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半年燒兩億!專家:台灣ATM密度全球第一、銀行競爭激烈,純網銀開拓市場有難度

2019-09-19 15:11

? 人氣

台灣銀行業競爭激烈,不僅ATM密度全球第一,統計更顯示每人平均持有四張信用卡(圖/Unsplash)

台灣銀行業競爭激烈,不僅ATM密度全球第一,統計更顯示每人平均持有四張信用卡(圖/Unsplash)

台灣即將誕生三家純網路銀行,各界對它們能發揮的「鯰魚效應」懷有高度期待。但參考非洲、拉丁美洲及印度經驗,其蓬勃發展的網路銀行業務大都出於金融體制過度官僚或金融基礎建設不足所激發出的創新改革措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台灣實際上已經是銀行過度競爭,ATM密度世界第一,平均每人有4張信用卡。因此純網銀實際上會帶給現有銀行多少衝擊尚未可知,或許心理層面的影響會大於實質。所以純網銀除了對未來營運要保守估計外,還要先做好人事成本控管,才不會還没賺到錢,就先把大家的錢花個精光。

創新點:用「行動支付」代替銀行開戶,以「手機辦卡」篩選信用卡客戶,讓民眾用手機門號就能開戶辦理信用卡或申請貸款。

本文4大重點:

  1. 拉丁美洲最有價值的網路銀行 Nubank 用「手機辦卡」選出信用卡客戶。

  2. 巴菲特投資的 StoneCo用「Stone Hubs」緊抓中小企業及偏遠商家的金流服務。

  3. 「印度的支付寶」Paytm 讓客戶用手機錢包支付計程車、加油站、飛機票和電影票。

  4. 台灣的金融環境成熟,銀行過度競爭,純網銀能取得多少替代商機尚未可知。

2019年7月,主管銀行業務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一口氣開放了國內三家純網路銀行執照,分別是有電信及零售背景的「將來銀行」,有日本純網銀血統的「樂天銀行」,和擁有最多銀行股東的「Line Bank」。這其中有許多是官股出資,因此背後也是人民的血汗錢。這些純網銀預料將會發揮「鯰魚效應」(指透過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帶給傳統銀行相當大的衝擊,刺激國內金融科技(FinTech)的加速創新。

傳統實體銀行其實也都有提供網路服務,但實體銀行的「網路銀行」,只是通路的延伸,並不具有獨立的功能。客戶仍然要到銀行開戶並申請後才能享有網路銀行服務,並仍常需要到銀行辦理約定帳戶、密碼重置、大額匯款,或是變更地址等業務,等於只達到部分純網路銀行的功能。

未來的純網路銀行,將著眼於更方便的存款、匯兌、保險、信託、財富管理等服務,並將結合AI及大數據分析,更精準的滿足客戶信用卡及貸款需求,讓年輕人、中小企業及偏鄉客群更容易取得金融服務,達到「普惠金融」的目標。其具體作法,除了可以觀摩鄰近香港、南韓及日本等金融成熟地區的方式外,其他一些新興國家地區的金融創新作法,其實更能讓民眾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務。

1. 拉丁美洲最有價值的網路銀行 Nubank 用「手機辦卡」選出信用卡客戶

通常,在金融基礎建設愈不足的地方,金融創新的需求及進步的幅度也會愈大,這是大環境逼得他們不得不跳脫傳統銀行的作法。例如非洲有80%的人無法取得銀行服務或開戶,但93%的人擁有行動裝置。因此他們就直接跳到「行動支付」,用手機解決支付及匯款的問題。而同樣是銀行開戶不方便的巴西,便因創新而誕生了拉丁美洲最有價值的網路銀行-Nubank

巴西有2億人口,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但因為治安不好,實體銀行的安檢像機場一樣嚴格,因此全國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貧困家庭,約5500萬人無法進入銀行開戶。此外,巴西的金融體系官僚,銀行競爭不足,以「伊塔烏聯合銀行(ItaúUnibanco)」為首的巴西五大銀行控制著全國大約82%的金融資產,導致市場壟斷,對弱勢族群予取予求。例如在巴西申請信用卡除了手續繁雜外,年利率還高達400%,是全世界最昂貴的借款利率之一。

巴西政府也批評該國銀行過度追求利潤,一季的股東報酬率竟能高達15-19%,卻是民眾付出高利的代價。因此從2011年起巴西推動一連串金融改革,包括行動支付、電子貨幣及線上開戶等,讓Nubank得以在第一大城聖保羅開啟網路銀行業務。

Nubank的創辦人David Vélez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曾是風險創投公司「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合夥人,負責拉丁美洲地區的投資業務。他有好幾次去銀行辦事時被持槍的衛兵擋在防彈門外,因此便決定在2013年創立Nubank,以改善巴西會嚇死人的銀行服務。

