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懶在家訂外送,姓名地址竟全被外送員上傳私人群組…想「懶」新高度,先弄懂外送平台發展

2019-10-08 16:35

? 人氣

其次,台灣人外食比例高,卻有很多人懶得出門、懶得排隊,加上外送平台常常祭出免運、優惠券來吸引潛在客戶,動動手指後就能在家吹涼涼等餐送來的好康當然成功吸引了台灣人。不過究竟在這麼激烈的競爭下,外送員和餐廳是否真有獲利?外送員穿梭車陣、搏命送出去的餐點,真讓他們賺到很多錢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送平台四面楚歌、爭議不斷

還記得外送平台初期招募外送員時,常耳聞有老鳥分享月入八萬、十萬經驗,讓許多人聽了心癢不已。但最近外送員權益爭議卻越來越常占據新聞版面。爭議點舉凡外送員和外送平台屬非正式雇傭關係,薪資及工作時數沒有受到保障,如近期UberEats的外送員不滿被壓榨集體罷工,Foodpanda的外送員也在台南籌組工會,試圖求取權益保障,反擊不對等的勞雇關係。此外,外送平台餐點價格高於餐廳原本售價、取消訂單卻被收費等現象也讓消費者覺得受騙,餐廳依賴平台曝光,卻吃不消平台的高抽成,使平台業者、外送員及餐廳之間的糾紛逐漸浮上檯面,打碎大眾對外送員收入高的表面印象。

而近期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當屬Foodpanda意外爆出的個資外洩問題。過去曾耳聞韓國外送員會針對單身女性住處闖空門、伺機性侵恐嚇;本以為在台灣叫外送沒這個問題,沒想到卻傳出Foodpanda外送員成立私人群組,在群組內互相分享「正妹用戶」地址與手機號碼等資訊。更有消息指出,曾有外送員藉此掌握女明星住處,送餐時還不忘消遣女星:都沒通告真可憐!

由於Foodpanda目前的機制能讓外送員取得消費者地址、姓名、電話等完整個資;反觀Uber Eats是透過APP用訊息和消費者聯繫,訂單完成後就結束,相對多了一層保護。但最為保險的作法,還是多走一段路,讓外送員將餐點送到一樓、用戶再親自下去領餐,不要讓外送員取得詳細地址。此外,填寫用戶名欄位時也不建議填寫全名,寫上能夠辨識的暱稱即可。

消費者在家也能網羅美食。(圖/Unsplash)
消費者在家也能網羅美食(圖/Unsplash

而就目前網路聲量來說,去除不久前歇業的誠實蜜蜂(Honest Bee),目前聲量最高的外送平台Foodpanda、Uber Eats受到最多討論,但去年才剛進入台灣的Deliveroo在初期狂撒優惠券後,也成功拉起市佔率,且以不同合作商家成功與兩大平台做出區別。在高競爭的環境下,平台業者該如何做出差異化,提升服務品質讓消費者買單,以及改善外送員的勞權問題,和餐廳建立良性合作機制,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讓外送平台不要只是曇花一現的跟風潮。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