往經歷判斷後錄取」,你覺得哪個找錯人的機會高?

找錯一個人,來了又走,損失薪水與培訓時間還是小事,可能會影響整體工作氣氛(流動率)、可能會讓適合的人的位置被佔掉(機會成本)。

更重要的,你浪費了面試者的時間,又在他的履歷上多了一個短期離職的經歷,也損害了他對工作的熱情&對自己的信心。(這也是我的求職經驗)

為了創造勞雇雙贏,長期發展後,才會出現成熟且嚴謹的人力資源學科、人力資源部門。但104的廣告卻用「特例」去質疑「通則」;用「李安」「吳寶春」來說要專業人員「少看過去評斷未來」,如同無視這學科的專業。

疾呼「沒有了偏見,留給他們的就是無限!」的104,到底誰才有偏見啊?

最後一段,我更是傻眼到宇宙極限。

104安排了部門主管的「子女/友人/友人的子女」來盲測。

原本主管們的評論是:「很普通的履歷」「剛畢業薪水要求偏高」「工作都只做一個月」負面的評論。

在知道是家人或認識的人之後,改口為:「我們有時候要求太嚴苛」「可以把他找來聊聊看,把機會稍微放開一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