(圖/Las2 Orillas)
(圖/Las2 Orillas)

儘管許多巴西人還沒有銀行帳戶,但持有智慧手機卻很普遍。巴西的電信服務很發達,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手機市場之一。於是Nubank讓沒有銀行帳戶的人,憑著手機就可以申請免費的信用卡,並取消所有申請信用卡、簽帳金融卡的繁文縟節,並推出相關的刷卡回饋方案。

Nubank 的「以手機辦卡」和傳統銀行常用的「以卡辦卡」(即民眾只要手上持有任何一張信用卡,就能進行身分驗證,在線上快速申辦信用卡)都是出自相同的思考邏輯。亦即假設能正常使用手機並按時繳費的人,未來應該也會按時繳信用卡費。因此透過蒐集客戶手機的使用情形、繳款記錄及交易習慣,並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判讀後,便能篩選出可以發卡的客戶,精準掌握授信的風險。

除了發行實體信用卡外,Nubank 還讓用戶能直接在手機 App 上管理帳戶和消費。也就是以手機 App 做為電子錢包,取代傳統銀行的帳戶,既能提供金融服務,也成為當地民眾的理財工具,開啟更多消費支付的應用途徑。對許多沒有銀行帳戶的巴西人而言,在手機上就能開戶申辦信用卡,而且不收年費,除了降低了銀行服務的使用門檻外,也避免了因治安不佳,所帶給民眾上實體銀行的不便與恐懼。

所以雖然 Nubank 在美國的知名度不高,仍立即吸引了華爾街眾多擁有大量資金的科技投資者注意,例如紅杉資本、DST Global,以及中國遊戲巨頭騰訊科技等。另外由 SoftBank 集團領導的新拉丁美洲基金對 Nubank 的新一輪融資高達10億美元,讓該公司的估值迅速達到了80億到100億美元之間,成為拉丁美洲最有價值的新創公司。

Nubank不僅向世界最大市場之一的巴西金融體系挑戰,還將信用卡擴展到無銀行帳戶的客戶領域,滿足了一般銀行眼中「邊緣客戶」的金融需求,因此6年累積了1200萬名客戶,成為亞洲以外最大的網路銀行。該公司還打算拓展小額貸款等其他金融服務產品,並開始積極向國際擴張邁進。

例如 Nubank 宣布它正在擴展墨西哥市場,計劃今年稍晚會在當地推出信用卡。該公司準備從巴西擴展到整個拉丁美洲,為整個拉丁美洲的千禧世代客戶提供服務。這些年輕族群通常經濟實力較差,在官僚體制下無法享受正常的銀行服務。Nubank 的作法讓他們找到了需求的出口,也讓 Nubank 成為全球第二高價值的金融科技創業公司,僅次於網路金流服務商 Stripe。

Stripe 是一家專門提供個人或公司在網際網路上接受付款服務的科技公司,最近的價值達到200億美元。但 Nubank 的業務與其不盡相同,反倒是巴西另一家有巴菲特投資的金融科技新創公司 StoneCo 與 Stripe 比較相近。

2. 巴菲特投資的StoneCo用「Stone Hubs」緊抓中小企業及偏遠商家的金流服務

StoneCo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巴西聖保羅,主要業務是幫助商家和客戶進行電子交易的金流支付,一般被視為是南美版的PayPal或Square。StoneCo創立的動機在於改變巴西在支付領域的兩大寡頭壟斷,分別是由Visa聯合巴西五大銀行中的三家所組成的Cielo,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收單和支付公司;以及由萬事達卡、花旗銀行和巴西最大的伊塔烏聯合銀行一起組成的Rede。

Cielo和Rede分別主導了巴西一半的支付市場,但缺乏競爭的結果也帶來了官僚作風。因此巴西政府採取金融改革開放措施,由StoneCo針對小型企業及偏遠地區商家,提供為他們量身打造的「Stone Hubs」服務。

所謂「Stone Hubs」是StoneCo設在客户當地的營運部門,其中包括由銷售、服務、技術人員及軟硬體供應商所组成的綜合團隊,以便提供當地中小企業高效率的聯繫服務,並建立更穩固的業務關係。

StoneCo在全國建立了180個以上的Hub據點,其客戶服務強調一通電話就能找得到人。當地的服務人員可以在通話後幾分鐘或幾小時內親臨客户營業處所,並開發一系列的自助服務工具和人工智慧(AI),幫助客户更方便的管理其支付流程。

(圖/Stone Co.)
(圖/Stone Co.)

StoneCo的發展快速,短短7年就累積了超過23萬名客戶,成為巴西第四大線上支付處理商,不僅吸引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投資一億美元,連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也出手投資。StoneCo股票2018年在美國上市,市值達到61億美元,是其年營業額的22倍。在巴菲特2019年45檔的持股中,StoneCo股價是漲幅最大的一支股票。

3.「印度的支付寶」Paytm讓客戶用手機錢包支付計程車、加油站、飛機票和電影票

巴菲特除了投資StoneCo外,還投資了印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也就是客戶數比Nubank還多,全球最大的網路銀行Paytm。

Paytm創立於2010年,原是個提供手機預付加值,並能透過手機付款的平台(Paytm即是由Pay Through Mobile簡化而來)。2014年Paytm推出手機錢包App(Paytm Wallet),除了手機儲值及網路付款功能外,還能用來支付計程車、加油站、飛機票和電影票等,是印度最大的手機錢包服務供應商,有「印度的支付寶」之稱。

2017年,Paytm成立「支付銀行(Paytm Payments Bank)」業務。所謂「支付銀行」是印度特有的銀行型態,是印度政府為協助沒有傳統銀行帳戶,得不到銀行服務的人所推出的網路銀行。「支付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活期帳戶、儲蓄帳戶、提款卡、簽帳金融卡,線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服務,但存款的金額上限為10萬盧比(約4萬多台幣),並且不能辦理貸款和發放信用卡。

(圖/Paytm Payments Bank)
(圖/Paytm Payments Bank)

Paytm成立「支付銀行」後,其手機錢包業務即移至「支付銀行」項下管理。Paytm提供存戶4%的年利率,免費的虛擬簽帳金融卡,線上交易免手續費,以及免帳戶管理費等。「支付銀行」雖然規定不能辦理貸款和發放信用卡,但卻能透過與相關業者合作的方式進行,因此Paytm也代理保險、融資,以及共同基金等業務。

Paytm專責為客戶投資理財服務的「Paytm Money」配有250名成員,與35家基金公司合作,並搭配了Paytm專精的手機支付技術。讓擁有Paytm銀行帳戶的客戶只要透過「統一支付介面」(Unified Payment Interface,UPI),即能利用智慧型手機進行投資,不必事先將錢匯入手機錢包內,效率與以往相較更迅速方便,帶給客戶更順暢的理財體驗。

Paytm的銀行業務在兩年內吸引了4200萬人開戶,加上原有的行動支付業務有超過3.5億名使用者,因此吸引了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在2018年投資3億美元,Paytm的估值也超過100億美元,成為印度估值第二高的網路企業。

4. 台灣的金融環境成熟,銀行過度競爭,純網銀能取得多少替代商機尚未可知

不論是非洲的行動支付,巴西的Nubank、StoneCo,或是印度的Paytm,其興起的原因都是由於當地金融體系官僚,或是金融機構嚴重不足所激發出的商機。因此越來越多的全球投資者湧向拉丁美洲,尋找新興市場被低估的金融創業公司,2018年非洲大陸的風險投資資金也比任何其他一年都多。

但台灣的金融發展比這些新興國家地區相比成熟許多,例如我們的銀行有3000多家分行,數量和一家大型超商的店數差不多,而且我們銀行ATM的密度是全世界第一。

(圖/Udn)
(圖/Udn)

因此台灣的銀行實際上是過度競爭,並不像巴西是競爭不足。而且台灣平均每人有4張信用卡,年輕人很少有辦不了信用卡的,因此對純網路銀行的需求也不一定有像巴西那麼大。

而目前拿到執照的三家純網銀,都是想以其股東的客戶群為基礎發展銀行業務。例如「將來銀行」想以中華電信超過1000萬名用戶及全聯的900萬名會員為基礎發展,而「Line Bank」則著眼於其2100萬名Line的使用者。但這些客戶裡面,未必有很多人是對現有銀行的服務不滿,因此純網銀能從中拉到多少客戶尚未可知。

而且台灣在2017年即有一家從工業銀行改制為商業銀行,並主打網路銀行的新型態銀行產生。但該銀行在2018年因大量投資燒錢,因此獲利表現並不理想,稅後淨利較去年衰退約2成。所以三家純網銀如果一開始就想要賺錢恐怕並不容易,可能要先有前幾年會因大量投資而獲利不理想的準備,並還要注意節省支出,才能將獲利的影響降到最低。

但有報導純網銀的人事費用爆表,籌備處成立才半年就快花光2億元的資金。如果銀行還没有開始賺錢,經營階層的口袋就先塞飽,此恐怕非股東及全民之福。因此純網銀的股東除了要督促經營階層對未來營運保守因應外,對如何守緊自己及民眾的荷包可能也要先加把勁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創新拿鐵(原標題:台灣3家「純網銀」要怎樣創造價值?這3個國際成功案例,展現網路金融的潛力!)

責任編輯/李頤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

創新拿鐵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